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凱旋在1958(4)(1 / 3)

其他各社會主義國家的報紙全文刊載了中朝兩國政府聯合聲明並做了高度評價,一致認為中國人民誌願軍決定全部撤出朝鮮的主動措施,是對和平解決朝鮮問題,緩和遠東緊張局勢做出的重大貢獻。同時,敦促美國軍隊也從南朝鮮全部撤走。就連美國在侵朝戰爭中的主要盟國的輿論,也不得不承認中國人民誌願軍決定從朝鮮撤出的主動措施,對緩和遠東局勢的積極意義。美國的公正輿論也認為,中國采取從朝鮮撤出中國人民誌願軍的行動是“大膽地掌握了主動”,“並且使美國陷於難堪的境地”。

為圓滿完成撤軍任務,誌願軍黨委根據中央軍委和周恩來總理的指示,對撤軍工作做了具體部署,向全軍發出了“不驕不懈,善始善終;軍隊撤出,友誼長存”的號召。要求部隊“交好、走好、到好”。交好,就是除了武器裝備和個人隨身攜帶的物品以外,其餘東西一律移交給朝鮮人民軍;走好,就是要圓滿安全地撤出;到好,就是回到祖國後不居功、不驕傲,服從祖國需要。

2月13日,中國人民誌願軍司令員楊勇、政治委員王平頒發訓令,製定了十二條規定,要求全軍在撤軍過程中嚴格遵守。2月21日,中國人民誌願軍政治部發出了《關於誌願軍撤出朝鮮的政治工作的指示》。第一批部隊撤出朝鮮後,6月,誌願軍政治部又專門製定了《撤軍工作三十條》。強調必須做到交好、走好、到好的思想,要求部隊善始善終,軍隊撤出,友誼長存。

在撤軍過程中,首先是交好。2月24日,中國人民誌願軍與朝鮮人民軍經過充分協商,確定了交接的部署和交接的組織。25日,誌願軍司令員楊勇上將和人民軍總參謀長李權武上將,在雙方防務交接的聯合命令上簽字。

根據誌願軍總部的指示,各部隊都把前沿的坑道、戰壕、掩體和其他各種工事、道路,進行了徹底的修整、清掃和加固,並組織力量將一切未完成的工事全部突擊完成。戰士們說:“多挖一尺坑道,多加固一個工事,就是給中朝人民的對敵鬥爭多增添一份力量。這是給朝鮮人民軍戰友留下的最好禮物。”各級指揮員和指揮機關,對防禦地區的地形、作戰方案,重新認真地進行了研究,修正了戰鬥文書和各種圖表,然後仔細地向朝鮮人民軍接防部隊辦理移交,把敵情、地形、工事和作戰方案交待得一清二楚。

2月27日,中國人民誌願軍發布命令,決定將誌願軍情報、通信、軍訓、工程器材,以及營房、營具、倉庫和各種彈藥等移交給朝鮮人民軍。並要求各部隊切實遵照執行,凡按規定移交的彈藥物資器材,均應查點清楚,完整無損地移交,如有破壞行為以紀律論處。

10月17日,中國人民誌願軍司令員楊勇上將和朝鮮民族保衛相金光俠大將在誌願軍總部和朝鮮民族保衛省聯合公報上簽字。聯合公報指出:

為了響應中朝兩國政府關於一切外國軍隊從南北朝鮮撤出和促進朝鮮問題和平解決的建議,中國人民誌願軍總部在1958年2月20日已經發表聲明,決定於1958年年底以前,分批地全部撤出朝鮮。在即將從朝鮮全部撤出的時候,中國人民誌願軍總部決定將自己的營房、營具、營房設備、物資、器材,全部無償地移交給朝鮮人民軍。交接工作已經在1958年10月16日順利完成。雙方對此表示滿意,並且認為這一事實,是中朝兩國人民之間的戰鬥友誼的又一次表現。

中國人民誌願軍各部隊按照計劃分三批撤離朝鮮,返回祖國。對於部隊的撤出順序,中央軍委確定“先前沿,再西海岸,後中間”的方針。首先撤出第一線部隊能迅速擴大誌願軍的撤軍影響,同時可以觀察敵人的動態,最後撤出中間的部隊以便應付意外情況。

第一批撤出的部隊為陸軍第23軍、第16軍六個師及部分炮兵、坦克、工程兵、汽車部隊,工程兵指揮所和第19兵團領導機關,共80000人,於3月15日開始至4月25日撤出朝鮮。另第20兵團領導機關先於3月12日撤出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