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升降機的大小是以升降艦載機中最大的飛機和相應的轉運設備為限。這就要求升降機不但應具有足夠大的升力,而且需要足夠大的尺寸滿足安全、迅速調度之需。升降機位置的選擇應保證彈射作業時,機庫出來的飛機能方便地到達彈射位置,在回收作業時能將著艦飛機迅速轉運入機庫。目前,在大中型航母上均采用舷側式升降機代替以前的舷內(中線)式升降機,首先凶為它能使起降作業同時進行,克服了舷內升降機運作時不能進行起降作業的缺點。其次,由於舷側式升降機的一側是開放的,所以在與相同尺寸的舷內式升降機相較能升降更大尺寸的飛機。舷側式升降機僅占用很少艦體內機庫的有效容積。然而,在考慮升降機開口上要考慮到艦體開孑L愛結構強度和生命力要求的限製。在位置選擇上要同時滿足離開升降機的飛機能順利向前、後或轉彎。此外,飛機升降柳位置還受適航陛的影響,為了提高適航性,應盡量讓其離水麵稍高並靠後。
停機區的設置假如要充分利用母艦的載機能力,就應該在機庫和飛行甲板上兩處同時停機,僅依靠機庫的載機量很難保證正常任務的要求。這一點早在二戰時已為英、美兩國的航母載機思想所證明,在相同排水量下,美國航母比英國航母載機量多。原因就是英國奉行機庫裝載的信條,而美國則兼顧飛行甲板裝載。尤其斜角甲板出現後,在保證航母艦載機起、降作業同時進行的條件下,在飛行甲板上規劃出一塊足夠大的區域用作飛機勤務保障安全作業區域,這就是安全停機區,從而保證了航母作戰能力的需求。
機庫在航母設計中布置在主甲板(機庫甲板)下,—般占艦長的三分之二以上。在設計時,考慮到最大載機量的要求來安排機庫和飛行甲板的麵積。此外,還要考慮各種小艇的存放、消防通道、消防站、消洗站和上、下運送彈藥升降機占的麵積。機庫的兩側布置有航空器材庫、維修車間和其他艙室。機庫的高度是個重要參數,它影響著母艦的型深。,如果機庫高度不足,飛機無法進入;艦深過高,則是一種浪費,不但增加了型深和重量,而且抬高了飛行甲板的重心,給設計造成麻煩。在機庫高度選擇中既要考慮節省艦的重量又要利於飛機在機庫內的移動和維修作業,也要考慮艦的動力裝置維修、安裝時的通道。當然不能不考慮發展中的高性能飛機換裝的問題。假如隻有少量飛機過高,那麼在機庫內可以采用“戴高帽”的辦法解決,以防止浪費,同時降低了航母的幹舷高度,有利於隱身性設計。
飛行甲板的布置與航母關係最為密切的是同飛行甲板有關的飛機勤務保障設的布置,這不僅包括彈射和阻攔裝置,而目還有飛機升降機、飛行甲板、助降係統、噴氣偏流板以及常規動力航母的煙道位置等。現代航母的飛行甲板是彈射和回收飛機作業的場所,典型飛行甲板由著艦區、彈射區和停機區構成,除首部彈射區外,中部彈射區與著艦區相互重疊,因此著艦區的布置應滿足一係列要求。
飛行甲板的布置是航母設計的開始,需要仔細地均衡艦和飛機之間的矛盾和適配問題,以滿足最大發揮作戰能力的要求。
艦載航空聯隊編成的影響艦載航空聯隊的飛機編成和編組是確定航母飛行甲板和機庫甲板幾何尺寸和主要特征的決定因素,同時也影響航空勤務保障設施及控製艙室的需求。
若航空聯隊任務或艦載機編成改變,對航母的要求就要改變,因此伴隨而來的適配性標準也會相應發生變化。接著由飛機彈射和回收要求的各種參數也要改變,不得不對彈射長度和回收長度及飛行甲板的幾何特征重新評估。
總之,隻有確定航母完成規定任務所需的航空聯隊的編成的前提下,才能開始對航母總布置的優化設計論證。飛機進行檢修、加油、裝彈和彈射前的準確定位位置;為航空聯隊製定最後回收作業、開始彈射作業、總的架次率、飛機升降機循環周期和最不利的情況下的最大的彈射量;檢修和啟動飛機的設施、類型、數量和位置等參數都要根據總的作戰日程和飛行計劃進行實際的停機方案的不同而變化。
另一方麵,航母彈射起飛飛機的能力也直接同艦載機自身的特性相關。不僅包括飛機的總重量、著艦重量、起飛和進場速度,而目還有翼展、發動機位置、起飛姿態、回收姿態和下滑角、輪胎的尺寸、輪距、重心位置、側投影麵積、機身強度等。反之,彈射和回收設施決定了航母飛行甲板的總長度,進而對航母的總排水量影響很大。同時,這些設施對確定航母動力裝置的大小也有很大影響。
對飛機勤務保障設的考慮航空維修係統航母的作戰能力是以作業效率為衡準的,為了保:有足夠數:量的艦載機,就要求航母必須有充分的保障能力。現代艦載機是—個非常複雜的武器係統,其各分係統在戰鬥時要保持最佳狀態。結果就要求設計航母時必須滿足維修保養所需的車間、力公室、後勤支援設施,啟動冷卻係統所需的液體,如氧氣、氮氣、淡水和燃油,電力供應以及輔助管係等。考慮這一點非常重要。由“尼米茲”號人員配備來看,航空聯隊中90%以上的人員是作戰維修和後勤供應保障人員,由此可見其重要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