第130章 天雲歌(1 / 2)

第一百三十章天雲歌

西漢末年,漢成帝劉驁專寵趙氏姐妹,不惜廢許皇後、離班婕妤,封趙飛燕為後、趙合德為昭儀,自此中宮失德、成帝無心朝事。成帝荒淫,死於合德之床,無子嗣承帝位,孝成太後王政君與眾大臣選定陶恭王劉欣為帝,是為漢哀帝。哀帝無能、早薨,王氏外戚掌朝政,後王莽篡奪漢家江山,建立新朝。

新朝多改革,未解決西漢末年的土地兼並及流民問題,反加重百姓賦稅、邊關動蕩。此時,綠林等軍揭竿而起,天下****,劉秀借機奪回漢家天下,建立東漢,是為漢光武帝。

我要講的不過是這段影射曆史背景下的後*宮縮影,妃嬪爭後、世子奪嫡;宮中的爭鬥,讓楚天河從純真無邪的世子逐漸成長為狠毒腹黑的太子,繼任大統。小建不喜歡那些雷人的穿越、低俗的惡搞,一心力求寫出最純正的宮鬥作品,開創男性後*宮題材的先河。

本書為何取名《天雲歌》,想必大家都已明白,天河、雲權和婉珂。喜歡、熟悉曆史的朋友會發現,這段故事影射的是漢成帝劉驁繼位後的故事,大演王朝就是西漢王朝,而主角天河就是曆史上漢哀帝劉欣。

當小建還在讀書的時候,最喜歡的是武俠,繼而喜歡上玄幻類的,一直到後來《金枝欲孽》、《大清後*宮》、《美人心計》直至《甄嬛傳》才喜歡上了後*宮劇。後*宮中往往都是美人心、罕見男兒影,這令小建這等男兒身看得很不過癮啊,一直想著可否讓男性也活躍於後*宮爭鬥之中,盡管充當的多不過是配角,若得成全也不負恩澤。

初初創作時選的是曹操時候的後*宮,曹丕、曹植和甄宓的故事,後來想著這段時期故事結構過為龐大、著名曆史人物過多、曹植和甄宓不得善終便滅了這個念頭。後來創作的選角從皇子變為了世子也是頗多考慮的,畢竟皇子與妃嬪過多勾結有許多難辦處,而換成世子就好多了。翻閱了史冊,漢成帝無子繼位、定陶王繼承皇位該是最好的選擇,而且這個時期也有許多著名人物及出名事跡可供選用。著名人物有王政君、傅瑤、趙飛燕姐妹、班婕妤、王昭君等;出名事跡(包括影視劇作)有許皇後巫蠱之術令趙飛燕稱後、姐妹倆服食息肌丸、班婕妤去長樂宮侍奉太後、留仙裙、長安城水患謠言、“鄭旦度子”、劉驁死於趙合德之床,這些皆有典故可尋。在這片曆史架構之下既可選材又得符合曆史,實則也是把雙刃劍。架空一個大演王朝,也可以稍稍用一下後來的古語和官朝後*宮製度,而且小建實在接受不了劉欣這個主角名。

當初計劃寫這本書的時候是準備一直寫到漢光武帝劉秀統一東漢的,不過覺著寫到此處已經是功德圓滿,就先罷筆了。實則書中有一些懸念是未解開的:比如雲權臨終的話、白雲雀的伏筆、媛碩的恩仇、周鯤的奪權和兩位太皇太後的爭鬥,先不明說了;若是有機會、若是《天雲歌》真能引得眾人圍觀,一定會接著寫下去的。

寫了許多,感慨更多,從一個與世無爭、向往自由的小小郡王慢慢變成了一個隱忍腹黑的皇帝,恰若甄嬛。不得不承認,其中有不少情節都借鑒甄嬛傳:大致有甄嬛被逐出宮又想法子回宮、甄嬛為安陵容擇封號、關於息肌丸之事、夏邑為皇帝暗中辦事,還有甄嬛對皇帝皇後說的終話。在此向流瀲紫姐姐致歉,就看在大家都姓吳的份子上放過小建、一笑而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