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新馬還沒分家的時候,在馬來西亞華人不是少數民族,華人和馬來人都占人口的大約37%,馬來西亞總共約一千萬人。當時很多馬來人也支持李光耀,如果新馬不分家,李光耀很可能就是馬來亞的總理,而不是現在執政的巫統。分家後,馬來西亞華人的比例就變成了25%多一點,經過四十多年來馬來人的生育,
馬來人口已經超過半數,可以在每個州都能占有絕對的選舉優勢。除了檳城,那是個和新加坡差不多大的島,島上90%都是華人,所以一直都是華人執政。其他地方的華人,和新加坡的傳統華人一樣,也都是政治盲,根本不是巫統以馬哈蒂爾為首的馬來政客的對手。華人雖然在全國有約四分之一的人口,但基本沒有一個能拿得出手的政黨,最大的華人政黨叫馬華公會,但其領導人普遍被認為沒有自己的思想,隻能在巫統和馬來反對黨伊斯蘭黨之間尋求平衡。
在馬來西亞的傳統華人,和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傳統華人一樣,吃苦耐勞的經商能力令人尊敬。比如有些州中華人極少隻有幾萬人!全州隻有一所華人中學,全州華人的兩千子弟都在那個學校。當你走在州府的大街上時,街上很少有華人麵孔,但是這裏幾乎所有的生意老板都是華人。馬來西亞華人因為沒有政黨的支持,雖然生活環境比印尼華人好一些,卻也經常受到巫統政府的打壓。在五十年前,馬來西亞一些大城市,比如吉隆坡,新山,馬六甲,大片的莊園,整條的街道,大多是屬於一些華人的。但是這些景況,現在已經不複存在。因為馬來人掌權後,規定馬來西亞的所有土地都屬於馬來人,華人不可以擁有土地。並開始強製低價收購華人當時的地產。而對於馬來人,政府又規定,凡是家庭收入低於標準的,無償劃分一塊土地,讓其利用來謀生。文化上,巫統政府又規定國立學校從小學開始,都必須用馬來文或者英文授課。而華人的對策是自己出資,建立華小,堅持中文授課。
馬來西亞政府至今都在努力執行三大政策:第一、馬來西亞所有土地,歸原住民,即馬來人所有。第二、馬來人在民間經濟要達到占30%。第三、華人和印度人口之和,要降到40%以下。華人在馬來西亞也可以說是受歧視的種群,高考同等分數,華人的子女無法進好的學校和專業。政府人員基本沒有華人。華人不是厭倦從政,而是仕途沒機會,就是普通的士、清潔這樣的公共職位都隻給馬來人開放,華人邊都沾不上。因為政府認為華人是外來人口。馬來西亞的華人同樣缺乏安全感,是犯罪的主要侵害對象,馬來人對華人的犯罪非常嚴重,而政府對馬來人犯罪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華人去警察局報案,從沒結案的。如果你說XXX馬來人可能是罪犯會立刻被警察製止,並警告你說你不能說是馬來人,推測也不可以!華文報紙幾乎天天都有華人被劫殺奸殺的新聞。華人團體天天在抗議政府要求改善社會治安。看了馬來西亞的曆史,很容易知道新加坡的獨立就是因為華人和馬來人不合。新加坡是華人控製的,馬來西亞是馬來人控製的,印尼也是馬來人控製的,所以新加坡和這兩個國家經常口角。馬亞西亞政府更是要求華人企業將一些股份和財產轉讓給當地的馬來人。
3月25日的馬來西亞,在沒有任何征兆的情況下,全國各地紛紛掀起了聲勢浩大的華人示威大遊行!華人打出的口號就是“反對種族歧視,要求人人平等!”幕後發起人正是四大家族和一些稍小的家族!他們秘密地織織公司的員工,到各地進行串聯,煽動華人起來示威並趁機製造衝突!馬亞西亞政府要求他們將一些財產和股份轉讓給當地馬來人的政令!顯然將所有華人推向了大漢民國一邊,商人逐利一邊是要強奪你企業和財產的馬來西亞政府,而另一邊是保證你財產安全,並允許你入股一些高利潤企業的大漢民國,你會選擇哪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