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幾點啟示
新中國成立50年來回族研究的經驗和教訓也帶給我們不少啟示,這些啟示是回族研究繼往開來,邁向21世紀的寶貴財富。
啟示之一,搞回族研究要堅持一個標準,要實事求是,要解放思想,警惕極左的東西,要有民族平等觀念,樹立健康、正常的學風。回族研究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要堅持一個標準,要有民族平等的思想,不能對漢族用辯證法,對回族就形而上學,對漢族隻用唯物論,對回族就唯心論。洪秀全稱王就認為是農民起義,杜文秀稱王就成了“民族分裂”,洪秀全是教主,但這並不影響曆史對洪秀全的評價,馬化龍也是教主,有的人就把馬化龍貶得不倫不類,農民參加反清起義就是正義的,阿訇參加反清起義就成了非正義,如此等等。一位長期從事黨史研究的漢族專家就曾很不理解地告訴我,白彥虎與阿古柏的短暫合作是形勢所逼,為了保存實力的明智之舉,有的人卻把白彥虎說成了“叛徒”“賣國賊”,他認為這純粹是“書生之見”,是根本不懂軍事策略的想當然。試想如果當初白彥虎不利用阿古柏與左宗棠周旋,今天的中亞還會有20萬東幹族嗎?恐怕陝甘回民起義者早已被斬盡殺絕了。這位黨史專家還向我講了一個例子,八一南昌起義以後,朱德率領的起義官兵處境十分艱難,處處遭到圍剿,為了保存實力,朱德率眾人暫時投靠了當時的一個軍閥,時任國民黨軍長的範石生,在其手下吃俸祿,拿軍餉,朱德還擔任了高級參議和團長。後來革命有了轉機,朱德又率眾人離開了範石生,投奔了井岡山。對於這段曆史,黨史界並沒有因為朱德率領共產黨的第一支武裝投靠(或聯合)了軍閥而貶低他,相反朱德利用範石生來保存了這支革命力量,所以仍把八一南昌起義作為建軍節的開始,史學界沒有人糾纏朱德投靠(或聯合)範石生這件事,這並不是朱德身上的汙點,而是他軍事策略的閃光點。可回族史學界為何要始終揪住白彥虎與阿古柏的關係不放呢?這位長期從事黨史研究的專家很不理解。還比如,有的評價白崇禧的論文,回族自己的研究刊物上卻不敢發表,而漢族同誌辦的刊物卻能讓其公開麵世。我想這也許是旁觀者清吧。諸如此類的現象都反映了一些同誌(包括回族自己)對待不同民族中同樣相似的人物的標準不一樣,不是一把尺子,而是戴著有色眼鏡看人,有意無意地流露出大漢族主義的意識或受這種意識所影響。所以,解放思想,堅持用一個標準來實事求是地看問題,應該盡快落實到回族研究中,而不應僅僅是一句空話。要防止小家子庸俗氣,防止書生之見,要有膽識,要敢於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敢於堅持真理,敢於實事求是。
啟示之二,回族研究既要研究回族的曆史和文化,也要關注現實,研究回族的生存狀況、現實問題和社會環境。回族研究要堅持曆史與現實結合,要放在中國這個大環境中來研究回族,要把回族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分子來研究,不能脫離中國這個現狀。不僅要研究回族的曆史和文化,而且要研究回族在當前的發展;研究伊斯蘭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研究伊斯蘭教倫理學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關係;研究回族從古至今的愛國主義傳統,研究“沙甸事件”的曆史教訓;研究處理好現階段民族矛盾和民族關係的對策;研究回族經濟如何能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發展壯大起來等。同時還要關注回族生存環境對回族自身發展的影響,促進各民族的相互了解和團結,維護社會穩定,積極為現實服務。在現實中,漢族過春節可以張燈結彩喜氣洋洋,回族過爾德節如果也把回民區的街道打扮得有節日氣氛一些,就認為是地方民族主義抬頭。這同樣也是標準不一樣,尺子不一樣,用有色眼鏡看民族問題。尤其是在一些新聞媒體上,常常亂用西方口徑,照搬照抄,不加區別、不加分析,車臣就是車臣,卻說成是車臣穆斯林分裂分子,恐怖主義就是恐怖主義,卻說成穆斯林恐怖主義,有的還對伊斯蘭教義和教律肆意歪曲,專門“暴露”所謂的“陰暗麵”。諸如此類引用於西方媒體的新聞報道給人的印象往往是穆斯林就好鬥、就愛搞分裂,無形中在廣大幹部群眾中造成對伊斯蘭教和穆斯林的誤解,極不利於民族團結和國家的穩定。事實上,穆斯林(包括回族)有很多良風美俗卻不被新聞媒介關注,比如禁酒、禁煙、講求衛生習俗,還比如在最近中央取締“法輪功”的鬥爭中發現,回族群眾參與“法輪功”之類異端邪說修煉的人幾乎沒有。為什麼這些影響穩定的異端邪說在回族中找不到市場,這同樣值得研究。
從現實的某些史學思潮來看,翻案風愈演愈烈,似乎學術界有些人就是靠翻案文章來混飯吃的。比如對左宗棠的評價問題,早在50年代就已有定論,可是如果我們翻開近十幾年的中學曆史教材進行一番比較就會發現,對左宗棠的拔高和正麵評價是得寸進尺,越拔越高。現在90年代的中學曆史教材竟然取掉了80年代還有的撚軍起義和西南西北少數民族起義的內容,對這些起義閉口不談,也許是怕有損於左宗棠的“光輝形象”。難道中華五千年文明史,除了左宗棠就再也找不出“愛國主義”了?列寧講,忘記曆史,就意味著背叛。50年代史學家稱左宗棠是“反動”的“屠戶”。而現在如此的“一拔(左)一貶(回)”,造成的社會惡果是一些人已經認為左宗棠是功勞大大的、十全十美的完人,於是拔高左宗棠的書層出不窮,甚至拍成電視。西北各少數民族和史學界意見很大,尤其是回族,於是中央又不斷地暫封、查禁、停播,成了消防隊。最近,有的書中(作者有的不是搞史學的,而是寫小說的)仍把西北西南的回民起義稱為“民族分裂主義割據勢力”,不知是受了“拔左思潮”的影響,還是受了“車臣穆斯林分裂主義”宣傳的啟發。所以說,對回族研究而言,研究現實、研究回族所處的環境和生存狀況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要有膽有識、有理有據,站在維護社會穩定的大局上,站在為曆史負責的角度上去堅持真理,維護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