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留守兒童(1 / 2)

我叫史歡,來自蘇北農村。之所以名字裏有個歡字,是家人希望我永遠開開心心的。我出生於92年,是個90後。從小的性格像個假小子一樣,除了貪玩還是貪玩。上幼兒園時候,作為小女孩在兒童時期該做的、不該做的事情,我都做了。類似拿著雞蛋去換糖吃或者帶著一幫小夥伴們打群架,甚至各種遊戲玩耍一直玩到晚上各家大人拿著很細的棍子前來趕回家。現在想來,小時候的天不怕地不怕還是有些危險的。

我父母是文盲。爸爸上二年級上了三年就再也沒升上去高年級,爺爺索性讓他下學,打工。媽媽,直接連校園都沒進去過。她告訴我,是為了幫外公外婆帶年紀最小的小姨。所以,當我上了學的時候。家人都期望我不要像他們一樣,不識字。以後過著臉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而我也沒辜負他們的期望,學習方麵沒讓他們擔心過。爸爸一再的寵溺我,小朋友任何該有的,他都會給我買。記憶猶新的是,他從BJ給我帶回來的兒童自行車,以及當時很流行的好迪噴發膠。

家裏麵農忙的時候,一群小朋友就會到田地裏麵撿麥穗。而我則常常跟隨著大的拖拉機後麵,撿它們掉下來的麥穗。奶奶就會笑著誇我:“歡,你真棒。今天撿的麥穗夠換兩斤大餅了。”每每聽到奶奶的誇獎,我都會興奮著在麥秸裏番跟頭。自覺自己是個小大人。

終於,開始上小學了。媽媽為了省錢,便會把所有家裏的海報裁剪開。這樣背麵就是大白紙,可以用來寫作業。印象深刻的是,媽媽總會陪著我寫作業寫到十幾點。當我上三年級的時候,媽媽跟爸爸商量著她也要出去打工。我暗自開心著,終於以後可以自在開心的玩耍了。過完年,媽媽便跟著爸爸一起前往南方的城市:SH送媽媽去坐車的那天早上,爺爺奶奶叫醒的我。在車站媽媽心疼的看著我,還很罕見的給我買了早點:朝牌卷油條。我站在那兒,一口沒吃,發呆的看著媽媽離去的背影。從此以後,在校園裏被稱上了:留守兒童。

可能因為爸爸、媽媽不在身邊,我跟弟弟真的就變成了小大人。爺爺奶奶會養豬、養蠶,我跟弟弟為了節省家庭開支就會在放學後專門撿路邊廢棄的鐵塊。還會抓魚蝦販賣。總之,漸漸的我們都在長大。

上學的時候,我會喜歡跟我覺得親切的女孩子黏在一起。而人家,根本就無視我的存在。畢竟是小學,隻覺得跟她,那個叫蒙的女孩子,在一起玩會很舒服、很開心。我會在放學後,陪著她走到她家,然後自己再回家。還會因為她跟別的同學玩,不理我之類的向老師打小報告。有一次老師調座位,把我調到了後麵,不跟她坐在了一起。我直接起立反抗:“老師,我不要跟小燕坐在一起,我就要跟蒙蒙坐在一起。”老師無奈,隻得把我調到了她的後麵。估計是老師怕我影響別人學習或者是自己不專心上課吧。沒關係,反正離她也近了。坐後麵就坐後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