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創造改變命運的信息場(2 / 3)

作者:嗬嗬,雖然這可能隻是一個偶然吧,但我很認同您的觀點。自從看了那本書《宇宙吸引力法則》以後,我遇到不順的人和事,就盡量發射良性信息。您昨天機場上使用的方法我也常用。比如有急事出行或遇到感覺不安的事我就對自己說:會很順。還別說,這一兩年修心以後,的確事事都很順。

彭江濤:所以我建議大家遇到事情的時候,經常要發良性信息,而不是壞信息。比如說孩子沒回家時,我們大人就本能地說:哎呀,我們家孩子丟了吧?當你發丟了的信息時你們家孩子就在丟的基礎上又被推了一步。為什麼呢?因為你發了一個丟了的信息。你應該發的信息是:他可能找不到家了,我發個信息讓他盡快遇到個好人,把孩子送回來,或者盡快找到一個方法讓他回家。家長要盡快在第一時間把信息發出去,而不是發不好的信息。再比如當我們家裏人生病住進醫院的時候,你也應該多給自己的親人發信息說:希望他能夠盡快出院。而不是說:我感覺他好像馬上不行了。當你感覺不行的時候他已經在不行的基礎上又被送了一步。為什麼呢?你感覺他真的不行了,感覺他真的出不了院了,你這種感覺就是在他最需要生命信息幫助的時候,把他往外推了一步。病中的人是很敏感的。即便你什麼也不說,當你心裏這麼想的時候,病人會明白地感知到你藏在心裏的生命信息。尤其親人間是有心靈感應的。包括養花養草,你不理不睬的,花兒草兒很難長好。尤其當一朵花兒快要枯萎的時候,你直說:這花完了完了,要死掉了吧,扔了得了。那花會爛掉得更快,枯得也更快。如果你看著它說:你放心,你隻要努力生長,你快快樂樂生長,你一定會重新振作起來的,你一定會重新活過來的。那麼它一定會努力地改變自己。當然至於成果,還要再看它當時的狀態了。這可不是玄學,都是被很多人驗證出來的。我自己在家裏也做過實驗,兩盆要死的花都活了。那麼我也希望在你們感興趣的情況下試試,起碼對花是很容易嚐試的。

作者:我了解這些東西。關於水的信息實驗,我有大量圖片。我還看過別人做的米飯實驗的圖片:貼著讚揚信息標簽的米飯一個月後依然是形狀漂亮的酒釀;惡性信息和不理不睬信息,最後的圖片都極其惡心。我都有視頻的。

彭江濤:你可以對花做出改變。你也可以嚐試著對其他東西進行試驗,比如說茶,隔夜茶你也可以做實驗。但是要尊重科學的一個“度”,不能無度。信息這個東西可不能亂用啊!亂發短信,就是濫用。所以我建議,信息第一,一定要準確;第二,要簡短;第三,要有意義。別發那些垃圾信息,尤其別發傷害別人、引發矛盾的短信。信息的存在可以使今天的人去更好地和自己的心靈溝通。尤其正麵的信息是可以改變人的命運的。

作者:信息的作用還可以改變人的命運?

彭江濤:是的。信息既可以改變事物,又可以改變現狀。舉一個例子。我們經常會發現生活中有不如意的地方,人往往會因此牢騷滿腹,甚至自暴自棄。有個大家都熟悉的典型人物祥林嫂,魯迅《祝福》裏麵的主要人物。祥林嫂經常會抱怨。剛開始不是抱怨,是訴說,跟別人講她的孩子丟了的故事。大家抱著同情心和好奇心,都想聽一聽他們家的孩子是怎麼回事。講到一年以後大家都叫她瘋子。所以信息的傳導,以及信息在生命中的作用,一定要講適度,還要符合事物的運行規矩和規律。同時還要有時效性,不能無限製地跨越時空。無限製的東西就沒有意義了。

所以我覺得在信息傳遞過程中,要在第一時間采取第一個標準動作去改變它,去獲取它。信息在什麼時候最有用?還是當下。我們可以在人生中給以後的發展做一些埋伏,稱為預期、遠景或願望。所以當我們在菩薩麵前許願的時候,就是一種信息遠期釋放的形式。我們在年輕的時候最愛做信息的預放了。我們希望能夠遇到白馬王子,希望我們能有個好工作等。但這些信息的預放是無目的性的,而無目標性的東西往往很難實現。如果你信息當時釋放的是有目標的,很準確的,就有可能達到。比如說我希望三年以後到北京去上班,希望我五年以後找到老公……假如你釋放了非常準確的信息,未來很有可能會在那個時間點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