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把握現在,就是把握幸福(1 / 3)

人的一生,是追求幸福的一生。幸福是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有一幫值得信賴的朋友,有一個和睦的家庭和一個充滿希望的明天……當你與媽媽聊天的時候,當你與朋友分享喜悅與成果的時候,當你為了明天的成功而努力拚搏的時候……幸福,就在你的身邊,把握現在,你就把握了幸福。

寶石不如草

珍貴的寶石無人問津,一根稻草卻價值千金。

是什麼使得寶石不如草?

富商奧力姆和他的朋友瑪迪一起來到一座城市。

奧力姆對瑪迪說:“朋友,你知道嗎,這座城市曾經救過我的性命。”

“是嗎?說來聽聽吧!”瑪迪對此很感興趣。

“那一年我從這裏路過,突然急病發作,昏倒在路旁。是這座城市裏善良的人們把我背到醫院,又是這座城市裏最高明的醫生為我治好了病。我不知道誰是我的救命恩人,因為他們都沒有留下姓名。後來我離開了這座城市,隨著財富的不斷增加,我越來越思念這座有恩於我的城市,越來越想報答我的救命恩人。”

“那麼,你準備為這座城市做點什麼呢?”

“把我最珍貴的3顆寶石奉送給這裏最善良的市民。”

於是,他們在這座城市住了下來。

第二天,奧力姆就在自己的門口擺了一個小攤,上麵擺著3顆光彩奪目的寶石。

奧力姆還在攤位上寫了一張告示:“我願將這3顆珍貴的寶石無償送給善良的人們。”

可是,過往的行人隻是駐足觀望了一會兒,然後又各走各的路去了。

整整一天過去了,3顆寶石無人問津。

兩天過去了,3顆寶石仍遭冷落。

三天過去了,3顆寶石還是寂寞無主。

奧力姆大惑不解。

瑪迪笑了笑說:“讓我來做個試驗吧。”

於是,瑪迪找來一根稻草,將它裝在一個精美的玻璃盒裏,盒中鋪上紅絲絨布,標簽上寫著:“稻草一根,售價1萬美元。”

此舉一出,立刻吸引了很多人,人們爭先恐後,前來詢問稻草的來曆。

瑪迪說:“這根稻草乃某國國王所贈,係王室傳家之物,保佑著主人的榮華富貴。”

結果,這根稻草被人以8000美元買去。

3顆寶石依然在熠熠生輝,而在人們看來,那隻是把他們當做小孩子哄哄的東西而已。

事後,瑪迪對奧力姆說:“容易得到的寶貴東西往往不被人珍惜。人們總是對難以到手的東西垂涎三尺,哪怕它隻是一根稻草。”

極品人生/Best Life

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往往不易被人們發現,越容易得到的東西,人們越看不到它的價值所在。“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是人們在生活中常犯的錯誤,我們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更要有一顆善於發現美的心。

從未得到機會的女人

機會在哪裏?

也許在一塊地磚上,也許在一隻螞蟻身上。

100多年前,倫敦的一位女士以給人幫廚為生。生活雖然很艱難,她還是省吃儉用地攢了一點錢,並用這點錢去聽了一場演講。演講者是一位當時非常著名的演說家。他的演講深深地感染了她。演講結束之後,她心懷敬意地拜訪了這位演說家。

“如果我能像您這樣,擁有這麼多機會該多好啊!”她羨慕地說。

“哦,”演說家問道,“難道您從未得到過任何機會嗎?”

“從來沒有。”她很沮喪。

“那您是做什麼工作的?”

“我在我姐姐開的寄宿公寓裏幫廚,幹些類似於剝洋蔥、削土豆的活兒。”

“您做這事多長時間了?”

“都已經幹了15年了!”

“您工作的時候坐在哪裏呢?”

“您為什麼問這個?”她非常迷惑,不過還是回答了演說家的問題,“我就坐在廚房最低的一級台階上。”

“那麼,您把腳放在哪裏呢?”

“放在地上啊。”她驚訝地望著演說家。

“那地麵是什麼樣的?”

“用釉麵磚鋪就的。”

演說家說道:“親愛的女士,我想讓您寫一封信給我,談一談您對磚的認識。”

女士以自己根本就不會寫信為由拒絕了演說家的提議,但是,演說家堅持要她完成這項任務。

第二天,當她坐在廚房的台階上剝洋蔥的時候,目光不禁聚焦在了釉麵磚鋪就的地麵上。她專門跑到磚廠向廠主請教磚頭是如何製造出來的。對於廠主的解釋,她並不滿意,於是,她又跑到了圖書館。通過查閱資料,她了解到,在當時的英國,一共有120多種磚瓦在生產。她還發現了已經存在數百萬年的黏土層是如何形成的。不知不覺中,她已經完全沉浸在對磚的研究之中了。每天晚上,她都會準時到圖書館查閱資料。

幾個月的研究之後,她給演說家寫了一封信。在這封長達36頁的信中,她詳細地介紹了釉麵磚的有關情況。令她吃驚的是,不久之後,她就收到了回信。隨信而來的,還有她的研究所獲得的報酬。原來,那位演說家把她的信拿去發表了!回信中,演說家又給她布置了一項新任務:寫一寫她在廚房地磚下麵發現的東西。

女士受到了極大的鼓舞,她撬起廚房裏的一塊磚頭,在下麵發現了一隻螞蟻。

那天晚上一下班,她急匆匆地趕到圖書館,開始查閱有關螞蟻的書籍。通過研究,她了解到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螞蟻。有的螞蟻很小很小,小到可以站在針尖上;而有的則很大很大,大到放在手上都能感覺到它們的重量。為了便於研究,她還專門養了一群螞蟻,每天用放大鏡仔細觀察。

經過幾個月的觀察與研究,她把她對螞蟻的研究寫成了一封長達350頁的“信”寄給了演說家。當然,這封“信”最終也發表了。不久之後,她便開始了她的寫作生涯。

直到去世之前,這位女士幾乎遊曆了所有她曾經夢寐以求的地方,而且還體驗了許多她曾經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這就是那位曾經感歎自己從未得到過任何機會的女人!

極品人生/Best Life

很多人抱怨沒有機會,很多人抱怨機會太少,卻不知,機會很多時候被他們踩在了腳底下。機會隻是通往成功的一扇門,若想打開這扇門發現光明,更多的是依靠堅持和努力。要有發現機會的眼睛,更要有把握機會的信心。

20年以後

時間改變了一對好友的命運,一個成為警察,一個成為通緝犯,

在正義的拷問麵前,他們的友誼麵臨著巨大的考驗。

紐約的一條大街上,一位值勤的警察正沿街走著。一陣冷颼颼的風向他迎麵吹來。已近夜間10點,街上的行人寥寥無幾了。

在一家小店鋪的門口,昏暗的燈光下站著一個男子。他的嘴裏叼著一支沒有點燃的雪茄煙。警察放慢了腳步,認真地看了他一眼,然後,向那個男子走了過去。

“這兒沒有出什麼事,警官先生。”看見警察向自己走來,那個男子很快地說,“我隻是在這兒等一位朋友罷了。這是20年前定下的一個約會。你聽了覺得稀奇,是嗎?好吧,如果有興致聽的話,我來給你講講。大約20年前,這兒,這個店鋪現在所占的地方,原來是一家飯館……”

“那飯館5年前就被拆除了。”警察說。

男子劃了根火柴,點燃了叼在嘴上的雪茄。借著火柴的亮光,警察發現這個男子臉色蒼白,右眼角附近有一塊小小的白色的傷疤。

“20年前的今天晚上,”男子繼續說,“我和吉米·維爾斯在這兒的餐館共進晚餐。哦,吉米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我們倆都是在紐約長大的。從孩提時候起,我們就親密無間,情同手足。當時,我正準備第二天早上就動身到西部去謀生。那天夜晚臨分手的時候,我們倆約定:20年後的同一日期、同一時間,我們倆將來到這裏再次相會。”

“這聽起來倒挺有意思的。”警察說,“你們分手以後,你就沒有收到過你那位朋友的信嗎?”

“哦,收到過他的信。有一段時間我們曾相互通信。”那男子說,“可是一兩年之後,我們就失去了聯係。你知道,西部是個很大的地方。而我呢,又總是不斷地東奔西跑。可是我相信,吉米隻要還活著,就一定會來這兒和我相會的。他是我最信得過的朋友。”

說完,男子從口袋裏掏出一塊小巧玲瓏的金表。表上的寶石在黑暗中閃閃發光。“9點57分了。”

他說:“我們上一次是10點整在這兒的餐館分手的。”

“你在西部混得不錯吧?”警察問道。

“當然了!吉米的光景要是能趕上我的一半就好了。啊,實在不容易啊!這些年來,我一直不得不東奔西跑……”

又是一陣冷颼颼的風穿街而過。接著,一片沉寂。他們倆誰也沒有說話。過了一會兒,警察準備離開這裏。

“我得走了,”他對那個男子說,“我希望你的朋友很快就會到來。假如他不準時趕來,你會離開這兒嗎?”

“不會的。我起碼要再等他半個小時。如果吉米他還活在人間,他到時候一定會來這兒的。就說這些吧,再見,警官先生。”男子說。

“再見,先生。”警察一邊說著,一邊沿街走去,街上已經沒有行人了,空蕩蕩的。

男子又在這店鋪的門前等了大約20分鍾光景,這時候,一個身材高大的人急匆匆地徑直走來。他穿著一件黑色的大衣,衣領向上翻著,蓋住了耳朵。

“你是鮑勃嗎?”來人問道。

“你是吉米·維爾斯?”站在門口的男子大聲地說,顯然,他很激動。

來人握住了男子的雙手。“不錯,你是鮑勃。我早就確信我會在這兒見到你的。嘖,嘖,嘖!20年是個不短的時間啊!你看,鮑勃!原來的那個飯館已經不在啦!要是它沒有被拆除,我們再一塊兒在這裏麵共進晚餐該多好啊!鮑勃,你在西部的情況怎麼樣?”

“喔,我已經設法獲得了我所需要的一切東西。你的變化不小啊,吉米。我原來根本沒有想到你會長這麼高的個子。”

“哦,你走了以後,我是長高了一點兒。”

“吉米,你在紐約混得不錯吧?”

“一般,一般。我在市政府的一個部門上班,坐辦公室。來,鮑勃,咱們去轉轉,找個地方好好敘敘往事。”

這條街的街角處有一家大商店。盡管時間已經不早了,商店裏的燈還在亮著。來到亮處以後,這兩個人都不約而同地轉過身來看了看對方的臉。

突然間,那個從西部來的男子停住了腳步。

“你不是吉米·維爾斯。”他說,“20年的時間雖然不短,但它不足以使一個人變得麵貌全非。”從他說話的聲調中可以聽出,他在懷疑對方。

“然而,20年的時間卻有可能使一個好人變成壞人。”高個子說,“你被捕了,鮑勃。芝加哥的警方猜到你會到這個城市來,於是他們通知我們說,他們想跟你‘聊聊’。好吧,在我們還沒有去警察局之前,先給你看一張條子,是你的朋友寫給你的。”

鮑勃接過便條。讀著讀著,他微微地顫抖起來。便條上寫著:“鮑勃:剛才我準時趕到了我們的約會地點。當你劃著火柴點煙時,我發現你正是那個芝加哥警方所通緝的人。不知怎麼的,我不忍自己親自逮捕你,隻得找了個便衣警察來做這件事。”

極品人生/Best Life

時間是個魔術師,可以改變很多東西,就像20年前的那對好友的命運;時間不是魔法師,它不能改變事物的本質,就像不能改變那對友人多年的友誼一樣。時間又像一個法官,會公正地對待每一個人的命運,把握好時間,也要把握住自己的命運。

光環下的魚

映照在光環下,

原本一樣大小的魚卻顯示出了差別。

史蒂文最近有點煩,因為他覺得公司裏的同事個個都過得比他好,他的心裏很不平衡。

妻子琳達勸他去看醫生,然而醫生沒有給史蒂文開藥,隻是讓他去野外散散心,將注意力暫時轉移到那些能夠放鬆身心的事情上去,比如釣魚,這就是一件能夠讓他放鬆身心的事情。

史蒂文覺得醫生的主意不錯,便決定去湖邊釣魚。

以後,幾乎每天史蒂文都會在傍晚時分去湖邊釣一會兒魚。

可是,每次還沒有等到夕陽的餘暉散盡,他便匆匆回家。

琳達不解地問:“你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難道釣魚不能讓你放鬆身心?”

史蒂文說:“我每次釣的魚都這麼小,實在沒興趣再釣下去了。”

琳達說:“醫生並沒有說一定要釣大魚呀。”

史蒂文回答:“不管怎麼說,老是釣小魚,誰也不喜歡。”

琳達說:“也許那個湖裏並沒有大魚,隻有一些小魚,不如換個地方試試吧。”

史蒂文卻告訴她:“不,哈裏森每天都能釣到大魚,哈裏森是我的同事,我看到他每天傍晚都在我的對麵釣魚,他釣的魚就很大。”

琳達建議道:“不如明天你提出跟哈裏森換地方怎麼樣?”

史蒂文聽後一拍腦袋:“對呀,我怎麼就沒想到呢?”

第二天傍晚,史蒂文又看到湖對麵的哈裏森一條接一條地釣到了大魚。

那些魚歡快地掙紮著,在夕陽的餘暉裏閃爍著令人興奮的光芒,而他的桶裏盡是些小魚。

於是,史蒂文決定去跟哈裏森商量一下,問他願不願意跟自己換個地方。

就在史蒂文走在半路上的時候,他看見哈裏森迎麵而來。

還沒等史蒂文開口,哈裏森就迫不及待地說:“史蒂文老兄,我每天都看到你一條一條地往上釣大魚,而我釣的魚卻都這麼小。當我看見你釣的那些魚在夕陽的餘暉裏閃爍著令人興奮的光芒時,我就激動不已。因此我有個請求,我想,我們每天換一次地方,這樣每個人都有機會釣到大魚,你看我的想法怎麼樣?”

史蒂文聽後大吃一驚,接著他又朝哈裏森的桶裏一看,這才發現,原來哈裏森釣的魚跟他的一樣大。

撰文/沈湘

極品人生/Best Life

羨慕有時候是一個放大鏡,它會放大別人的幸福,讓自己感到不幸和沮喪。史蒂文因為羨慕他人而讓自己不開心,卻沒想自己也被他人羨慕著。如果總是隻看到別人身上的光環,你會忽略自己的光芒,再也感覺不到幸福。

猴子蓋房

猴子一心想著蓋房子,

但為什麼直到現在還在外麵露宿?

黑夜不知不覺地降臨到森林當中,人和動物紛紛向各自的家裏跑去。他們都想在自己的家裏安安穩穩地睡上一覺,否則,他們就有可能被迫在外邊露宿。

隻有貪玩的猴子對漆黑的夜晚毫不在乎。它們仍舊在棕櫚樹上跳來跳去,不時尋找一些東西塞進嘴裏。

“蓋房子有什麼用呢?”“為什麼要把時間花費在蓋房子上?”“我們應該吃喝玩樂才對,至於睡覺嘛,我們一點兒也不困,根本用不著!”猴子們一致認為,蓋房完全是件多餘的事。

然而,瞌睡終於找上門來了,猴子困得再也支撐不住了。它們躺在棕櫚樹的樹枝上睡了起來。它們對這種休息方式早已習以為常。第二天,它們會在美麗的陽光下醒來,在陽光的照射下,無憂無慮地在森林中嬉戲玩耍。

可是,這一次卻出現了意外。

猴子們剛閉上眼睛,一場大雨就傾盆而下。它們東躲西藏,怎麼也找不到一塊可以避雨的地方。猴子們被大雨從頭澆到腳,一下子就明白了房子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