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軍陳列!(1 / 2)

卻甘寧每日精煉麾下八千水軍,駕船於東海之上弄潮,每日隻想著爭鬥廝殺。

曹昂使徐庶傳令至,甘寧大喜,當即點齊兵馬,便欲往江夏去。

徐庶勸道:“興霸若進軍江夏,繞東海必從孫權處進發,其時孫權必知曉主公欲攻荊州之事,興霸隻八千精兵,如何奈何得孫權數萬軍馬?”

甘寧稱是,請徐庶教之。

徐庶沉吟道:“吾曾見馬鈞所製之戰船,多靈巧便攻樣式,不似江東、荊州等用來衝撞大船,攻夏口必經長江水路,而長江兩岸幾乎皆有布防,興霸可趁夜色渡之,隻是八千人需分作數十批,至鄱陽湖與大江三岔口處相聚,如此休整些許,再趁機猛攻,以興霸之勇奇襲江夏,必能下之!”

甘寧大讚,“石掛廣元曾讚元直先生智勇兼備,才學遠勝旁人,寧原先卻是不信,今先生籌謀得當,正奇相輔,寧佩服!”

徐庶謙讓一番,“今軍情如火,將軍可速速安排!”

甘寧交接事務與徐庶,自引八千軍去謀劃。

卻自馬鈞造出適宜徐州戰法的大船,便把心思放在船上,為了達到曹昂的隱蔽、便捷的期望,馬鈞特地研究了江東、荊州的漁船,微微改變了外表,內部又至暗格,能放短刃、引火物、手弩等巧有用之物。

甘寧點了五百隻船,將八千人安排完畢,分批次自洪澤湖出發,慢慢往大江上飄去。

江上打魚船何其多也,何況甘寧又是分批次,有心算無心,江東根本沒有發現。

甘寧依徐庶之計,聚兵於長江與鄱陽湖相交三岔口,此處水流湍急,漁船多無停留者,此刻距夏口不過百裏,順流而下,幾個時辰便至。

甘寧選色微黑之時,令八千人內披甲衣,外罩破單衣,往樊口殺去,待色完全昏黑之時,距樊口隻五裏!

樊口、三江口、夏口此三處乃江夏守衛要地,若下這三處,一可防江東,二能抵荊州兵馬反撲,三能接應大軍,因此此三處必下!

水聲淙淙,船輕輕的從江心分作四批,甘寧親帶三千人繼續往江夏去,王齊帶兩千軍軍往樊口去,部下李潤引兩千軍攻三江口,餘下一千軍馬觀後方敵情,若有人襲,即刻放號接應。

甘寧腰掛鐵鏈,身背弓矢,手拿雙戟,引軍緩緩至岸邊,襲殺沿岸守衛軍士,引三千軍往江夏城來!

時黃祖正摟著嬌妻美妾安睡,便是兒子黃射亦在家中,一家人上下十餘口是整整齊齊的。

甘寧使鐵鏈爬上城頭,使短刃殺了猶在酣睡的守城兵士,先留五百兵士把守城門,以為後援,生擒一兵士得知黃祖住處後,親引五百軍殺入黃祖府中,將侍衛等皆殺,時黃祖一條錦被遮身,兩位美人兒在懷,均被甘寧砍死,其於親眷亦被軍士砍殺,這一家死的是整整齊齊。

如此,江夏為甘寧所奪,甘寧忙使人渡江放信號。

原來曹昂書中已,曹昂將駐大軍於平春城,甘寧一旦奪了江夏,曹昂便分一軍助甘寧駐守,自引軍攻襄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