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紅火一時的“超級女聲”以中性氣質大行其道,以致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哥”,如“春哥”“曾哥”等等。而“2010快樂男聲”開賽以來“偽娘”更是層出不窮,許多選手反串亮相,觀眾們“雷聲”一遍。所謂的“偽娘”,顧名思義,就是假女子。其容貌、形象、氣質有時比女人還要女人,很多時候他們以假亂真,讓人誤以為是女性,而且是漂亮的女性。
“偽娘”的出現是為了嘩眾取寵、還是為了出名獨辟蹊徑,個中的原因隻有當事人自己知道。“偽娘”的支持者可能認為這不是洪水猛獸,它隻是一種個性的張揚,它的流行代表了社會的寬容與進步。反對者卻認為“偽娘”的流行反映了人們的無聊和空虛。
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能分清哥哥、姐姐、叔叔、阿姨等,主要是從外在形象判斷的。如果性別錯亂的多了,判斷起來就費勁了,男、女、非男非女、亦男亦女……小孩對自身性別的認同似乎也會有些困惑。無論怎樣,作為父母,還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男孩就該有個男孩樣,也就是有男子漢的氣質;是女孩就該有個女孩樣,也就是有淑女的氣質。
麵對這樣一個性別意識淡薄的時代,父母們該怎麼樣培養男孩的男子漢氣質呢?
在家長心目中,理想的男孩是勇敢的、堅強的、有競爭能力的、果斷的、有控製力的;理想的女孩則是文靜的、純潔的、漂亮的、溫柔的、順從的。
不可否認,男孩與女孩相比,具有明顯的性別差異:
男孩關注某一物體的時間比女孩短,但態度更為積極;
男孩喜歡冒險,登高、爬樹等是他的強項,他常常會因為自己的“冒險”舉動而傷痕累累;
男孩天生是個倔脾氣,父母說東他偏往西,父母越說不可以他越是想嚐試,父母越是嚴格控製他越叛逆;
男孩雖然事事粗心,但卻有著敏感的心靈,父母的不尊重、不理解,往往是他心中永遠的痛;
男孩很難自我控製,對誘惑的免疫力低下,外界的一點點“風吹草動”都會使他的情緒、學習成績每況愈下;
男孩感到壓力、要求獨立的時間更早;
……
因此,多次領教過男孩這些特征的父母都有這樣一個疑問:上天讓小男孩出生,難道就是為了給父母製造麻煩不成?
其實不然。男孩之所以這樣麻煩,是他體內的激素在起作用。這種沒找到在賦予男孩男性特征的時候,也會給男孩不安分的個性,好動、喜歡競爭、喜歡冒險,但這些不安分的個性也恰恰是男孩更富探索欲、創造欲、領導欲的直接體現。
因此,作為父母就要因材施教,要根據男孩的心理特點和成長規律進行有鏗性的家庭教育。如果父母能夠在日常生活的細節中,給男孩正確的引導,男孩體內過多的激素就會促使這些“小搗蛋鬼”成為頂天立地的男子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