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初春,天氣還很寒冷,街上的行人都還沒脫去冬裝。
這是一座比縣城高上半級的城市,縣級市。在八十萬人口的珠湖市,簡單不過是很普通的一員。
簡單是土生土長的珠湖市人,在他高中的時候,珠湖市還不是一個市,隻是一座小縣城,沒有現在這麼多的來往車輛,也沒有這麼多的高樓大廈,隻有幾條主幹道,出行也基本上都是靠自行車。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多了這麼多的來往車輛,撥地而起的高樓大廈並沒有給這座城市帶來過多的空氣汙染,許是臨湖城市的原因,一年的絕大多數時候,頭頂上都是藍天白雲。
珠湖市之所以叫做珠湖市,就是因為城市的最西側,是一片一望無際的湖泊,全國排名第九大的湖泊就坐落與此,每當夕陽西下的時候,湖麵都是一層層的波光,像極了熠熠閃閃的珍珠,因此得名珠湖。而這座臨湖而立的城市也自然的命名為珠湖市。
從城市去往湖泊還有一道天然的屏障,一條穿城而過的河。城市存在多久,這條小河就存在多久,隻多不少。
簡單在這座城市裏生活了三十年,從他出生到他上學,除了大學四年,其餘時間都是待在這座城市裏。
畢業那年,師範專業畢業的簡單沒有選擇留在大城市裏拚搏一番,而是選擇了回到家鄉,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
珠湖市有三所高中,珠湖中學,珠湖第一中學和珠湖第二中學。
三所高中當中,隻有一所珠湖中學是重點中學,一中和二中都要略差一些。
簡單大學是在省城裏一所普通的大學裏念得,在整個蘇江省裏不是最好的也不是第二好的一所師範大學,畢業也沒有考研究生,隻帶著一張文憑一份學位證書還有一張高中語文教師資格證回家了。
家人找找關係,送送錢,再加上自己的努力,考過了編製考試,簡單最終還是進入了市一中,成為了一名高中語文教師。
在這座城市裏,絕大多數學生都是向往著能夠上珠湖中學,畢竟這是市裏唯一一所重點中學,每年的上本率不是其他兩所中學能夠媲美的,一個重點班裏考取的一本人數甚至超過二中整所學校的一本人數。當然這和生源也不無關係,最好的一批學生上珠湖中學,稍微差一點的上一中,最後的才是二中,一中就處在高不及珠湖中學,低不到二中的地位。
在整個珠湖的教育係統中,簡單也算是個不大不小的名人。因為他打破了一個神話,一直被珠湖中學壟斷的狀元名號,有史以來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落在了一中的頭上,那個學生就是簡單帶的班裏出來的。
那一年,簡單25歲。
隻是輝煌也就隻有那一次,珠湖中學畢竟是壟斷了整個市裏最好的一批生源,簡單沒能再書寫一次神話。
五年過去了,30歲的簡單依舊是簡簡單單,每天都是平淡無奇的上課,備課,準備複習考卷。
簡單身上唯一不普通的或許就是他到30歲都還沒結婚,這在這座城市裏算是有些特殊了。
小城市不比大都市,四十歲不結婚的人都大有人在,而且都習以為常。
簡單一直沒有結婚的理由也很簡單,沒有合適的。一個高中語文老師大抵上和文青還是沾點邊的,或多或少的都有點文青氣質,哪怕生活再普通平淡到了極點,也是包含了對愛情的那一縷期待,這一期待就是三十年。
父母著急,爺爺奶奶也一直催促,可是簡單自己並沒有太過著急,終究到底,生活還是他自己的,別人在催促死了也沒有用。
珠湖一中一共有三個年級,初中部和高中部是分開來的,高三的區域位於整個校園的最中間的位置。高三一共十個班,其中重點班有兩個,一個文科的,一個理科的,簡單是文科班的班主任,但不是重點班的。畢竟他才三十歲,在教育界中,一個還算是年輕的年級。
高三的教師辦公室離教室很近,也算是便於管理學生,每間辦公室裏都是五張辦公桌。簡單的辦公桌很好認,擺放著一盆文竹的就是了,鬱鬱蔥蔥的文竹倒是不懼這初春的寒冷,依舊是保持著該有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