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鋼鐵巨頭的眼光

成功者是與眾不同的,他們從不跟在別人後麵。而他們往往因目光敏銳、魄力超人而擁有比別人更多的機會。

1865年,美國南北戰爭宣告結束。北方工業資產階級戰勝了南方種植園主,但林肯總統被刺身亡。

全美國沉浸在歡樂與悲痛之中,既為統一美國的勝利而歡欣鼓舞,又因失去了一位可敬的總統而無限悲慟。

後來的美國鋼鐵巨頭卡內基卻看到了另一麵。

他預料到,戰爭結束之後,經濟複蘇必然降臨,經濟建設對於鋼鐵的需求量便會與日俱增。

於是,他義無反顧地辭去鐵路部門報酬優厚的工作,合並由他主持的兩大鋼鐵公司———都市鋼鐵公司和獨眼巨人鋼鐵公司,創立了聯合製鐵公司。同時,卡內基讓弟弟湯姆創立匹茲堡火車頭製造公司和經營蘇必略鐵礦。

上天賦予了卡內基絕好的機會。

美國擊敗了墨西哥,奪取了加利福尼亞州,決定在那裏建造一條鐵路,同時,美國規劃修建橫貫大陸的鐵路。

幾乎沒有什麼比投資鐵路更加賺錢了。

聯邦政府與議會首先核準聯合太平洋鐵路,再以它所建造的鐵路為中心線,核準另外三條橫貫大陸的鐵路線。

但一切遠非如此簡單,縱橫交錯的各種相連的鐵路建設申請紛紛提出,竟達數十條之多,美洲大陸的鐵路革命時代即將來臨。

“美洲大陸現在是鐵路時代、鋼鐵時代,需要建造鐵路、火車頭和鋼軌,鋼鐵是一本萬利的。”卡內基這麼思索。

不久,卡內基向鋼鐵發起進攻。

在聯合製鐵廠裏,矗立起一座22.5米高的熔礦爐,這是當時世界最大的熔礦爐,對它的建造,投資者都感到提心吊膽,生怕將本賠進去後根本不能獲利。

但卡內基的努力讓這些擔心成為杞人憂天,他聘請化學專家駐廠,檢驗買進的礦石、灰石和焦炭的品質,使產品、零件及原材料的檢測係統化。在當時,從原料的購入到產品的賣出,往往顯得很混亂,直到結賬時才知道盈虧狀況,完全不存在什麼科學的經營方式。卡內基在經營方式上大力整頓,貫徹了各層次職責分明的高效率的概念,使生產力水平大為提高了。同時,卡內基買下了英國道茲工程師“兄弟鋼鐵製造”專利,又買下了“焦炭洗滌還原法”的專利。

他這一做法不乏先見之明,否則,卡內基的鋼鐵事業就會在不久的大蕭條中成為犧牲品。

1873年,經濟大蕭條的境況不期而至,銀行倒閉、證券交易所關門,各地的鐵路工程支付款突然被中斷,現場施工戛然而止,鐵礦山及煤山相繼歇業,匹茲堡的爐火也熄滅了。

卡內基斷言:

“隻有在經濟蕭條的年代,才能以便宜的價格買到鋼鐵廠的建材,工資也相應便宜。其他鋼鐵公司相繼倒閉,向鋼鐵挑戰的東部企業家也已鳴金收兵。這正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絕不可以失之交臂。”

在最困難的情況下,卡內基卻反常人之道,打算建造一座鋼鐵製造廠。在卡內基的勸說下,股東們同意發行公司債券。

工程進度比預定的時間稍為落後。1875年8月6日,卡內基收到第一個訂單,2000支鋼軌。熔爐點燃了。

1890年,卡內基吞並了狄克仙鋼鐵公司之後,一舉將資金增到2500萬美元,公司名稱也變為卡內基鋼鐵公司。不久之後,又更名為US鋼鐵企業集團。

比爾·蓋茨的財富理念

真正的大老板往往都是些生活簡樸、情緒穩定、具有遠見卓識的人,他們會專心致誌走自己的路幹自己的事,不為一時的得失所動。

蓋茨生於1955年,父親是退休的律師,母親在慈善機構當過董事。六年級的時候,父母決定讓他看心理醫生,因他總是把屋子弄得髒亂不堪,也不聽母親管教,接受心理谘詢一年後,醫生對其母說:“想製服他是徒勞的。”上中學那年,父母都為他擔心,因為他個子小又很靦腆,但興趣卻與眾不同。他迷上了電腦,他和好友艾倫一起學習計算機BASIC語言,八年級時就編寫了一個遊戲軟件,其目標是統治世界。

八年級時,蓋茨想出了一個新的“反叛”方式。過去,他的功課不好,他下定決心,不往家裏帶一本書,但門門功課都要得A,他不上數學課,因為早已掌握了所教內容。有一次,他參加了全國數學考試,成績名列前10名,到十年級時,蓋茨就學計算機課了,還為班裏編寫學生座次排序軟件。1973年秋天,他考入了哈佛大學。少年時的好友艾倫常去看他,討論計算機問題,一侃就是半天,在艾倫的勸導下,蓋茨於1975年從哈佛大學退了學,他們把自己手頭的錢湊了起來,創建了小本經營的公司。在短短的20年內,他的財產達到了900億美元,一躍成為世界首富!因為按1995年的國民生產總值計算,蓋茨的財富相當於全世界總額的1/365,勝過烏克蘭、葡萄牙等百多個中小國家,富可敵國!

蓋茨雖然錢財無數,但他最感興趣的是他的事業,而不是花錢。他的打扮絲毫沒有大款的派頭,倒更像中國大學裏的窮學生。1984年的《時代》描寫他“穿著肘上打著補丁的毛衣、裂口重縫的皮鞋,蓬亂的長發,髒兮兮的眼睛”。一次,蓋茨和一位朋友同車前往希爾頓飯店開會,由於去遲了,以致找不到車位。朋友勸他將車停在貴賓車位上,蓋茨不同意:“這要花12美元,可不是個好價錢。”他的朋友說:“我來付。”蓋茨道:“那也不是好主意,他們超值收費!”由於蓋茨的固執,汽車最後沒有停在貴賓車位上。

蓋茨公司裏的一名資深女職員抱怨:“當你看到蓋茨,總忍不住感到疑惑,昨晚他睡在哪裏?辦公室?”總想走上前問他,“嗨,蓋茨,我不知你是否每天淋浴,如果是,為啥不順便洗洗頭?”當然,她並不敢真這麼說。但在微軟這麼想的人可不少。不過,蓋茨如此形象並不是刻意為大眾樹立一個艱苦樸素的典範,隻是無心修飾罷了。

蓋茨是一個工作狂,也希望公司的程序員們能像他一樣,每周工作60至80個小時。結果,辛苦工作成了微軟的作風。一名程序員說:“你身處這樣一個環境,周圍的人都是這樣刻苦,連掌管這個公司的人也如此,那麼你也不得不如此。”在最繁忙的階段,甚至有人把睡袋放進工作室,整整一個月足不出戶。蓋茨在微軟內部有著強烈的感染力,以至於人們稱微軟程序員們的努力是有回報的,在微軟公司,已有二百多名員工成了百萬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