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個人的成功15%屬於專業知識,85%靠人際溝通和處世技巧等綜合因素。因為,社會是由眾多的人編織而成的網絡,這個網絡上的每一個結都存在利益交織。於是,我們編著了《人一生要懂得的做人做事全集》引導人們登上人生輝煌的頂峰。

按現代的眼光來看,隻有將能力通過正確的途徑轉化為財富才算是真正的成功。固然,在生活中誰都離不開金錢,否則,做人就直不起腰杆,做事會捉襟見肘,說話人微言輕。其實,也不盡然。請翻一翻成功人士的曆史,看看他們是怎樣成就自己、成就事業的。略舉幾例便會一目了然。例一:清代的胡雪岩,為人仁厚,做事精明,一把算盤兩麵打,一麵為自己打算,一麵為對方打算,不是雙贏的生意他堅決不做。這種做人的準則終於成就了他“紅頂商人”的美譽。

例二:香港首位“千億富豪”李嘉誠,他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未學經商先學做人”。在歲月的磨練中,李嘉誠始終把父親李雲經的遺訓和熏陶當作經商的資本,這些遺訓如:“貧窮誌不移”、“做人需要有骨氣”、“求人不如求己”、“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把便宜讓給別人,把吃虧留給自己”、“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等等。李嘉誠正是依靠父親留給他的這些做人資本,最終賺遍香港,賺遍全世界。

例三:米開朗琪羅在經過反複的推敲和精心的雕鑿後,終於完成了大衛像的雕刻。對作品上下左右審視了一番後,他覺得非常滿意。正在這時,主管這件事的官員過來了。

那位官員看來看去,似乎覺得不太滿意。

米開朗琪羅問:“有什麼地方不對嗎?”

“嗯,就是鼻子太大了!”那位官員說。

“是嗎?”米開朗琪羅站到官員的身邊,在雕像前麵看了看,恍然大悟般大叫了一聲:“可不是嗎!鼻子大了一點!沒關係!我馬上改!等一會兒絕對讓您滿意!”說著就拿起工具爬上架子,丁丁當當地鑿起來。伴隨著雕刻刀的不斷雕鑿,紛紛揚揚地掉下許多大理石粉。那位官員不得不躲開。過了好一會兒,米開朗琪羅終於雕好了。這一次,他請那位官員到架子上去檢查:“您看,現在可以了吧!”

官員爬上架子看了看,高興地說:“是啊!現在好極了!這樣改才對啊!”送走那位主管官員後,一直站在一旁看著這一切的朋友問他:“我覺得你雕刻得很好啊!為什麼他一說不好,你就馬上再重新去鑿?”米開朗琪羅回答道:“我剛才隻是偷偷抓了一小塊大理石和一把石粉,到上麵做做樣子而已,其實我根本沒有改動原來的雕刻。那位官員之所以覺得雕像有問題,是因為剛開始時他是在高高的架子下仰視。”真是智慧而又妙趣橫生!

如此看來,雕刻大師並不隻是我們學習雕刻的老師,他還是我們學習做人做事的老師。

此書著重分析和闡述做人做事的基本方法與途徑,書中理論精辟、案例生動、取材廣泛。如果您能把此叢書吃透,並能嫻熟地運用書中提供的方法,就一定能使您在事業上找到成功,在經濟上找到財富,在愛情上得到美滿,在人生中找到幸福。

我們真誠地希望此叢書能夠成為您成就大事業的得力助手!

一保持英雄本色,把人做成非凡品牌

保持英雄本色顯示大將風範

克林頓不僅在麵對媒體的流言時表現了驚人的氣概和胸襟,而且勇於迎接挑戰。他才是具有強大人格魅力和生命力的人。

美國總統比爾·克林頓是美國曆史上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總統,他1992年就任美國總統時隻有43歲。在他1996年競選總統連任後不久,1998年,“萊溫斯基”風波就把他推向了流言的頂峰。國會也一再拋出了對克林頓的彈劾議案,美國的新聞媒體更是不遺餘力地渲染克林頓的醜聞。白宮頓時籠罩在一片不祥的烏雲之中。如果此時的克林頓沒有一些膽識和魄力的話,他也許會正中對手下懷,氣急敗壞地聲辯或是回擊,再不然就是自我毀滅。然而,作為一名久經沙場的老練沉穩的政治家,麵對突如其來、蓄謀已久的挑戰,克林頓的大將風度表露無疑。

他首先依憑的是在他執政以來的幾年中,美國國情得到的顯著改善,舉例言之:

1992年、1998年:

失業率7.3%、4.7%。

消費者信心76.7、134.5。

暴力犯罪率(每十萬人)757.5、634.1,對國家走向滿意率29%、50%,預算赤字2900億美元、220億美元,通貨膨脹率2.9%、1.7%。

克林頓的支持率58%、72%。

中等收入16665美元、17587美元。

上述政績使克林頓在對美國國會的彈劾案中占到了絕對優勢。當若幹年後,人們再回憶起這件事時,隻會說對手是懷有自私的政治目的,而克林頓則是美國頗有成就的總統。

最受歡迎最有魅力的總統

在生活中,最受歡迎和有魅力的人,是那些既隨和又文雅、高尚的人。這不是要求我們沒有個性,沒有自己的愛憎,不講原則,而是希望我們能夠控製自己的情緒,更加冷靜、藝術、得體地處理生活中的各種矛盾。人們都說,美國第34任總統德懷特·D·艾森豪威爾是一個既隨和,又文雅高尚的人。他滿懷信心,受人尊敬。傳記作家彼得·萊昂說:“艾森豪威爾曾想親近人民,他也希望人民親近他;當事情並非如此的時候,他感到難過。”他需要友好親善的一個理由,正是記者們常常提起的,是他對談論另人缺點的厭惡。另一個原因是兒童時期的一次教訓。

在萬聖節前夕,小艾森豪威爾因大人不許他同孩子們一起玩耍十分生氣,用指關節撞樹,撞出血來。那天晚上,他媽媽一麵為他敷藥按摩,一麵對他說,怨恨是毫無用處的。艾森豪威爾覺得這是他一生中最為珍貴的記憶。從那以後,他努力避免憎恨別人或公開說別人的壞話。艾森豪威爾那種令人寬慰的笑容,正好是他歡快、樂觀的性情的寫照。他偶爾也悶悶不樂或怒氣衝衝,但從來沒有持續多久。艾森豪威爾還有一點迷信,他在口袋裏裝著三枚幸運錢:一枚銀圓,一個五畿尼金幣和一枚法國法郎。

艾森豪威爾不善於講話,他的造句不當是眾所周知的。有時候,當他避免對一個問題直接表態的時候,他就借此蒙混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