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言(1 / 2)

人生如旅。我寫下了自己一生旅途的足跡。

個人之旅也是曆史,而且更接近真實。

我寫了自己,寫了我的家庭,包括我出生的家庭以及成人之後所組建的新家庭。家庭是國家的細胞,它雖細小,卻從一個側麵反映了國家發展的一些信息。

我自己走過的路,我的家庭的變遷,從一個角度反映了國家的發展,社會的變革。我回首一生走過的路,坎坎坷坷,曲曲彎彎,卻一直向前;我們的國家不也是這樣嗎?她幾度迂回,曆盡艱險,曾瀕臨絕境,又浴火重生,走向光明。

我出生於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童年時代,我的家鄉山東省膠東地區,曾被日本帝國主義鐵蹄蹂躪三年之久。我目睹了日本侵略者瘋狂殺戮、掠奪等滔天罪行,見證了日本鬼子投降和抗日戰爭的勝利。此後,我經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的土地改革和解放戰爭時期。新中國成立之後,我經曆了她逐漸成長、曲折向前的曆程,我把這個曆程劃分為恢複初創、混沌摸索、改革開放和開始崛起幾個不同的曆史時期。我已度過的這近80個春秋,是中國曆史上最重要的動蕩轉折時期。由風雨如晦而朗日晴空,麵臨深淵又絕處逢生,低轉迂回又乘風破浪,萬馬齊喑又洪濤激蕩。這段波瀾壯闊、驚心動魄的曆史,就是置於中華五千年文明史長卷,或置於世界史冊之中,也是特征鮮明突出、值得大書特書的。不到一個世紀,卻似乎跨過了幾個世紀的路!而生活在這段曆史中的每一個人,即使平凡人的一生,也都是一部有聲有色的曆史,都是一部耐人尋味的書!

我把自己、自己的家庭作為一個典型,讓它像一滴水映照出太陽的色彩,像一片雲承載萬千的氣象;讓它反映社會的滄桑巨變,曆史車輪的前進轍印;讓它鐫刻昨天的艱辛,襯托今天的幸福;反思曾經的魯莽,企求現時的理性;道出人生的暫短,詮釋曆史的永恒!

我出生於農民之家,是國家把我培養成為一名大學教師。當我在山東省走過曲折成材之路,即將邁向工作崗位時,由於時代激浪的衝擊,我像一粒種子飄落在祖國大西北的黃土高原上。大西北日烈、風高、水鹹、土堿;大西北遙遠、荒涼、閉塞、落後。但我落地生根,在這裏度過了五十多個年頭,如今,無論是麵容貌相,還是人情世故、風俗習慣,我都成了地地道道的大西北人。我在這裏享受過作為大學教師的榮耀,也深受戴著“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緊箍兒的禁錮之苦;我經曆了荒唐年代和瘋狂歲月,所幸自己沒有荒唐,沒有瘋狂;我飽受生活的困苦,卻“居貧苦而誌不倦”,仍挺直了腰,邁著前進的步伐。痛苦的磨煉使我真正體味到生活的真諦和幸福的來之不易。我勤勤懇懇,焚膏繼晷,兀兀窮年,或伏案於燈下,或站立於講堂,或實驗於田間。施教、科研、業務與行政工作挑於雙肩,樂中有苦,苦中有甜,在樂與苦中成就了事業,取得了成績,作出了貢獻。在我身上有著許多痛苦磨難的印記,頭頂上也繞著一些令人稱羨的光環——我出席過1978年春天在北京召開的第一次全國科學大會並受獎,享受國務院授予的特殊津貼,曾多次獲得國家和省級的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