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雉到劉邦身邊坐下,說道:“陛下是否怪我們不等你回來,就擅作主張,處死韓信?”
劉邦道:“皇後多心了。你處死韓信,亦是為了朕,為了大漢江山。韓信不死,我們終究無法安心。朕隻是想起往日和他一同打天下,才生一時感觸。”
呂雉道:“陛下念舊,有情有義,隻能怪韓信不安本份,自取滅亡。”
劉邦長歎一聲後,又向呂雉問道:“韓信可有遺言?”
呂雉道:“遺言沒有,隻說悔不用蒯徹之言,才有今天。”
劉邦聞言,立即驚愕道:“蒯徹是齊人,素有辯才,不能讓他漏網,再去蠱惑他人。”
有了決定,劉邦就派人到齊國,傳語曹參,讓他捉拿蒯徹。曹參便馬上命令各郡吏員,四處緝捕蒯徹歸案。
先按下漢朝之事不表,再說陳豨率殘部到了匈奴,由易天青接應,就引見給冒頓。冒頓說:“將軍之名,我在匈奴也久仰多時,今天一見,實慰平生。”
陳豨道:“兵敗來投,實在慚愧。”
易天青道:“將軍兵敗,是因為韓王等人無能,使將軍失去支援,非將軍之過。”
陳豨道:“單於與漢帝正在和親聯姻,今收留我,不怕因此而令兩國再度結仇嗎?”
冒頓道:“將軍太小覷我了,我怎會為一女子,而置大事不顧。將軍若要複仇,我可借兵給你。”
陳豨道:“單於大恩大德,在下沒齒難忘。願乞一支人馬,前往再略代地,獻予單於。”
冒頓道:“將軍有誌,我當然樂於相助。就讓易先生為將軍籌集軍隊,成軍以後,將軍不必向我請示,自領兵出發即可。”陳豨再三拜謝冒頓,便隨易天青退下。
易天青為陳豨收羅了兩萬匈奴的遊兵,當中也有一部份是從代地逃來的各部敗兵。易天青還為陳豨提供了許多的馬匹武器,一切準備妥當後,陳豨就率領這支隊伍,打起自己的旗號,又殺回代地而去,並且派人潛入代境,去聯絡鐵血幫替他作內應。
陳豨大軍進逼而來,代國立時人心惶惶,代王隻有十歲左右,哪裏能應付國事,薄姬便召周勃到來,問他如何應付。周勃道:“娘娘放心,區區陳豨,臣不放在眼內,臣自有辦法把陳豨徹底消滅。”
薄姬也沒有主意,就全憑周勃決斷了。周勃即調撥人馬,準備迎戰陳豨。這時,有隨從來報,說有人求見,聲稱有重要軍情跟周勃商量。周勃心下生出一陣疑雲,就馬上召見來人。來人是個國字臉的壯漢,一看便知是個武夫,他抱拳作禮:“見過絳侯。”
周勃道:“你說有重要軍情來找我,究竟是什麼事?”
“草民是鐵血幫的一名頭目,奉幫主之命,要為侯爺送上一份大禮。”
“大禮?”
那國字臉壯漢拿著一份竹簡,呈給周勃。周勃接來,仔細看罷,立即大喜道:“哈哈,好極!你們這份大禮來得正好,陳豨的死期要到了,你回去跟你們幫主說,一切按計而行。”
“是。”
送走此人後,周勃也準備妥當,點起人馬,便開往邊境,準備與陳豨交戰。
再說長安城中,劉邦接到消息,原來曹參已捉得蒯徹歸案,正派人把他押送來都城,不日將至。蒯徹押解到長安之後,劉邦親自審訊。劉邦怒目圓睜,厲聲喝問:“大膽蒯徹,敢教唆淮陰侯造反?”
蒯徹一點懼色也沒有,從容地說:“臣原叫他自立為王,成一方之霸,可惜豎子不聽我言,才有今天被滅族的下場。若他肯用臣計,陛下如何殺得了他?”
劉邦心頭一震,也盛怒至極,就大喝道:“把這大逆不道之徒拖出去烹了。”左右武士立即一同上前要扯蒯徹出去受刑。
可是蒯徹卻呼天嗆地,大叫冤枉。劉邦立即道:“且慢。”左右才停住,劉邦向蒯徹問道:“你教唆韓信謀反,罪比他大,理應受死,還有何冤枉?”
蒯徹道:“秦朝滅亡,各路豪傑爭逐天下,有能者才得先機。此時有什麼君臣名義,箝製人心?臣聞蹠犬可使吠堯,堯豈不仁?犬但知為主,非主即吠。臣當時亦隻知韓信,不知陛下。今海內已平,臣未嚐暗裏懷謀,試問陛下豈能把天下人一一盡烹?人不盡烹,獨烹臣一人,臣因此要呼冤!”
劉邦聞言,不禁微笑道:“你總算是能言善辯,好吧,朕就饒你一命!”就命左右將蒯徹釋放,蒯徹即叩拜在地,山呼謝恩而出,回齊國隱居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