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科學的春天(1 / 2)

“四人幫”倒台,百業待興,解凍風潮驟起,“春江水暖鴨先知”,一直得風氣之先的科學界、知識界首先感受到了春天來臨的氣息。

1977年8月4日至8日,是十年浩劫後我國的科學和教育工作撥正航向的重要時刻。全國各地33位著名科學家、教授以及科學和教育部門的負責人彙聚北京,參加科教工作座談會。

座談會上,科學家和教授們暢所欲言。長春光機所研究員王大珩列舉大量事實控訴了“四人幫”殘酷迫害科技人員的罪行。大學教授們希望澄清教育戰線十七年究竟是紅線還是黑線?武漢大學教授查全性等人建議高等學校招生恢複考試製度,醫學家黃家駟提出希望給工農兵學員補上基礎課,大氣物理學家葉篤正呼籲關心和改善中年科技人員的生活待遇,武衡提出希望重建國家科委,李昌等人提出希望恢複5/6的科研時間……

科學家和教授在會上一麵控訴“四人幫”對我國科學和教育事業犯下的大量罪行,一麵積極提出各種建議。鄧小平認真聽著每個人的發言,並在8月8日上午發表了極為重要的講話。

談到對建國以後17年的估計問題時,鄧小平說“我個人認為,毛澤東同誌在文化大革命以前的大部分時間裏,對科學研究工作、文化教育工作的一係列指示,基本精神是鼓勵,是提倡,是估計到我們知識分子中的絕大多數是好的,是為社會主義服務或者願意為社會主義服務的。”“現在差不多各條戰線的骨幹力量,大都是建國以後我們自己培養的,特別是前十幾年培養出來的。如果對17年不作這樣的估計,就無法解釋我們所取得的一切成就了。”

談到調動知識分子積極性時,鄧小平寓意深長地說:“無論是從事科研工作的,還是從事教育工作的,都是勞動者。不是講腦力勞動、體力勞動嗎?科研工作、教育工作是腦力勞動,腦力勞動也是勞動嘛。有位科學家反映,現在農業科學院種莊稼不算勞動,要到農村種莊稼才算勞動。這真是怪事。好多農業院校自己培育品種,自己種田,怎麼不是勞動?科學實驗也是勞動。”“要把這類問題講清楚,因為它與調動知識分子的積極性有關。”

在談到科研工作的時候,鄧小平以讚同的口吻說:“要保證科研時間,使科研工作者能把最大的精力放到科研上去。會上提出一周要有5/6的時間搞科研。我加了‘至少’兩個字,你們又加上‘必須’兩個字。好!科學院文件下發時就加上這四個字。我看,有人一頭鑽到科研裏麵,應當允許。有人七天七夜搞科研,為什麼不可以?”

在座談會期間,他還說,各級領導同誌要常和科學家教授們談談心,經常同大家一起吃吃飯,閑談閑談,幫助幫助,政治思想工作要做活,對一頭鑽進去埋頭苦幹的人應該鼓勵。談到後勤工作時,鄧小平說:搞後勤應當物色熱心為大家服務、勤勤懇懇、甘當無名英雄的人。我願意當大家的後勤部長!會場上頓時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鄧小平同誌說,要把科學工作和教育工作搞好,具體措施是重要的,沒有具體措施是不行的。他說:“比如說,在科研隊伍中,可以先解決一些較有成就、有培養前途的人的困難。”“對於一些與愛人分居兩地的業務骨幹,要優先把他們的家搬來。”

在這以前,鄧小平同誌在同中央兩位同誌的談話中,就再三強調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他說:“靠空講不能實現現代化,必須有知識,有人才。”“要從科技係統中挑選出幾千名尖子人才。這些人挑選出來之後,就為他們創造條件,讓他們專心致誌地研究工作。”“一定要在黨內造成一種空氣: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科技和教育,各行各業都要抓。大的企業都要有科學技術研究機構,有科學技術研究人員,每個部門都要進行科學研究。”

早在1977年5月,黨中央就作出了關於召開全國科學大會的決定,並於同年9月發出了《中共中央關於召開全國科學大會的通知》。

1978年3月18日,來自包括台灣省在內的30個省、市、自治區、中共中央直屬單位和國家機關各部門,以及解放軍和國防工業部門的5586名代表,彙集在北京,參加了全國科學大會。經過十年浩劫,許多院士(學部委員)已去世,活著的中國科學院117名院士(學部委員)全部參加了大會。

科學大會的消息傳到郭沫若那裏,已經在病床上躺了很久的老院長竟然奇跡般重新站立起來。他說:“我要去參加科學大會。”醫生不準。他說:“我是科學院的院長,科學大會一定要去。”在他的一再要求下,中央負責同誌和醫生特準他出席半個小時的開幕式。

18日下午,人民大會堂群英薈萃,出席全國科學大會的代表們注視著主席台上高懸的會議橫幅,知道這是出自他們老院長的手筆,感到特別親切。在大會宣布開幕的時候,他們發現老院長坐著輪椅被推上了主席台,群情振奮。

鄧小平在開幕式上作了重要講話,這篇講話是國家科委研究室的有關同誌起草的。鄧小平在講話中,首先重申了1963年周恩來提出的,要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關鍵在於實現科學技術現代化”。講話還著重澄清了十年來兩個是非顛倒的問題第一,承認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第二,承認中國的科學技術隊伍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