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滿載而歸(1 / 2)

且說這瞻月樓,正好位於南城門內左側第一條大街第二個路口外。此樓高四層,二十四根大紅柱頭撐起整幢大樓,屋頂鬥拱飛簷,雕梁畫棟,氣勢不凡。樓上偶有琴瑟絲竹之音傳出,回蕩在大街小巷間,如仙樂宛轉、曲折悠揚。

此時瞻月樓上正有妙齡女子輕聲吟唱著名詞人李清照的《玉樓春》,其詞內容是:紅酥肯放瓊苞碎,探著南枝開遍未。不知醞藉幾多香,但見包藏無限意。道人憔悴春窗底,悶損闌幹愁不倚。要來小酌便來休,未必明朝風不起。聞其聲如鶯燕,輕挫抑揚,宛轉悲切,引人離傷,卻又千回百轉,蕩氣回腸。

袁嶽剛開始認為瞻月樓是一家青樓,待一路急馳到得樓下才發現並非如此。隻見樓前車馬雲集達官貴人、商賈小販、江湖人物和平民百姓進進出出絡驛不絕。兩位二十幾歲的小夥,身穿黑色勁裝,頭戴紅色方巾,腰挎黑鞘短刀,腳蹬黑鞋,正在那兒熱情的招呼著前來的客人。

“客官,歡迎來到瞻月樓,不知客官有何需要?本店有珍藏百年的上等好酒,還有多種風味兒的山珍海味,客官是否進去嚐嚐?”為首這位小夥衝袁嶽招呼道。袁嶽猛地一怔,暗道這小二好生厲害,心思如此敏捷,隻怕不是普通人。便答話道,“兄弟不必客氣,我等打此路過,多謝相邀!”說罷雙腳蹬了蹬馬鞍,黃膘馬踢嗒踢嗒地往前走。

“快看,‘千裏足’!”王祥叫道。袁嶽趕緊一勒馬韁繩,嘴裏叫道,“唷——”。黃膘馬便停了下來,昂首而立。袁嶽翻身下馬,隻見眼前一座大院,門亭很寬,翹角丹瓦,兩扇朱漆大門上釘著碩大的黃銅鉚釘。門上方掛著一張朱紅大匾,三個鎏金篆刻大字豁然而映入眼簾,——“千裏足”。“千裏足”門口站著兩位小二,頭戴青色迎風帽,身著灰色棉衣棉褲,腳蹬厚底兒布鞋。

見一行人騎著高頭大馬前來,兩小二趕緊上前笑臉相迎道,“歡迎歡迎,眾位客官,裏邊請!”說罷紛紛推開兩扇朱漆大門,然後一人站在門外,一人站在門內引領眾兄弟入院。院內是一片很寬大的空地,約有十餘畝,地麵鋪滿著黃沙。

院子右邊為一整排馬廄,一眼望去足有二十間馬圈,可容得下一百餘匹馬。院子左邊是一排青磚紅瓦房,約有二十間。袁嶽打眼一望,便明白了前五間是馬夫做活兒休憩的地方,後麵十五間皆為草料房。

大院後麵是兩座大屋,前屋大門上掛著一張紫銅大匾,匾上篆刻著二個大字,“龍馬堂”。這前屋也是紅柱鬥拱飛簷,很氣派輝宏。袁嶽等人正舉目打量,忽然聽得一陣哈哈的笑聲從“龍馬堂”中傳來。笑聲未畢,一位身材魁梧,頭戴黑色錦帽,身穿紫色繡花絲袍,滿臉肥肉的中年男子跨出“龍馬堂”大門。這位應該是“千裏足”老板了吧,大夥兒猜測。

中年男子剛跨出房門,抬眼看見袁嶽一行十幾人,雖然穿著打扮很普通,所騎卻全是上等好馬,馬鞍上還掛著鏢囊、流星錘和幾張大弓。中年男子不敢怠慢,趕緊拱手笑臉相迎道,“恭迎客官,不知客官一行前來,有何貴幹?我乃‘千裏足’老板,張樂。”袁嶽雙拳一抱,躬身還禮道,“張老板無需多慮,我等眾人此次前來,是為查看馬匹,檢修馬鞍,采購馬料。”說罷,眾人紛紛下馬。

張老板道,“既然如此,我立刻差人前來便是!各位遠來是客,可否去到屋裏喝杯小茶,解解渴?”袁嶽擺手道,“張老板不必客氣,我等在此等候,待一切弄好,我等便離去。”

張老板道,“既然如此,張某理當從命。不知客官需要多少馬料,但請一一說來?”袁嶽道,“豆餅五石、麥麩五石、玉米五石、稻草兩大車、食鹽及石粉各五十斤,鐵馬掌二十五套,不知張老板可否給出現貨?”

張老板聞言臉上笑開了花,連聲答道,“有有有,我這就叫人準備去。”張老板心裏真高興啊,這可是半月以來他所遇到第一個大客戶,一張嘴就要了那麼多上等馬料。隻聽張老板衝院內小二叫道,“張林,速去叫老韓頭兒給眾位爺查看馬匹檢修馬鞍......叫文猴兒四人按這位爺所說準備馬車馬料,給客人押送去!”“是”小二張林答道,便匆匆去到院子左邊第一間青磚紅瓦房裏找人去了。不大一會兒功夫,六位下人打扮的人便跟著張林來到袁嶽等眾人麵前。

眾兄弟紛紛解下包袱和兵器,放在一邊空地上。此時一位身材瘦削,滿頭花白頭發的老頭走過來,衝袁嶽拱手一揖道,“小老兒老韓頭兒,給客官檢查馬匹、維修馬鞍。”袁嶽拱手一禮道,“老人家你請!”說罷將馬韁繩遞了過去,老韓頭接過韁繩看了看黃膘馬道,“好馬啊!好馬!客官此馬雖不能一日千裏,日行八百裏卻不是難事,好馬!”袁嶽道,“多謝老人家誇獎,此乃軍中戰馬,斷非一般馬匹可比。”老韓頭激動得點了點頭道,“原來如此....”其餘幾人紛紛將眾兄弟的馬牽去院中,一邊栓查馬身,一邊檢修馬鞍。

張樂見袁嶽等人站著不妥,便吩咐兩位小二去“龍馬堂”搬來凳子和茶水,招呼眾人就著屋簷下坐下喝茶。隻見院子裏六人緊鑼密鼓地忙碌著,袁嶽等眾兄弟側一邊喝茶一邊聊天休憩。大夥兒都是馬夫出身,深懂醫馬、配裝和養馬,眼見得這六人忙來忙去,兄弟們一個個都覺得很滿意,心道,“這真不愧為‘千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