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現在願意這樣做,很快就能還清全部的債務。更好的是你會養成不再欠債的好習慣。但是,如果我現在幫你還了債,明年你又會負債累累。而照我說的去做,保證你工作四五個月就能掙到七八十塊錢。
你說,如果我借錢給你,你願意把田產抵押給我,若是將來你還不清錢,那田地就歸我所有——
胡說八道!假如你現在有田地都無法生存,將來沒有田地你又怎麼存活呢?
你一向對我很好,我現在也沒有對你無情無義。相反,如果你肯采納我的建議,你會發現,對你來說,這比8個80塊錢還值!
摯愛你的哥哥 亞·林肯
極品人生/Best Life
林肯知道,對一個人金錢上的讚助隻能解決一時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幫助對方找到獲得金錢並求得生存的方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幫助他人學會正確的做事方法,這才是對求助者真正的幫助。
拒絕禮物
學會拒絕的人,
往往能得到更多的禮物。
一位禪師,在旅途中碰到一個不喜歡他的人。
連續好幾天,好長一段路,那人一直用盡各種方法侮辱他,而禪師卻不理會。
最後,禪師轉身問那人:“假如有人送你一份禮物,但你拒絕接受,那麼這份禮物屬於誰呢?”
那人不假思索地回答:“如果是這樣,禮物當然屬於原本送禮的那個人。”
禪師頷首道:“沒錯。對於這些天來你送給我的禮物,我一概拒絕接受。”
說完這話,禪師微微一笑,轉身走了。
而那人卻愣在原地,好半天也沒回過神兒來。
朝天上吐唾沫的人,最終弄髒的,往往是自己的臉。
麵對別人的誤解和非議,麵對生活的煩惱和憂傷,我們何不也把它當作一份禮物呢?隻要輕輕說一聲拒絕,你就會換來一份好心情,神清氣爽,天地無礙。
極品人生/Best Life
生活中總是會遭遇各種各樣不公正的待遇,不要去抱怨,就把它當做生命賜予的禮物,你有拒絕的權利和自由。選擇了拒絕,就換來了寧靜,學會不受他人幹擾,才能讓自己過得更好。
老鼠的態度
三隻老鼠沒有偷到油喝,不是反省自己,
而是責怪一隻從未出現的貓。
三隻老鼠一同去偷油。它們決定疊羅漢,大家輪流喝。而當其中一隻老鼠剛爬到另外兩隻的肩膀上,“勝利”在望之時,不知什麼原因,油瓶倒了,引來了人,三隻老鼠落荒而逃。
回到鼠窩後,它們開了一個會討論偷油失敗的原因。
最上麵的老鼠說:“因為下麵的老鼠抖了一下,所以我碰倒了油瓶。”中間的那隻老鼠說:“我感覺到下麵的老鼠抽搐了一下,於是,我抖了一下。”而最下麵的老鼠說:“我好像聽見貓的叫聲,所以抽搐了一下。”
原來如此,誰都沒有責任。
現實中,經常能遇到類似的情況。在某企業的季度會議上就可以聽到類似的推諉。營銷部經理說:“最近銷售不好,我們有一定的責任。但主要原因是,對手推出的新產品比我們的好。”
研發經理“認真”地總結道:“最近推出的新產品少是由於研發預算少。就這麼一點預算還被財務部門削減了。”
財務經理馬上接著解釋:“公司成本在上升,我們沒錢。”
這時,采購經理跳起來說:“采購成本上升了10%,是由於俄羅斯一個生產鉻的礦山爆炸了,導致不鏽鋼價格急速攀升。”
於是,大家異口同聲地說:“原來如此。”
言外之意便是:大家都沒有責任。最後,人力資源經理終於發言:“這樣說來,我隻好去考核俄羅斯的礦山了?”
極品人生/Best Life
假如責任被當做皮球一樣踢來踢去,那麼問題永遠不會得到解決。就像老鼠一樣,誰也喝不到油;就像企業的銷售業績一樣,依然毫無起色。學會承擔責任,盡應盡之責,於己於人於事都有利。
老鼠和牡蠣
在暗算他人的時候,
也許危險就在不遠處等著你。
漁夫忙碌了整整一天。在黎明的微光中,他已經來到岸邊的岩石中間,站在沒膝的海水中,把捕捉到的許多海物熟練地扔進大簍子裏。
夜色降臨,離大海不遠的漁夫家裏,一隻牡蠣正和幾條魚待在一起。魚兒們被扔在地上,喘著粗氣,臉色十分難看。
“哎,我真害怕,在這兒我們都得死,真沒有辦法呀!”牡蠣從來沒有這樣憂傷,它望著同伴們,低聲地說。
就在這時,一隻老鼠神氣十足地從牡蠣身邊路過,它看上去對自己的健康狀況十分滿意。
牡蠣準備利用這從天而降的機會逃生。
“親愛的老鼠先生,我知道您有一副好心腸,您肯定能把我帶到海邊去吧?”牡蠣甜言蜜語地說。
老鼠看了牡蠣一眼,它不是傻瓜,很快就明白了牡蠣的用意。“這個牡蠣又漂亮又大,一定有許多可口的、富有營養的精肉。真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啊!”老鼠美滋滋地想。
“馬上就行動!”老鼠痛快地作出了回應,暗暗下定決心要吃掉牡蠣。“不過,為了把你帶到海邊,你得張開一點殼。你的殼緊閉著,我怎麼帶你走呢?”
“喔,我聽您的!”牡蠣同意了。不過,牡蠣也不是傻瓜,它十分警惕地使殼處於半張不張的狀態。老鼠迫不及待地伸過嘴巴就朝牡蠣咬了一口。盡管它的行動迅速,但牡蠣還是事先預料到了這一步,它立刻就夾住了老鼠的腦袋,讓老鼠疼得吱吱叫了起來。這叫聲傳到貓的耳朵裏。不一會兒,貓跑過來,輕而易舉地捉住了老鼠。
極品人生/Best Life
害人之心不可有,傷害別人的人,自己最終也會受到懲罰。傷害是一種惡性循環,害人的人,也會害了自己。樂於助人,與人為善,才能夠更好地享受生活和人生。
兩個禪師的故事
寬容挽救了小偷,
成就了名僧。
這是我從刊物上摘來的一則小故事:有一位住在山中茅屋修行的禪師,一天晚上散步歸來,看見小偷光顧自己的茅舍。禪師沒有任何財物,便脫下自己的外衣,站在門口等待小偷出來,生怕驚動了小偷。
小偷出來遇到禪師,正感到驚愕之時,禪師說:“我的朋友,你走大老遠的山路來探望我,總不能讓你空手而歸呀!夜深了,帶上這件衣服避寒吧!”說著,他就把衣服披到小偷身上,小偷滿臉羞愧,低著頭溜走了。禪師望著小偷的背影消失在山林之中,不禁感慨地說:“可憐的人!但願我能送一輪明月給他,照亮他下山的路。”
第二天,禪師在溫暖陽光的撫摸下睜開眼睛時,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被整齊地疊好,放在門口,禪師高興地說:“我終於送了他一輪明月!”
還有一則可以稱得上異曲同工的小故事:在仙崖禪師的禪院中,有一個貪玩的學僧,他耐不住寺院的寂寞,常常在傍晚時分偷偷溜到後院高牆下,架起一張高腳凳,翻牆出去玩耍。
仙崖禪師發現後,沒有驚動任何人。一次,學僧又翻牆出去了,仙崖禪師隨後將凳子搬到一邊,自己坐在牆下,等那學僧歸來。夜深人靜,學僧興盡歸來,不知牆下的凳子已被搬走,從牆上翻下時,感覺到腳下的凳子變軟了,下來一看,原來是踩在仙崖禪師肩上。學僧頓時嚇得魂飛魄散,跪在地上不敢言語。仙崖禪師把他拉起,並安慰道:“夜深露重,小心著涼,快回禪房休息吧!”
學僧回房之後,心中忐忑不安,夜不能寐,擔心禪師會當著所有學僧的麵懲處自己。但事情一天天過去,禪師從來不提此事,更無他人知曉。學僧深感慚愧,從此再也沒有私自外出,而是潛心修行,終成一代名僧。
如果你是禪師,你會怎樣處置這兩件事?我想,在第一個小故事裏,一般人都會和小偷搏鬥,或大喊捉賊;在第二個小故事裏,一般人都會在眾僧麵前曝學僧的光,然後罰其麵壁思過。
這樣做的結果又會怎樣呢?我想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在第一個故事裏,小偷把禪師打傷或殺死,也可能是禪師將小偷打傷,但小偷日後對禪師進行報複;在第二個小故事裏,學僧被罰後,覺得非常丟臉,心中悶悶不樂,無心修行,最終隻能成為一名庸僧,或卷起包袱走人,還俗去了。
但兩位禪師處事不同凡人,他們以自己寬闊的胸襟,大智大慧地挽救了一個浪子,成就了一個名僧。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對犯了錯誤的人以沉默的寬容態度待之,是無聲勝有聲的最好教育方式。寬容是一種良好的心理品質,寬容待人,如春風化雨,滋潤萬物,寬容是金,寬容的力量是無窮的!
撰文/文丹
極品人生/Best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