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南的毒,西蜀的弩,湮雲樓中皆人屠。
永旭的劍,北苗的術。碧落黃泉見浮屠。
三百年前,帝贏率軍打入了滇南。在那場血與火的爭戰中,他的鐵騎最終還是一統了天下,四洲歸心。沒有人知道他是如何做到的,在那詭異莫測滇南叢林中,麵對善蠱用毒的南苗裔民,在外人看來,滇南一向是生死禁區一般的存在,就連那隔絕兩洲的山脈,也被人喚作兩界山,或許那位身著金甲的帝皇,真如北苗祭司所說的那樣,是命中注定的皇者,是被上天選中,來拯救黎民的日神之子。
相比與滇南的南苗裔民,那北疆的歸複卻是格外的順利。民謠之中提到的北苗的術,指的是一個苗民喚作苗仙居的門派,它的曆史可以追溯到上千年前,那時候它統治著整個北疆,當時的它還有著另外一個不一樣的名字叫作拜月教,那是比滇南五仙教更為悠遠的古老勢力,他們信奉月神,信仰深沉,且身俱靈根,通曉靈法妙術。隻是後來在千年的演化中,不知不覺得消彌。據說是得到月神眷顧的子民越來越少,修習術法,需要天生靈覺靈根,而這樣的弟子在近百年來已經是越來越少。
相傳帝贏率軍進入北疆之時,帶了一柄劍。那是一柄古老的劍,它出自東都永旭巔,出征前由當代宗主親自交到帝贏的手上。
外敵來襲,身為北苗守護者的苗仙居自然不會坐視不理。居士卷飛虹帶領數十位術法大家,為苗民掠陣,阻擋帝贏的軍隊。可當帝盈抽出佩劍的那一刻,混亂的戰鬥嘎然而止。
卷飛虹身邊的大祭司吃驚得望著那柄長劍“不~我的天。我在他的劍上感應到了星神和月神的力量。”在苗仙居中,大祭司乃是僅次於居士的存在,他們靈力深厚,更能觀星識月,懂得在星月的軌道中探索尋找命運的軌跡。
而此刻他在金甲帝皇手中的劍上感應到了月神與星神的氣息,而這兩股力量交織纏繞在他的身邊,好似臣服“那是日神的血脈,他是天神的兒子。”
聽到祭司的驚呼,所有的北苗人都放下了手中的武器,滿臉震驚得看著那個持劍策馬的少年。
大祭司看向居士卷飛虹苦笑道:“我夜觀星象,顯有紫微帝星臨我北疆,解救黎民。卻不想竟是他。”原本想象中的敵人卻成為了星相之中的救星,這一時讓苗民們不知所措。
次日,北疆上下便在苗仙居居士的帶領下,向金甲帝皇遞交了降書。而帝贏也承諾,百世千秋護北疆安寧。
原本將血灑北蒼河的一戰,卻因為這柄劍的緣故,以最和平的方式解決了。
這柄劍叫‘月耀星輝’。哪怕是世代供奉它的東都洛陽永旭之巔的宗主也說不清這柄劍的來曆。他們唯一知道的是,神劍不以永旭存,永旭卻以神劍在。
三百年後,另一柄神劍,在那旭日東升之地現世。
鑄造‘日照晨曦’是帝贏在時,便起的爐。而那劍廬的玄火,在三百年中從未熄滅。甚至數代傳承下,除了一脈宗室弟子以外,外人都不知道劍爐之中在煉製的是怎麼樣的一件物飾。
洛繼風是接手日照晨曦的第十代宗主了,當年族中的相劍師,在觀望隕鐵與劍胚之時,便曾預言,此劍十世而成。而永旭巔的宗主卻是每三十年一傳承。時至今日,剛好十世而成。在他出生之日起便知道,自己會迎來何等的輝煌。他一生冶鐵煉劍,鑄造工藝之精純不輸以往任何一代的宗主,他時刻提醒著自己,要以最好的狀態來迎接神兵的問世,雖然他無法確定這一日何時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