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我們自己。
彭江濤:是的。是我們在後天的生命信息表達和獲取過程中用了錯誤的方法,獲得了錯誤的負信息,我們的生活因此變得阻力重重。這個時候我們發現我們的人生全是煩惱。
作者:那這一切都是因為人的不“覺知”,以及“我執”,過於堅持自己是正確的,不會善用正向信息和能量,獲得命運改變的機會。
彭江濤:所以啊,這個時候有個字,就是去“悟”心中的“我”。人如果這個時候想明白這些事情了,知道我應該多做點好事,對別人好一點,多寬容一點,多“舍”一點,這個“舍”一定要喜舍才對,高興地去做!那你這個時候得到的全部都是正能量。你得到正能量以後你就提速了。你本來就很好的現在就更好了;你本來不好的,也會變好。這就叫“轉”,逆轉。那麼這個時候的“悟”,最關鍵的一點叫什麼啊?就是你內心深處要有個東西,就是“信”。
作者:信不信嗎?
彭江濤:對的。你信不信正能量負能量?如果你不信,即使跟你說正能量負能量的道理獲取方法也沒有用;就像很多人看聖賢書沒有感覺。書是講道德,他合上書就去做違背道德的事。什麼仁愛啊,什麼佛家的“舍”啊,聖賢說聖賢的,我做我的……人在這個時候,如果不具備這種心態上調整的能力,又不肯“停”,那麼就很難改變命運了。所以今天我們講到最關鍵點——生命信息是無私的,但是我們是有私的。而這個私叫什麼啊?心躁。還是我們的“心”,“心”是決定我們獲取正能量和負能量的關鍵。所以我們“心”上麵加個相對的相,念成什麼啊,念“想”。我們內心中經常會“想”,所以我們的“想”就導致了我們對能量的接收。如果我們“想”的是對的,我們就能獲得正能量;我們“想”的是錯的,就得到負能量。
所以我們可以有理想,有希望,也可以有妄想。我們經常會被我們的妄想執著消耗掉我們的生命能量。那怎麼辦?繼續讓我們的妄想執著困擾下去嗎?那我們怎麼去獲得正能量修正我們的負能量呢?又一次機會降臨:學習。當我們調整用掉20%,“積福”用掉10%以後,還剩下10%。就是說我們人生中其實還有10%可以幫助我們。就是學習。而這10%是留給我們調整自我、改變自己獲得正信息的最後的機會了。人這一輩子,用了最多的時間學習。但是學習過程中又有學習和接受正確的還是錯誤的信息的區分。積福會積正確的福和錯誤的福;學習也會學正確的知識和錯誤的知識。
作者:但是人會自動覺悟的,隻是少數啊……
彭江濤:剛才我們講到“信”。“信”就是學習的願望……
作者:您是說關於是否去學習的“覺悟”?
彭江濤:是的。你“信”,就有了願望,這是一種具有很大能量的正向生命信息。能幫你把偏離的航船駛回正向命運航道。人的調整、積福、學習都是創造正向信息能量場的改變命運的行為。而行為是需要行動才產出的。“信”是行動的動機和動力。你做就有機會;不做連機會都沒有。今天我們的人生中隻熱衷於討論好與壞、是與非,不談論做與不做。但這個“做”,是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意味著你學習過程中有機會遇到你人生中的貴人,遇到人生中能幫我們改變的人;所以主動地、真心地行動,而不是被動、等待。命運的改變不能等來的。
作者:就是說心動不如行動。
彭江濤:是啊。尤其學習過程是不可限量的,雖然是10%,但你每次學習,每次遇到貴人,都會增加10%。好比你學習本科以後,你又學習碩士了,這個時候你加分了。本來你從命運來說可能是不及格的,但因為你學習你遇上了貴人了,所以你反過來可以彌補以前的缺陷了。一次次加分,把你從本來的不及格,變成了及格、良,最後變成了優秀。就在你一次次的“調整”中,把不好變成一般,一般再變成優秀的時候,你想想,人生中變成什麼了?就變成圓滿了。
何為貴人呢?就是在你主觀上並沒有意識到他的重要性,但在無形中給你人生進行了助力。而且我們人生中不會隻有一個貴人。他們的出現使我們人生加分成為可能,並且不斷累加。所以有的人先天一般,但後天懂得了積福和學習,並在貴人的幫助下反而超過了那些先天條件好但故步自封的人。我們生活中提及的“厚德載物”、“天道酬勤”便是這個道理。偉人說百分之九十九的聰明外加百分之一的勤奮,但這百分之一是無限量的。
我們這裏說最好的人是聖人。就是說,如果一個人他本來命運就好,正信息也很足,然後福也積得很夠,還學習,這是什麼人?可以說他是一個知道自己有使命感的人。還有一種人,雖然命運上有欠缺,但他通過不斷的改變、學習,變成什麼了?變成賢人了。這是一個知恥而後勇的人。還有一種人,隻能是做個好人。就像《圍城》裏的方鴻漸,人不錯,但沒有大的擔當。那麼我們如果在學習中遇到了我們說的一個具有非常強大能量的信息場的人,也就是貴人,以後,我們能跟貴人學習,就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比如我是個窮人,但是我的老板非常提拔我,一下子就把我從平庸崗位提拔到很高的位置。這個貴人是我們人生中天天期盼的。但被動地坐等,是不可能有貴人出現的。貴人的出現,一定是靠我們前麵的人生中做了大量的守候。你看很多人做的很多事情都很普通,但他一直堅持去做,有一天就成就了自己。比如雷鋒就是普通一兵,但他重複做好事。突然有一天他變成了我們人生中學習的榜樣,變成了聖人。所以在我們的人生中,人人都可以做聖人的。
作者:也就是說從宇宙而言,本身沒有對錯,沒有正負。宇宙是在人這個硬件能夠開放接收它的信息時就能夠助人。但當人是一種屏蔽狀態,不肯打開頻道,不肯接受宇宙信息的時候,那宇宙也幫不了你。是這麼理解吧?
彭江濤:是的。所以我們今天的核心點就是:我們生活中人人可以成為聖人。怎麼做呢?讀聖賢的書,看聖賢的經典,去跟比自己強的人學習。比如說,我們今天沒有機會去跟孔子、老子或者佛陀這樣的人去學習了,那怎麼辦呢?去讀他們已經形成的書。對我來講,獲得最好的信息傳遞方法就是看聖賢書,而不是去看白話的,或者是注解的書。我建議今天的中國人,尤其那些想從中國傳統文化上獲得大量生命信息的人,一定去讀原汁原味的聖賢書。比如《道德經》、《論語》等。不要去看注解。學習國學傳統文化,看聖賢書是我們打開和宇宙鏈接頻道的一個最有效的方式。而學習的過程中學以致用,主動行動,修善其身,宇宙能量的大門很快會向你敞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