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八不歸(1)(1 / 2)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黃土培墳,荒草淒淒。

荒塚枯墳總是人跡遠離的去處,些許神秘,些許恐慌,隻有森然的墳邊草在冷風中搖曳。其實在這靜謐的墳丘之下卻有著另一番熱鬧,沒有光明,卻依然有人在那裏遊蕩,如同墳邊草一般和墓穴相生相伴,有著不一樣的地下行走生活。

八不歸的匪事在我們魯西南的山區傳來傳去,早已成了一個傳奇。這個名字跨越了七十年的歲月,在年老人陳說舊事時,依然是那麼清晰,響亮。

八不歸是一個人,確切的說是一個土匪的匪號,他在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縱橫於我們魯西南一帶,聲名響亮,婦孺皆知。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悍匪,殺人放火,綁架勒索,滅門盜墳,無所不為,做下很多壞事,但無論是國民黨,日本人,還是遊擊隊各個勢力都沒有能夠滅掉或降服他的,當別人問他是混哪夥的時候,他總是很驕傲的說,老子八不歸,誰也管不著!

八不歸是有名字的而且到現在依然有人記得,叫做郭黑子,很土,也很實在。我小的時候也聽老人說起過八不歸的事跡,不過是當故事來聽早已記不得了,直到去年放假回老家,才再次聽到村裏人熱切的說起這個名字。

事情的原委是村裏挖出了一個大墳,和八不歸很有些關係。

能挖出大墳是因為村裏的村委會要新建,於是雇了些村民去拆牆扒屋,因為是老房子,地基打得深,就動用了挖掘機深挖平整,讓人沒想到的是挖了有個兩三米,就陸陸續續出現了些零星的枯骨,一開始也沒人當回事,直到接著又有一個殘缺的頭蓋骨出現在土裏,村民們才確定那些枯骨是人骨。

不過現在的人們對屍骨早已經沒有了那種敬畏,更多的是好奇,於是在村民的議論紛紛中這個地方的前世今生被扒了出來。上了年紀的村民都清晰的記得這塊地原先是村裏的小學所在地,後來改成了村委會,不過最早這裏是一座大墳,挺有名氣的郭家大墳。裏麵埋的是十裏八村有名的郭家大地主郭文利和他的六房姨太太,墳丘很大,圓圓扁扁的在那裏趴了很多年。

有墳地的地方總是有些陰森,但這座大墳不隻陰森,它在當時的村裏就是一塊凶地。因為它和一個凶人有些關係,就是郭黑子,也就是八不歸。郭黑子和郭文利不是一家子,但卻淵源深厚,不過那是仇怨。

郭家當時是我們古道口鄉唯一能稱上土豪的地主,全鄉差不多二分之一的土地在他家手裏,在附近的鄉鎮裏也有不小的土地,況且在縣城裏還開著糧鋪,可謂是雄霸一鄉。

應該是三幾年的時候,郭家的當家人就是郭文利,他有個三十幾歲,田地經營的不錯,有個能幹的老婆,兩個孩子,家世很是紅火。

也恰好在這一年我們這一帶出了土匪,打家劫舍,鬧的鄉鄰不安,一開始沒有人知道他們的名字,隻知道有一夥的,也有跑單幫的,搶了不少人家。直到郭文利惹上了土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