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往往是一些稀奇珍貴的貨物啊;是什麼東西會使人失聰呢?這往往是一些悅耳動聽的聲音啊;是什麼東西會使人失明呢?這往往是一些賞心悅目的色彩啊!失去了理智、不聽取他人的意見建議、看不到事情的真實麵目,如果讓有這三種缺點的人去統領軍隊,是很難取得勝利的。
帶兵打仗的能力達到一定程度時,即使在羊腸小道上作戰,也能取得勝利;在像鋸齒一般地形複雜的地方作戰,也能取得勝利;在山嶽起伏的地方作戰,也能取得勝利;在狹窄的山穀中作戰,也能取得勝利;攻打方形的軍陣,也能取得勝利;攻打圓形的軍陣,也能取得勝利;攻打橢圓形的軍陣,也能取得勝利。利用重兵進攻的時候,必須如同高山密林一般安穩而又有序;利用輕兵偷襲的時候,必須如同火焰燃燒一般劇烈而又突然,必須如同城牆倒下一般將敵人壓住,必須如同烏雲密布一般將敵人團團包住。在計劃軍事策略的時候,必須鎖緊城門,斷絕與外界的聯係,隻放出特定的人前往朝廷商議事宜……
一個國家在上失去了天時,在下失去了地利,在中間又失去了百姓的擁戴,百姓饑餓卻沒法獲得食物,寒冷卻沒法得到衣物,勞累卻沒法得到休息,那麼,就應出動軍隊攻打這樣的國家……出動討伐的軍隊,必須能讓對方聚集的軍隊來不及散開,散開的軍隊來不及聚集;低頭的人來不及抬頭,抬頭的人來不及低頭;左邊的人來不及援救右邊的人,右邊的人來不及援救左邊的人;敵軍中的謀士來不及想出應對方法,武士來不及出擊抵抗。出動討伐的軍隊揮動刀槍,射出的箭就如羊角風一般勢不可擋,軍隊中的每個士兵都充滿鬥誌,勇往直前,以高漲的士氣去將敵軍打敗。 製談第三凡兵,製必先定。製先定則士不亂,士不亂則刑乃明。金鼓所指,則百人盡鬥;陷行亂陳,則千人盡鬥;覆軍殺將,則萬人齊刃。天下莫能當其戰矣。
古者士有什伍,車有偏列。鼓鳴旗麾,先登者未嚐非多力國士也,先死者亦未嚐非多力國士也。損敵一人而損我百人,此資敵而傷我甚焉,世將不能禁。征役分軍而逃歸,或臨戰自北,則逃傷甚焉,世將不能禁。夫殺人於百步之外者誰也?
曰:矢也。夫殺人於五十步之內者誰也?曰:矛戟也。將已鼓,而士卒相囂,拗矢、折矛、拖戟,利後發。戰有此數者,內自敗也,世將不能禁。士失什伍,車失偏列,奇兵捐將而走,大眾亦走,世將不能禁。夫將能禁此四者,則高山陵之,深水絕之,堅陳犯之。不能禁此四者,猶亡舟楫絕江河,不可得也。
民非樂死而惡生也,號令明,法製審,故能使之前。明賞於前,決罰於後,是以發能中利,動則有功。令百人一卒,千人一司馬,萬人一將,以少誅眾,以弱誅強。試聽臣言其術,足使三軍之眾,誅一人無失刑。父不敢舍子,子不敢舍父,況國人乎。
一武夫仗劍擊於市,萬人無不避之者,臣以為非一人之獨勇,一市萬人皆不肖。何則?必死與必生,固不觸也。聽臣之術,足使三軍之眾為一死賊,莫敢當其前,莫敢隨其後,而能獨出獨入焉。獨出獨入者,王霸之兵也。
有提十萬之眾而天下莫敢當者,誰?曰桓公也。有提七萬之眾而天下莫敢當者,誰?曰吳起也。有提三萬之眾而天下莫敢當者,誰?曰武子也。今天下諸國士,所率無不及二十萬之眾者,然不能濟功名者,不明乎禁、舍、開、塞也。明其製,一人勝之,則十人亦以勝之也;十人勝之,則百千萬人亦以勝之也。故曰:便姓饑餓卻沒法獲得食物,寒冷卻沒法得到衣物,勞累卻沒法得到休息,那麼,就應出動軍隊攻打這樣的國家……出動討伐的軍隊,必須能讓對方聚集的軍隊來不及散開,散開的軍隊來不及聚集;低頭的人來不及抬頭,抬頭的人來不及低頭;左邊的人來不及援救右邊的人,右邊的人來不及援救左邊的人;敵軍中的謀士來不及想出應對方法,武士來不及出擊抵抗。出動討伐的軍隊揮動刀槍,射出的箭就如羊角風一般勢不可擋,軍隊中的每個士兵都充滿鬥誌,勇往直前,以高漲的士氣去將敵軍打敗。 製談第三凡兵,製必先定。製先定則士不亂,士不亂則刑乃明。金鼓所指,則百人盡鬥;陷行亂陳,則千人盡鬥;覆軍殺將,則萬人齊刃。天下莫能當其戰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