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序一、天道已亡(1 / 2)

《昭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經》

“天道已亡,蒼生當立!”

—《盤古.墓誌銘》

“天道不公,惟我獨尊。蒼生既立,生生不息!”

—《女媧.墓誌銘》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吾輩修士,當萬眾一心,以逆天命!”

—《黃帝.墓誌銘》

“太古之初,天道尚存,萬物無爭。天道酬勤,惰者消亡,勤者自生,周而不殆。然不知何故,一分為二;一為滅道,一為生道,二者相爭,天道不複。生道消亡,萬物俱無,滅道唯存。

滅即為亡,亡即為滅,滅道唯存,故曰天道已亡。當今天道,即為滅道。然生道雖亡,生生不息。於天道之內,誕混沌,育盤古,撕裂天道;化自身為天地,以抗天道。其妹女媧,補蒼穹,育萬物生靈,力竭而亡。億萬年後,有能者黃帝,教化萬靈,並創修練之法,自身為道,以逆天命,不敵身亡。

故吾等後輩修士,當萬眾一心,以身為道,共抗天命!”

—《修士銘誌》

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天下萬物生靈,本皆可成道。煉精化氣,為凡人之法,將精氣轉為靈氣,便可以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練至一定程度,便能成為修仙者;而修仙之法,則為煉氣化神,將靈氣轉為神通,以逆天命,便可成仙;煉神還虛,則為仙人成神之法,將天地中各種神通融入虛無,世間萬物,皆為神通,便可成神。煉虛合道,則是將無盡神通凝為道法,自身即為道,便可以與天地同壽,永世不朽。

然而,天道惟我獨尊,欲滅盡天下生靈。而黃帝一事,使其顧忌萬分,便以無上道法,改天地之法則,雖暫時無法滅除生靈,卻欲使天下生靈無法修煉。雖因先後身受重創而力有不歹,卻也使天下大量生靈,唯有靈根者方能修煉。因此煉氣化神,變成為了生靈成道之始。

之後天道更是設下天劫,欲阻修士成道。且賦予天下生靈予欲望,使之互相殘殺。至此,萬物生靈更應萬眾一心,共抗天道。奈何萬古變遷,天下生靈卻想順應天道,以求長生,卻不知順應天道,就是順應滅道,順即為亡!

千萬年後,天地間仍是紛爭不斷,修士之間更是勾心鬥角,你死我亡,不複以往。

後更有異能者,名蚩尤,順天道,得練體之法,持虎魄,領眾魔,欲代天道屠盡生靈。幸黃帝所餘道念,尚存天地之間,凝化虛體,率天下大能,共戰蚩尤於涿鹿。

最終,黃帝斬蚩尤於劍下。其所餘道念,欲化魔為靈,消天劫於無形,卻力有不歹。最終隻能將眾魔與天劫脫天道掌控。而為防魔強於靈,轉天劫也降於眾魔。之後殘餘道念也消逝無遺。

天地本自連成一片,現如今也在當年的爭鬥中,四分五裂。實力強者,占據神界、魔神界。次者占據仙界、真魔界。再次者占據靈界、魔界,其餘為眾生界。眾生界由於所信不同,分生靈界、邪靈界,而有些地方則是邪靈並存。而隻有修為達到一定程度,經曆過天劫之後,才能從下界飛升到上界,繼續修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