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悠的童年是清貧但快樂的。。。
恢複高考那年出生的悠悠是家裏的獨女,當時的政策——一對夫妻一個孩
父母把所有的愛全傾注在女兒身上,好在這丫頭性格不錯,從不侍嬌而寵。
乖巧的小丫頭也幹過大事。媽媽的花瓶裏放了許多零錢,大小票她也不分不清,趁著媽媽不注意偷了一張。夏天的中午總會有人推著自行車後麵馱著個大箱子,箱子上蒙著白色的小棉被。悠悠就喜歡這箱子裏麵的東西,總是想著要。可是媽媽好久才給買一次,太難受了!錢到手了,得偷偷地花。星期天幼兒園放假,媽媽要去買豆腐。人家小閨女就是不跟著,媽媽拗不過隻得把小丫頭交給樓下乘涼的林奶奶。真是想要什麼有什麼,一會兒一個推著自行車的大哥哥過來了,不等人家吆喝小丫頭直奔過去:“哥哥,一根小豆冰棍”。說完直接送出一塊錢,小夥子拿了根冰棍給悠悠,然後把找的九毛五分錢交到了林奶奶手裏。冰棍吃到嘴裏的小丫頭就什麼都不知道了,結果當天回到家就被媽媽用雞毛撣子來了個棒子燉肉。從小就沒挨過打的悠悠真的長了記性——不能偷任何東西,家裏的也不行!
爸爸一直是悠悠的堅實後盾。身為國企工會主席的爸爸隻會一味地寵著自己的女兒,上幼兒園悠悠從來都是騎在爸爸的脖子上去的。媽媽看不過經常酸爸爸:別去幼兒園了,馱著上班吧!那時候日子總是貧苦的,逢年過節會憑票領些米麵,白糖紅糖之類的。新衣服一般過年時媽媽會給她添置,平時穿的都是堂姐小了剩下的。
相較於幼兒園,吳悠更喜歡農村的奶奶家。在悠悠沒上小學之前寒暑假從不去幼兒園,爸媽直接給她扔到農村,等她去時哥哥,姐姐,妹妹都在。這幾個孩子在一起爺爺奶奶也省心了,都不用看著基本上都玩瘋了。奶奶的手巧,自己家做的玉米麵餅子沒一個孩子願意吃。奶奶就把玉米餅切成小塊,在鍋裏添少許油把切好的玉米餅放在鍋裏一炒,最後撒點鹽。那個香啊!那會對孩子們來說真是人間美味。。。
時光匆匆84年的金秋,吳悠正是成為了一名小學生。在新的校園裏孩子適應的特別快,中午都是自帶飯盒,學校負責給熱飯。從此悠悠同學開始了長達九年的飯盒生涯。小學一路走來波瀾不驚,不突出,不落後。一個小組長幹了六年。一道杠戴到畢業。
悠悠的第二次挨揍發生在五年級。
叔叔家的弟弟當時在二年級,那孩子長的虎頭虎腦,就是膽子特別小。馬上要期末放寒假的那個月,悠悠正在與兩人同時從兩地出發的應用題作鬥爭。同桌來了句:吳悠,操場上站的是不是你弟弟啊?悠悠一看,可不是嗎?幹什麼呢?大冷的天!剛想著人就飛了出去。到眼前一看,呦喂,被人劃圈了!誰?凶猛的姐姐喝到。你班王帥。。。嗖一下人又飛到教室裏,走近目標,一腳上去。可憐的小男孩一點防備都沒有臉頰擦著桌麵,直接側臥在地。接著就是嗷嗷的哭聲,嚇得班長趕緊跑去找老師。悠悠一句話也沒有直接轉身出去,到操場上把弟弟送回教室。後來。。。老師喊了家長,原因是不知孩子們為什麼打架。再後來,家裏一直都存在的雞毛撣子又落在了悠悠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