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水略休息一會兒,換件衣衫走入師父指定的修習石室,用心學習。
這逍遙派武學,皆是曆代祖師積累的成就,威力巨大,招式更飄逸瀟灑。須知天下武學,若是求得剛猛威力,克敵製勝,那自是無法強求招式美妙。若是求得招式瀟灑俊逸,又力求殺敵,不免拘泥做作,這武功威力自然大打折扣。然而,逍遙派曆代祖師皆是不凡之人,所創之武學精義更是對天下武學逐一挑戰,這才使得逍遙派武功飄逸非常,又威力無比。李秋水也曾對本門武功那超凡出塵之處頗多研究,終是不得其法,末了隻能歸結為師門武學博大精深!
次日,巫行雲二人早早離山,暫且不提。
匆匆數月,李秋水安然練習書畫技藝,更對醫毒之術頗多研究。一日吃過早飯,正石室中研度前輩醫書。卻見師父身邊侍童緩緩走進,那小童走至李秋水麵前,微一頜首,道:“三小姐,主人請您去縹緲峰。”李秋水略微思索,點頭道:“師父可有其他吩咐?”小童搖頭:“主人隻說請三小姐前去,並無特別囑咐。”說罷,側身而立,做出相請姿勢。李秋水不再多問,那小童見李秋水走來也不再說話當先領路。
這縹緲峰乃是太湖群山之一,太湖風雲多變,山峰常隱於雲霧之中,縹縹緲緲,似仙山因雲海隔之,望之煙霞如玉帶般將群嶺相連,山中更有清泉數眼,常年流淌不絕,峰頂有一形似鷹嘴的巨石。望之生畏,因山勢陡峭,而附近百姓多依仗太湖而生,故此仙靈之境甚少有人知曉。也不知逍遙派門人如何得此妙境,實屬不易。待李秋水上得峰去,那小童自行離開。
李秋水緩步而行,轉眼間已望見那鷹嘴山石,逍遙子此時正坐在旁邊的山石之上,見李秋水過來,忙喚她走近。右手撚起幾縷長須,緩緩道來:“秋水徒兒到此間已有一年了吧,可有不適之處?”李秋水忙道:“徒兒多蒙師父悉心照料,師姐師兄也對徒兒頗多照顧,再無當初那般羸弱,徒兒心中銘記師門恩德,實不敢忘!”逍遙子微微一笑,對小徒弟這般乖巧伶俐頗感滿意。又道:“你也不必如此,師父當初因你體弱,也不敢叫你修習本門心法,是先要你固本培元。不然越是高深武學,所修習之人的體質越是重要,所謂相得益彰,在武學之道也是說得通的,若無強健體魄,強練武藝,便如將千金重物強壓至輕瓷之上,哪裏承受得住。為師本也打算近日便開始教授你武藝,正好你師兄師姐出門曆練,師父稍有閑暇,已將本門武藝整理,就你本身資質,正是適合這套武功,今日便教你一些入門的法門。”李秋水連忙謝過師父。
這次教習的正是李秋水保命絕學“小無相功”,心中一動,隻仔細聽師傅教導。兩個時辰之後,心法口訣也已背熟,其實這些口訣早就刻在李秋水心中,但為了不讓師父起疑,隻能裝作生疏難懂,並不時請教師父。磨蹭良久,才略微勉強將心法記熟。而逍遙子此時已是欣喜不已,連連稱讚自己尋得個絕世奇才,這麼快就能將這套武功心法背念出口。李秋水不解,心道,“這內功心法就算蘊含呼吸吐納之道,但隻要有人教導,初學之人念出來也沒甚了得處,何以師父如此誇讚?”逍遙子見小徒兒一副懵懂模樣,不禁失笑,隨即為其解惑:“好孩子,你可是不知師父為何誇讚你?”李秋水忙點頭稱是,逍遙子哈哈大笑,神情極為舒暢,接著道:“好孩子,你卻不知,我逍遙派內功心法,並不似天下眾多武學,心法隻是修習法門,便如教習識字的書本一樣,其本身隻能作為傳載之具,讀懂即可練習,口訣本身卻無其他用處。本門心法口訣就算是讀念出來也是蘊含呼吸吐納的道理,而這中間的傳承也需要口口相傳,如無人指導,就算得到本門心法口訣,也卻並無用處。而你更是比行雲出色不少,比之無崖子,更是聰慧非常。”說罷,無不得意的仰頭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