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十章彭亡英布反2(1 / 2)

梁事已平,劉邦就與呂雉一起回長安。劉邦想起尚有一處南粵之地未平,就派楚人陸賈帶印綬前往南粵招撫趙佗,封他為南粵王,讓他安輯百越。

這趙佗乃是秦時的龍川令,屬於南海郡尉任囂部下。秦亂時,任囂也乘時而起,獨霸一方,後因年老臥病在床。臨死前將南粵之地托付趙佗,讓他自立一國。任囂死後,趙佗繼位,塞斷北路,正式自立。趙佗揮軍攻取了桂林、象郡,自稱南粵武王。

陸賈到了南海後,憑著一番口舌,說得趙佗動心,留下陸賈,多住數日,每天歡飲,遂成至交。趙佗接受了漢朝的封誥,陸賈功德圓滿,回朝複命。劉邦大悅,對陸賈稱讚有加,並擢升他為大中大夫。

陸賈得恩寵,就時常謁見天子,高談闊論,主張文治,引經據典,說得眉飛色舞。可是劉邦最討厭的就是這些儒生言論,就不耐煩地說:“先生說《詩》、《書》如何了得,那麼在馬上得天下,又該用哪一本書呢?”

陸賈道:“馬上可以得天下,但馬上能治天下嗎?臣聞湯武逆取順守,方能長治,秦兼並六國,任刑好殺,二世即亡。假如秦國得天下之後施行仁政,豈有陛下今天得已坐擁天下?”

劉邦聽了陸賈這一言,頓時感到慚愧,半晌之後,才跟陸賈道:“你可將秦之所以失天下,而朕之所以得天下,分條解釋,並引用古人成敗的原因,以事引證,修成一書,可為後世之鑒。”

陸賈當即受命而退。他用了數天時間,寫下十二篇文,呈給劉邦。劉邦很高興,就為這十二篇文取名《新語》,流傳於後世。

諸事已定,劉邦便正式遣那偽公主嫁入匈奴,因這偽公主也生得美貌,得冒頓歡心,於是冒頓上表稱謝。可是劉邦卻不知陳豨得匈奴幫助,還在邊境騷擾,滿心以為這次和親,就可以控製匈奴。

沒過多久,劉邦連續幾天不上朝,群臣來請安,都被拒見。群臣對於劉邦的病情便起了猜疑。樊噲數次求見,都不得相見,結果一時性起,率眾硬闖,那些門吏擋他不住,被他衝開,直入宮內。

樊噲來到宮內,看見劉邦躺在床上,頭枕著一個小太監,雙眉皺著,似寐非寐的神情,樊噲便不禁悲憤起來,跪地大聲道:“臣等跟從陛下起兵,曆經大小百餘戰,從未見陛下氣喪,確是勇壯無比。今天下已定,陛下不願上朝,連日臥病,為何困憊至此?陛下患病,群臣擔憂,都想覲見問候,陛下奈何拒絕不見,獨與閹人同處,難道陛下忘了趙高之事麼?”

劉邦聞言,當即翻坐起來,笑道:“舞陽侯果然忠肝義膽,起來吧。”劉邦親自扶起樊噲,和他閑話家常,樊噲見他似乎並無大病,心中稍安。

其實劉邦並非身體有病,他隻是在憂愁戚姬母子的事,所以才悶臥宮中,獨自沉思。現在被樊噲叫破,隻好放下心事,重新上朝聽政,病也就自然全消了。

話說彭越之死,給各諸侯王極大的震撼,尤其是淮南王英布。他與韓信、彭越都是當年立功最多的諸侯王,而且自己還是從楚國陣營叛投歸漢的。如今韓信、彭越相繼受戮,英布就擔心早晚會禍臨頭上。因此他暗中計劃,在邊防上布置兵馬,以防不測。

英布有一名寵姬,是他最喜歡的一名姬妾,但是近日得病,她就去醫家看病。在這醫家的對麵,便是中大夫賁赫的大宅,賁赫是英布的近臣,常伴左右,故也認識這位王姬。聽說王姬在對麵的醫家就診,心中便生出一念,想乘此機會向王姬奉承獻媚,就立即去采購奇珍異寶,打算送贈給王姬,進行巴結。

經過幾次求診,王姬的病痊愈了,而賁赫也買通了那位醫師,來到他家中,拜見王姬,並設盛筵相請。王姬不忍心推卻人家的盛情,就入席暢飲。賁赫不僅好酒好菜招待,還送上珍寶,使王姬心花怒放,連連稱讚賁赫忠心。

席散以後,王姬回到宮中。英布見愛姬已經病愈,很是高興,他就摟抱愛姬,坐到床榻之上,輕輕慰問:“愛妃,寡人忙於公務,一直疏忽了你,你可別怪寡人啊!”

王姬道:“大王能記掛臣妾於心,臣妾就高興了。怎麼會怪大王呢。”

英布又問:“你的病是怎麼治好的?”

王姬道:“全賴老醫師妙手,他可真是神醫呀。還有那賁大夫,他也是忠義雙全呢。”

“哦?你是說賁赫?怎麼又跟他扯上關係呢?”

王姬就把賁赫在她看病時,如何關心,欣勤照料等事說了一遍,對於賁赫是用盡了一切的讚美之語。可是英布越聽臉色越變,不等她說完,突然一手將她推開,怒聲問道:“你跟他究竟是何幹係?為何盡給他說好?”王姬見英布陡然變臉,方知失言,可是追悔莫及,便連忙老實交待,說了賁赫是如何賄賂,擺設盛宴等事說了一遍。

聽完王姬所言,英布更加大怒,厲聲道:“賁赫與你何親?竟這般厚饋優待?莫非你二人另有別情!”王姬聽英布這樣說,更加慌亂,急忙哭跪在地,連聲道:“臣妾真的與他無任何幹係,大王要相信臣妾呀!”英布正在火頭之上,怎肯聽信她的辯解,生氣地拂袖而出。

他派人去召賁赫前來對質,賁赫聞召,心想一定是王姬美言,大王要賞他。於是趕緊出來見使者,哪知使者竟冷麵相向,說道:“大王召賁大夫進宮議事,請隨我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