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院子中間那個她想要了很久的書架,柳卿覺得這日子實在是越來越有盼頭了。
按著印象中曾經在網絡上見過的圖案勾勒出來給匠人,讓他們有時間研究研究,沒想到這麼快就做出來了,果然是行行都有狀元郎。
下麵是一排密閉著的櫃子,裏麵可以收些不願意讓別人一眼就看到的東西,上麵放書的格子做成錯落有致的一格一格,因為是純木質,沒有上漆什麼的,所以沒有時尚的與這個年代格格不入,看上去有種厚重的質樸感。
放竹簡的話一個格子放不了幾個,但是……誰說這是為竹簡準備的?這是為紙書準備的,總有一天,總有一天,她會找到機會讓那東西現世的,在知曉做法的人眼裏,要做出來那些東西並不難。
看柳卿的神色,幾個原本還有些忐忑的匠人就心底大定了,看樣子主家是非常滿意的。
“全嬸。”
“奴在。”
“重重的賞他們,給他們放幾天假回去探親,等等……”
從書架中拔出眼神,柳卿看向幾個眼露喜意的匠人,“你們的家人是在這京城嗎?”
最左邊那人低垂著頭小心翼翼的回道:“回公子的話,小的幾人家人都在京城。”
京城中其實還是這樣的小老百姓占多數,隻是不管哪朝哪代,榮華富貴總是掌握在少數那些人手裏,他們賣盡苦力,也隻是半饑半飽的活下來而已。
一旦到了災荒時候,吃兒賣女便成了活下去的唯一辦法,這幾個她連名字都沒問過的匠人死契入府,得的那幾個錢可能也隻夠他們家人維持很短的一段時間。
罷了,反正府裏也需要人手,不在乎再多簽幾個死契,要是忠心,以後不虧待了就是,她能做到的,也就是不虧心而已。
“你們叫什麼名字。”
阿未機靈的搬來一張圓凳,扶著公子坐下,這段時間下來,她們也嚐到這桌椅的好處了,自家小姐……恩哼,自家公子就是聰明,別家的世家子弟百十個加起來也比不得她們公子一個手指頭。
剛回話的那人悄悄的抬眼看了柳卿一眼,就想跪下回話,柳卿揮了揮扇子製止了,“都坐下吧,這凳子是你們做出來的,自己多坐坐,好好琢磨有沒有需要改進的地方,以後指不定這還能為府裏賺不少錢,到時候不會虧待了你們。”
幾人戰戰兢兢的挪了半個屁.股挨著凳子,一人做了代表回話道:“稟公子,小的幾人是師兄弟,都跟著一個師父學的活,小的叫楊三,他們幾個依次是吳麼,杜大,楊六兒。”
典型的百姓名字,鄉土又簡單好記,大多以數字為名,排行第幾就取第幾的名兒,柳卿點了點頭,“我這府裏打算添幾房人,既然你們幾個已經簽了死契了,本公子放你們一天假,你們回去和家人好好商討一番,看願不願意入我這柳府,醜話說在前頭,若是入了我這柳府,便要遵這府裏的規矩,若是起了那不該有的心思也得想清楚,一旦入府便和柳家割脫不開,柳府蒙難,大家誰也跑不了,想清楚了再回管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