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蓮,漫天的火蓮。
交錯著,紛紛緩緩,飄落。周圍的空氣還在升溫,空氣變得幹燥、炙癢。
秋風裏,從無到有,響起盛大的梵樂。
陳玄心對此充耳不聞,仿佛這一切都發生的理所當然,全在他的意料之中。診病,開方,像平日裏一樣。他診病的時候,神情專注,一絲不苟,左手一並牽引著七條金絲,分別係在七名病患的手腕上,右手聚氣在掌心,輕輕撫在絲線另一頭,雙眼微眯,凝神聽脈。
除了他,和不能抬頭的程百草,幾乎在場的每一個男人都在仰起頭的那一刹那,呼吸齊齊一窒。卻不是因為那高溫的熱浪,隻因為……
隻因為他們看見了一個絕世妖嬈的美人。她的身影在紅蓮間倏然綻放。所有人的呼吸都莫名一窒,沒有人能夠抗拒她的魅力。她是一個尤物,絕世的尤物。連夕陽也眷戀著她那迷人的婀娜,似乎要將所有的光線都聚焦在她的身上。
古老的梵樂隨著她的降臨而愈發地響徹天地。那女子慵懶地側坐在一朵盛放的火蓮上,身上僅僅罩著一件貼身的黑絲長袍,****半露,膚白勝雪,姿容線條線條曼妙無比,如同羊脂美玉般,浮凹有致,玲瓏起伏。柔軟而光滑的絲緞在她的腰際裁開,露出一雙雪白的美腿,那雙腿筆直而修長,悠閑地在蓮台之側蕩啊蕩著……盈盈一握的腰肢輕輕扭動,有說不出的風情萬種……
單憑這份妖冶,就已然足夠令世間的男子趨之若鶩,紛紛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可偏偏,她還生了一副豔絕人間的麵容,就連最好看的妖精,也不如她長得好看。她的五官,每一樣都無可挑剔,如同上天最得意的佳作,渾然宛若天成,精致到足以讓世間的每一個女人都嫉妒。蓮影瞳瞳,梵音渺渺,隻見她微微仰首,紅發如瀑,傾瀉在半露的香肩,垂於腰際,散落蓮台。鵝蛋似的俏臉上,黛眉彎彎,明眸皓齒。一雙水汪汪的桃花眼微微向上斜飛,直勾勾的搶著男人的魂兒,高挺的瓊鼻下,一點用玫瑰花蜜抹成粉色的朱唇,輕輕吐露,嗬氣如蘭。
如果說女人都是精雕細琢的花朵,那她遠比這世上的任何一種花兒都美,都豔!
美,是絕美。豔,更是絕豔!
恐怕在場的男子大多已然覺得此生無憾了,是何等的幸甚?竟然能同時見到這兩名宛若日月爭輝般的絕代佳人!男人啊,哪怕就是讓他們現在就去死,他們也會個個含笑九泉,歎盡不枉此生了。
一位,是清純聖潔如仙子。一位,是勾魂攝魄豔壓群芳。她們都美到極致,所以說不出誰才更美,隻說一時瑜亮,平分人間秋色罷了。不過,相比於離藥那種清麗脫俗,不染人間煙火的冷美,似乎,男人往往還是會更偏愛她這般熱情如火、性情蕩漾的妖魅。
她的一顰一笑,每一道呼吸,每一個動作,都牽動男人的心。她看似無意地抬起右手,用她那青蔥玉指輕輕地碰了碰頭上的懸珠金釵,然後,指尖順著蓬鬆的火紅長發慢慢向下,沿著秀美的頸項,滑過高挺的****,纖細柔軟的腰肢,落在白皙的大腿右側,輕輕搭彈著梵樂的韻律。幾縷淩亂的碎發,落幾縷在鎖骨上,更添了風韻,她用指尖漫不經心地纏繞、把玩著,充滿了慵懶的性感。
她閉上眼睛,又睜開,顧盼流轉,目光緩緩掃過藥王居的眾人,像五月的暖風夾著柳絮,吹癢在每一個男人的心頭,所有人男人都癡癡的望著她。
她喜歡這般讓人注視著的感覺,這令她渾身的每一個毛孔都感覺到愉快和自在。看著那麼多張癡迷的臉,她實在很開心,不禁撲哧一笑。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雙頰飛紅,露出淺淺的酒窩。
這才是真正的治愈係女神,他讓所有的男人瞬間就忘記了傷痛,目光落在她的身體上、她的笑容裏,就再也不肯離開。
“誰……要是再這麼直勾勾地看著奴家,那……可就不要怪奴家……挖掉他的眼睛了~”
她的嗓音沙啞而迷人,帶著一絲輕佻的玩世不恭,甜膩道。一瞬間,仿佛有千萬條小蟲子爬上在場所有男人的心頭,酥麻難耐,令人喉嚨發幹,不停地吞咽著口水。所以,她雖這樣說,底下的人也隻是嘿嘿地笑,並沒有一個人的視線可以離開她的身體,誰不看誰就是傻子。
這樣的女人,她絕對不會是一個無名之輩。在江湖上,能擁有這麼大排場的女人,本就屈指可數。而擁有這麼大的排場,又長得這般好看的,那就隻有一個人。所有人都應該能猜得到,她一定就是“天師五行教”火行旗的“璃火聖姑”辜婉婉。
這“天師五行教”,原本是江西龍虎山天師符的一脈小分支。這一脈分支不修符篆、清心,也不似一般的修真門派追求長生之道,卻以術法專精、五行修業為主,更偏向於實戰運用。這本是為所有修真大派所不齒的修煉歧途,自古尋仙問道,皆是以凝練自身元神境界為主,以法器道術為輔,哪有舍本逐末的?隻是唐朝中期以後,天下開始紛亂,亂世之中,能清心求仙的人哪還有幾個?修道者們開始追逐更強大的力量,於是這一脈分支宛若一夜間就壯大了起來,其下附屬的金、木、水、火、土五行旗高手層出。最新的“九州十大高手排行榜”當中,竟然有五人出自此教,獨占一半。
一年前,黃河流域烽煙始燃,三鎮節度使安祿山以“清君側”“討伐楊國忠”為名,起兵叛唐。此教終於站在了龍虎山天師府的對立麵,公然表示支持安祿山的“義軍”,同時宣布從此脫離龍虎山天師府,自立為“大德承運天師五行正教”,以示分庭禮抗。
雖然“天師五行教”並不是第一個卷入人間戰火的修真派別,各地早就有不少心思各異的修道者為了利益卷入了戰爭,但是,自從“天師五行教”表示公開支持安祿山,間接導致了更多的修真門派卷進這場中唐之亂,致使戰爭傷亡加劇,仙道崩殂。由於“天師五行教”發展迅速,教內人員龐雜,教主“玄天聖”又神龍見首不見尾,對教眾缺乏管束。所以各地教眾行事亦正亦邪,猶以火行旗最為嗜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