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雍正九年九月,皇後烏拉那拉氏薨,舉國哀悼,白衣素錦,整個紫禁城一片死寂,紅牆綠瓦也是灰暗不堪。哀樂連連,從乾清宮一直傳到神武門……
農曆九月十五,宜下葬。
根據皇後喪禮的陣仗,皇後葬於皇陵右側的泰陵,這一日的冥紙不知飛了多久,漫天都是黃白色相間,浩蕩人群,華麗的儀仗,哀拗的喪樂聲,宮人死一般沉寂的表情,原本應該悲痛莫名的心情,此刻卻隻有厭惡與惡心。這用華麗掩蓋起來的虛偽,哪裏看得出對死者的一絲一毫尊重。不是至親,何來切膚之痛?
祭拜陣仗的最前頭,那個身著五爪金龍皇袍,披加縞素的人,就是當今的聖上,雍正皇帝。威嚴的神色,眉頭深鎖,氣勢逼人,卻看不出多少悲傷的神色。
“一跪,”
“二跪,”
“再跪……”耳邊是太監禮司尖細的聲音,聽的人汗毛顫栗。台下行禮的是十七王爺果親王及府中家屬,王爺並無妻妾,身旁隻站立著一個嬌小女子,一身白色旗裝,半挽發髻,獨插一支白玉梅花簪,臉上淚跡可見,
拜祭完畢,王爺扶著那個女孩欲退下,
“慢著,”皇上突然一語落地,驚嚇了所有人,
“你,過來,”皇上指向王爺身後的女子,那樣冰冷命令的口氣,“你叫什麼名字“,
王爺連忙起先回話,“皇兄,她是臣弟的義妹,當年是皇後從江南救回來的……”
“朕知道,你來回話,叫什麼名字,年方何許?”
她走出果親王的身後,福身行禮,“臣女蘇佳茗惜,年十五。”她回答的利落,口語中顯不出一絲對九五之尊的懼怕。
“臣女?朕知道你是皇後認的義妹,也是她最疼愛的唯一的妹妹,可是愛新覺羅不認外姓,你又成了允禮的義妹,入不了宗族檔案,何來臣女之稱,傳出去豈不是笑話!”
此話一出,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皇上莫不是要怪罪她這個身份低微的小女子壞了皇室的規矩,
“茗惜自知身份低微入不了宗譜,但皇後視茗惜為親生妹妹,疼愛有加,這些年來寄居果親王府,王爺對茗惜亦如親人,姐姐去世,妹妹隻想來報這一絲恩情,送別一程。皇上若要處罰,茗惜無話可說。”
好一個不卑不亢的女子,感情真摯,直言不諱。像極了皇後。皇上許久沉思不語,白玉梅花簪?那是他冊封皇後時親自贈與皇後的,這樣珍貴的東西皇後都給了她……再看她的容顏,眉宇間稚氣未脫,卻有一絲皇後的清秀脫俗之麗,總是讓他不禁想起皇後剛進宮時的模樣。
“蘇佳茗惜,”皇上重複了一遍她的名字,然後轉向太監下旨,“告訴禮部和宗人府,封蘇佳茗惜為格格,她是皇後的義妹,也是朕的義妹。”
眾人皆嘩然,大清開國以來,從來沒有皇上認義妹的先例,太監首領想要勸解,但是看著皇上認真的模樣隻能遵旨照辦。
“格格還不跪謝隆恩。”太監在吵嚷質疑和尷尬的氣氛中總能起到引開注意的效果。
茗惜低頭站在原地,錯愕,疑惑,又帶著一些不甘。這是一種不詳的預感,一切來得太突然,她還在思索是福是禍。
王爺在一旁再次小聲提醒,把茗惜拉入現實中來。“叩謝皇上。”然後行禮跪拜。
在眾人不知後事該如何上演的時候,皇上起駕,轉身便離開,放下了這進行了一半的喪禮,留下滿臉錯愕的文武百官。
茗惜起身,望著皇上離開的背影,那就是九五之尊的威嚴和權力嗎?一句話就能刹那間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命運?將來會發生什麼,她又該如何得知。再望向天空,姐姐,你是否隨著白雲隨著清風自由自在的飛翔,那個你最愛的人,當今聖上,是愛你的嗎?半生青春年華虛耗於高牆之中,隻是為了他,那個權握一世的人?
果親王的馬車裏,坐著王爺和茗惜兩人,一路上茗惜隻是發呆不語,雙手緊握著手帕,目光也未從手帕上離開過。
“茗惜,皇上讓你入宗譜,你現在也成了真正的格格,總算圓了你姐姐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