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城石頭城鎮的百姓們都備足了冬貨,眼下入冬已經有b半月之久,日子是一日比一日冷,平安街上,一些鋪子換上了遮風棚,想來是要多攔些生意。大冬天,最適合坐下喝完熱粥,來碗混沌了。
店家一個勁的吆喝著。
“新鮮出爐的包子咯。”
“小城混沌咯。”
自從當今皇上登記後,臨安城可都是掛讚是個明君。一旦發現有官兵亂扣錢財,便會拉近大牢,聽後處置。這些年,石頭城倒也過的安詳,若不是前一陣子的水災,近幾年來,還真的從未發發生什麼民怨民冤。
當然這也完全不是皇帝陛下的功勞,聽說當初年幼的太子看到臨安百姓受著煎熬,求著皇帝要安撫民心,讓大宋國泰民安。皇帝向來最疼愛太子,就依了他,一幹就是這麼多年過去了。
黎歌謠身著素色廣袖曲裾,淡紫色的一裹圓。她生來身子骨就不好,十年前因為過度哀傷,更是患上了治不好的咳嗽。一到冬天,要是遇上下雪天,就咳個不行。天生一股柔美的性子。後麵跟一個小丫頭,看上去也不過十二三歲。
兩人雖然長住臨安城,但對外麵的一切,她們似乎就如同一個剛從草原或者邊疆剛踏進中原的傻樣,隻是了解些胭脂水粉,隻是了解些衣裙。芙蓉園的女子要不是采購胭脂,紅娘是不會放任她們出來的,即使出來,後頭也一定會有人跟著你。
因為她說過,要是跑了一個美女,就是少了幾樁生意。
昨晚下過雨,今日天氣甚是很冷。恍若又比昨日要冷了好幾分,跟在後頭的那小丫頭凍得臉蛋通紅,倒也不抱怨。隻是默不作聲的跟在自家姑娘的後頭。
黎歌謠望著平安街的一切,這裏,百姓安樂,家庭和平。以前,曾是她美夢開始的地方,也是她噩夢開始的地方。
這個噩夢纏繞她這麼多年,不知道何時才是夢醒時分。
十年前,她還是個活潑的孩子。
可如今,卻是這芙蓉園裏的舞姬。
雖守身如玉,卻如同在油鍋裏煎熬,疼痛難忍。沒人知道她曾在多少個夜裏哭過。
黎歌謠在一處賣步搖的攤戶停下,一眼便看中了那支金色的步搖,雖說是假,但也堂皇。若是此生,有人送給她一支金色的步搖作為定情信物,她便暗暗許了他。
隻要.能帶她離開芙蓉園。
沉默片刻。
那丫頭在背後輕輕拍了拍黎歌謠。
“黎姐姐,咱們回去吧,回去晚了,怕是又得挨罵。”
這個聲音很稚嫩,又有些羞澀。
黎歌謠微微點了點頭,又繼續趕路。
她叫玉芙,黎歌謠剛步入芙蓉園的第二年立春時期,隨著芙蓉園的那些女子們上街采購胭脂粉,就在路上撿了她。那時候,她還隻有三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