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師在線.解題指點
命題介紹
材料作文,就是提供一則材料或圖畫並略作提示,但不提供話題,要求考生閱讀材料或圖畫,根據自己對材料或圖畫的感悟、理解,自定立意、自選文體寫作文。給材料作文相對於其他作文形式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因為給材料作文考查學生的閱讀理解與寫作整合的能力,對所給的材料,學生要經過閱讀、分析、理解、提煉、聯想等步驟,方能進行寫作。
材料作文的材料有各種不同的形式,常見的有文章、新聞、現象、寓言、漫畫、詩歌、格言、典故等。給材料作文題目的要求也是各式各樣的,有的要求讀一篇文章後寫讀後感,有的要求根據材料自選角度寫議論文,有的要求根據圖畫、圖表寫一段說明文字,還有的要求以提供的材料為開頭續寫,或根據材料擴寫、縮寫。
材料作文與話題作文的區別在於,在話題作文中,材料與文章是一種疏遠的關係,材料隻是提出話題的背景;而材料作文中文章與材料是一種很親密的關係,材料是作文觀點的重要載體,是寫作內容選擇和立意的依據,學生必須從材料中提煉出一個觀點進行寫作,離開了材料就是離題。
解題指導
1.審題三關口
材料作文的寫作,審題是關鍵,也是寫作的難點所在。究竟難在哪裏?主要難在以下三個方麵:對材料的整體把握、對材料精神實質的深入挖掘與準確表述、認識範圍的開拓與遷移。因此,考生在寫此類作文時,必須把握好審題這一關。具體說來,材料作文審題一般要依次經過以下三個關口:
第一個關口:認真研讀材料。讀材料是熟悉材料、從總體上把握材料的過程,是歸納、提煉的基礎。讀材料,應該選準角度,抓住要領以及關鍵性詞語,排除幹擾。要在反複閱讀的基礎上,把事情的來龍去脈搞清楚。
第二個關口:挖掘材料的精神實質。材料的精神實質是指蘊涵在字裏行間的一種情緒、一種傾向、一種意圖、一種思想或者是一種道理。抓住材料的精神實質,要注意從總體上去認識材料,分析材料的全過程。要聯係結果進行思考,在探究原因的過程中看出門道,抓住實質。抓住材料的精神實質要有實事求是的態度,多一點客觀性,少一點主觀性,要避免隻在自己感興趣的或者是熟悉的某一點上做文章,忽視大局。
第三個關口:提煉出最佳的觀點。提煉是對材料再思考、再抽象,由形化意,以質顯神。挖掘材料的實質偏重於敘事,提煉升華觀點偏重於理;挖掘材料的實質偏重於特殊性,提煉升華觀點偏重於一般性。提煉出來的觀點應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
2.構思點睛
材料作文整體構思的思路是:引—議—聯—結。
“引”就是引出材料中的觀點或富有哲理性的句子來作為文章的觀點,開門見山,使文章觀點凸顯於文首。“議”就是用自己的話來闡述觀點,同時引出下文,使文章自然地進入主題。“聯”聯係實際,擺事實、講道理,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要充分而典型,但不能太多,要恰到好處,同時要進行論述,顯示該論據的價值。論據正反皆可,最好是正反結合,有破有立,更具有說服力。“結”時要照應前文,深化觀點,收束有力。材料作文一定要按這個思路來寫,使文章有個一線貫之的脈絡。
誤區警示
1.偏離材料主旨。材料作文,首先必須讀懂材料,正確理解材料的主旨,從總體上把握材料的精髓,才能進入寫作程序。切不可斷章取義,執其一端,或把枝葉當主幹,或隻見樹木,不見森林,造成審題失誤,導致行文偏離題意或完全脫題。
2.材料使用不當。寫作的話題、“引子”,全文的中心、觀點、論證都是由材料生發而來的。寫議論文,切忌開頭不引述材料,其他文體也不能整篇脫開材料。寫作時一定要正確使用材料,議論文既要開頭時引述材料,還要論證時緊扣材料。也不可在文章一開頭即用“讀了這則材料”“看了這幅漫畫”之類的話代替對材料的引述,把作文與一般的回答問題等同起來,導致離開試卷即不知“這”為何雲。
3.不按指令寫作。材料作文的試題,一般包括兩個部分,一部分是材料,另一部分是寫作要求。寫作要求或以提示語出現,或另列出“要求”“注意”。審題時,不僅要吃透材料,還必須看清寫作的具體要求,按照試題的指令寫作。切忌不看要求,或未看清要求即匆匆下筆。評卷中發現,有些考生的作文若拋開試題的限製評判,確實是好作文,但是未按指令寫作,不合題目要求,此類試卷隻能被評為四類以下。
二、實戰演練
考題1:合作的力量
真題回放
讀下麵三則材料,然後作文。
1.一花不成春,獨木不成林。
2.如果你想走得遠,請和大家一起走。
3.一隻螞蟻來搬米,搬來搬去搬不起;兩隻螞蟻來搬米,身體晃來又晃去;三隻螞蟻來搬米,輕輕鬆鬆進洞裏。
要求:
1.根據材料寓意作文,題目自擬。
2.除詩歌外,文體不限。600字左右。
3.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2008年河南中考題)
思路拓展
做一隻團隊中的螞蟻.失去了集體與團隊,一隻螞蟻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做一隻團隊中的螞蟻,讓自己的力量成為巨大力量的一股,才是真正的生命意義。做人也理應如此。
1+1>2.一個人在森林東邊迷路了,幾天幾夜後他絕望了;一個人在森林西邊迷路了,走了幾天幾夜後,他決定放棄了。這時,他們走到了一起,在分析森林中的路徑後,很快就找到了出路。一人要想在事業上成功,固然要靠自己的努力,但是,還需要與別人的合作,因為“1+1>2”。
消失的力量.蟻媽媽說:“你搬不動東西,並不是你的力量消失了,而是你一個人的力量本來就很小。可是,當你和很多小夥伴一起搬東西時,那是你們所有力量的總和。也就是說,你們隻有團結在一起,自己的力量才有意義啊。”
創意滿分賞析
乘著團結的風前進
某考生
世間萬物,自然規律,一次次詮釋著團結就是力量的精髓,不信,請看。
草
春雨淅淅瀝瀝地下。我吮吸著甘露,頂頂濕潤疏鬆的泥土,從土壤中探出頭來,卻隻看見褐紅的土地分布在我的周圍,還有我後麵挺著的一株高莖,莖上綴著幾朵紅花。它一定會受人讚歎,而我隻會不為人所知,我垂著頭,想鑽回泥土裏去。夜,雨還在下。
陽光點點照在我卑微的身上,我擺擺頭,忽然看見一隻大手伸來,我趕緊垂下頭,害怕被扯去。
“多事的紅花,打破了綠的寂靜。”
我再窺視四周,那高莖早已不知在何處,而映入眼簾的是眾多的同伴,我們一起織起一張翠綠的地毯,蓋著褐紅的土地。原來矮小的我們也能如此美麗。我高興地看著身旁爬過的——
蟻
我是黑色騎士,每日在土地上馳騁。我不是觀賞風光,而是尋找維持生命的獵物。
我擺動著觸須,靈敏的嗅覺告訴我前方不遠就有今日的收獲。我加快了腳步,發現前方有一個巨大的綠色軀體,它的龐大不是我所能征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