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在乎對錯,我隻是覺得很難堪。”
“但對錯很重要。”啟道。“族長,您以為,當時真的是我在和您過不去麼?不,我代表了全部的族人。您覺得難堪,是因為全族都在反對您。”
“我知道您是為了部落好,但我才是族長。”
“在部落裏,從來沒有無條件的服從。若全族人都不信您,族長之位也不過一個虛名罷了。”啟布滿皺紋的臉,在月光下映出幾分睿意。“每一名族人的心裏都有著掂量。您做的好,他們記在心上;您做的不好,他們也看在眼裏。您又何必和我一把老骨頭較勁呢?我不過是把大夥兒心裏的話說出來罷了。如果我不說,您更難知道族人們在想什麼。”
“族人們想的未必就對,他們有時眼光太局限。今後他們就會知道,我是在為他們好。”李大海道。“如果遇到不願意的事,就這麼反對我……我今後很難辦。”
“對族人們好?您為何就這麼確定呢?”啟喟然一歎。“您對他們好與不好,是由他們說了算,不是您自己。族長,我說句實話,我到現在也沒明白,部落兩百人變成三百人為何就好了。”
“人多力量大,部落更壯大,這難道不是好事?”
啟搖了搖頭:“光是人多又有什麼用?您說人多力量大,但人多了,吃飯的嘴也多了啊。”
李大海愕然,卻聽啟繼續道:“族長可知,以前居無定所的時候,我們常常會把一些瘦弱的孩子直接拋棄掉。您或許覺得我們拋棄同族是殘忍,但那是沒辦法的事,他們是拖累全族的包袱。”
“部落的人丁興旺是件好事,但那得靠自己的力量慢慢發展起來。在這片大地上,我們與野獸抗爭,與疾病抗爭,最後能存活下來的都是強者。強者多,部落自然強大。可是您帶來的神龍部落一百人……就算是一家人,我們哪知道他們的底細呢?他們的勇士是否夠強,能否獵殺足夠的獵物;他們的婦女是否夠細心,能否照料好老幼。這些我們都不清楚。”
“……”
“族長,當您聽我說完這些,您還覺得自己一定對麼?”啟冰涼的雙手握住李大海。“族人們擔心自己的食物被搶奪,擔心自己的地盤被占,未必就是盲目而沒有道理的。如果新加入的族人太弱,那麼這一切真的會發生,他們隻是累贅而已。”
沒錯,有時候一廂情願的好心,帶來的或許是災難。
他的手臂又被啟拉住了,老人帶著他繼續往部落走。“不過族長放心,我會盡量照顧好的。神農部落能發展到一百人,想必它的族人們不會太弱。我說這些,也隻是想提醒下您。”
“啟長老,我今天的確莽撞了,我沒計較那麼多。”這次,李大海是真心說的。
“隻要您是一心為了族人,您依然會被尊敬。”啟悠悠道。“您或許擔心自己的威信受到打擊,但您一定要給族人們表達自己的機會。隻有這樣,族人們才會寬容您的錯誤;否則,您連犯錯的機會都沒有。”
“……”
“我給您講一個故事吧,是關於我父親禹的。”啟道。“那時候,大地上的河流泛濫成災,洪水淹沒了一個個部落,無數人流離失所。起初,部落選出了鯀作為首領,帶領大家治理洪災。他用的辦法,是在兩岸築成一道道土堤,鯀認為隻要把洪水限製在堤壩裏,江河便不會肆虐了。”
“但堤壩總有垮掉的一天。”李大海接過啟的話,大禹治水的故事他自然聽過。“河流的沙石會不斷堆積,越積越高,堤壩能擋一時,卻擋不住一世。”
“沒錯,鯀……他太小看了洪水的力量,人力如何能與天地之力抗衡?”啟道。“接著,部落讓我的父親禹接手治水。父親吸收了鯀的經驗教訓,沒再重蹈覆轍。他挖出一道道支流,把洪水引入別的大江大湖。如此一來,洪水有了去處,洪災自然也消弭了。”
“我明白了。洪水就像族人們的意見,或疏或堵。堵能解決一時之需,卻無法長久。”李大海若有所思。其實大禹治水的道理,他小學的時候就聽過了,隻是此時此刻才親身體會到其中深意。
“您不要敏感於威信的有無。威信的獲取,來源於族人們的認同,而不是阻止族人們的不認同。您明白了麼?”啟的眼神一時間說不出的深邃,讓李大海再不敢輕視眼前這位老者。
他點了點頭。言至此,他的心結也算暫且解了。主腦給的npc英雄,果然不會是水貨。
啟又說回到葬禮的事。“如果族長不嫌麻煩,我們也可以刨些土坑,將勇士們埋了去。隻是……神農部落一百族人的住處還未修好,若把精力花在這上麵……”
“唉……”一老一少,在月色下齊齊歎息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