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知道那段雲城生性嗜殺,若是被他發現了我和爹的存在,定然會滅口,娘怕爹和我忍不住衝出來,才點了爹和我的穴道,將我們藏起來。”
顧之聿站在窗便遙看著院中蔚綠盈盈的樹木,繼續回憶著當年的。
“段雲城離開後,娘拚著最後一口氣隻是囑咐爹和我……說顧家上上下下都不是段雲城的對手,讓我們不要為她報仇。雖然娘這麼囑咐,可我本以為爹當時也是與我一樣的想法,縱是拚個你死我活也要為娘報仇的。可是,沒想到爹竟然真的對外宣稱娘是突然病逝的,而且竟一點要找段雲城報仇的意思都沒有。我心中怨恨爹這樣的方式,所以這麼多年來才……可我沒想到的是……。”
說到這裏,顧之聿不由停下來長歎一口氣。
顧之昀與顧之敬看著他無限感慨的樣子,似是想到了什麼的神情一動莫不靜然。
饒是一旁對顧家往事並不知曉的鳳卿與葉子安亦是明白,顧老爺那麼做恐怕是另有緣由。
而在聽見顧之聿的話後,屋子裏沉寂一下,顧之昀和顧之敬想著這些年來自家父親所做過的最荒唐的事情……
“難道是與父親這麼多年來一直要考科舉入仕的事情有關?”顧之昀帶了幾分遲疑的問道。
“沒錯,正是這件事情。”顧之聿點一點頭,他此時麵上的神情褪去了往日的冰冷緩和了幾分,“我也是前兩年才知道的,原來母親在去世的時候,擔心父親會做出什麼衝動的事情來,所以才讓父親發誓,若是父親此生一日不能考得科舉入仕,就一日不能為她報仇。”
當顧之聿說到這裏的時候,一旁的顧商亦是感慨道:“老太爺在的時候就希望老爺能讀書致仕,可老爺他從小就不喜歡讀書,當年夫人去世以後,老奴還在納悶老爺怎麼會突然想要讀書考科舉。原來其中竟是有這個緣故。”
如今才了解了事情素有始末的眾人心中不由唏噓感慨,不止顧府裏就是沂安城中上上下下的都知道,顧家老爺此生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科舉入仕,可是誰能想到顧老爺這樣做,卻也是希望自己能夠有朝一日親手為顧夫人報仇。
“那爹現在一個人在洛水城中豈不是很危險!”顧之敬蹙眉,兄弟三人擔憂的互視一眼,當天下午便是匆匆忙忙的帶了人策馬就連夜往洛水城而去。
一路上鳳卿看著顧之昀擔心的樣子,想著蒹葭門在洛水城中畢竟紮根多年,其在洛水城中的影響雖說還不足以一手遮天,可是卻也不容小覷。因此在臨出發前邊書信一封,命暗衛想辦法送去京城。
再想起那個素來似有些不諳世事很不靠譜的顧老爺,平日裏就是在沂安城的時候,顧老爺出門的時候都必須要有人跟著。而現在他竟然一個人提著劍就去了洛水城,一番前所未有的大膽作風,除了讓人吃驚,亦是讓人擔憂不已。
就如顧商所說的那樣,顧家老爺從來都不是一個喜歡讀書的人,可是卻了為了科舉入仕而讀了十幾年,想必他心中一定是極愛顧夫人的吧。
而前世裏,鳳卿所不知道的是——當時已經是天下首富的顧家,之所以會願意鼎力支持重湛謀權篡位,其中顧老爺想要為妻報仇亦是其中的一個原因。
當年重湛登基以後第一場科舉考試,顧老爺便是憑借著助新皇開國的從龍之功而連連中考,直至殿試被點為狀元。
且不說當年顧老爺這“狀元”一名是如何而來,但是顧老爺在做了狀元後的第一天,便是持劍策馬直往洛水城蒹葭門而去。
前世,顧老爺最終也是為顧夫人報了仇,卻是同歸於盡,火燒蒹葭門一天一夜,火映夜闌。
在今生,鳳卿正與顧之昀等往洛水城而去。好在洛水城與沂安城相鄰,一行人連夜趕路後也終於在第二日的下午到了洛水城。
當鳳卿與顧之昀等人進了洛水城以後,卻是發現洛水城中也正是一派的緊張氛圍。
而此時顧之聿亦從聽風樓中搜集來的消息中得知,除了蒹葭門在四處尋找顧老爺的下落外,竟連官府亦是插手幫著段雲城一起搜尋。
洛水城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顧老爺初來乍到對洛水城也不熟,這樣下去隻怕很快就會被找到。
在一處茶樓中暫作休息後,顧之昀等不由分析起當前事情的情況。
“爹前幾天既然不告而別,想來必定是下定了決心要為娘報仇了。”顧之敬揉一揉額頭,不由擔心道:“我隻是擔心爹為了報仇會不惜與段雲城同歸於盡。”
以顧老爺為了替顧夫人報仇已經堅守誓言十餘年,如今科舉高中,三個兒子的終身大事又各有了歸宿,誰也不會懷疑顧老爺會打定了這個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