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楚辭方麵,“屈原既死之後,楚有宋玉”,宋玉是屈原以後楚國著名的楚辭作家。但宋玉的楚辭隻有屈原的辭藻,沒有屈原的風骨,就像司馬遷的評價那樣:“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直諫。”
宋玉出身低微,出仕後並不得意,而他雖學習屈原的作品,但格調卻很低沉。在《漢書·藝文誌》記載有賦十六篇宋玉的作品,可惜篇目已無法考證。《楚辭章句》中記載宋玉的作品有《招魂》和《九辯》,另外在其他文集中還錄有《風賦》、《高唐賦》、《神女賦》、《登徒子好色賦》、《對楚王問》、《笛賦》、《大言賦》、《小言賦》、《諷賦》、《釣賦》、《舞賦》。但實際上,除《九辯》外,其餘作品都是後人托名偽作。
盡管宋玉的作品隻流傳下《九辯》一篇,但這並不影響他在文學史上應有的地位。《九辯》是一篇優秀的楚辭作品。《九辯》抒發了作者自己“落拓不偶”的悲愁和不平,共二百五十五句,在《楚辭》中也是一首長詩。作為一首抒情詩,《九辯》不是直接傾瀉出了作者內心的激情,而是借助自然景物間接抒發出了自已濃厚的猶豫,造成了情景相融的藝術境界。人們習慣上把“屈宋”並稱,宋玉固然不如屈原,但宋玉無疑是屈原藝術的優秀繼承者,他的作品對後世文學影響頗深,有文學發展的曆程中一定的地位。
附錄七:周朝曆史時間表
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
西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東周朝(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