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猜出,祝枝山是怎樣認出那竊賊來的嗎答案竊賊做賊心虛,不敢觸摸”辨賊器”,故手上未沾鍋灰。
追回錢財
從前有個誠實、厚道的壯年人姓陳名焱,因無田產,隻好外出謀生,在山裏當窯工,他辛苦了三年,用血汗換得不少銀兩。
一年臘月,有位同在煤窯當賬房先生的老鄉,要回家探望病母,陳焱便托他帶回一封信和一包銀子給自己的妻子。
途中,那賬房先生偷偷拆開一看,見信上隻畫了一棵大樹,樹杈上站著八隻八哥鳥和四隻斑鳩,並沒有寫明帶回多少銀子。見財起意的賬房先生於是扣下一半,包入了自己的行囊之中。
是日,陳焱的妻子看完信後,數了數銀兩感到不對,便問:“李先生,我丈夫帶回的是一百兩銀子,怎麼少了一半?“那姓李的賬房先生一驚,支支吾吾地說:“沒有的事,沒有的事。”陳焱的妻子把信一展,將內容說了一遍,然後氣憤地說:“真是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麵不知心呀!“那貪財的賬房先生啞口無言,隻好交回那一半銀子,灰溜溜而去。
你能猜出陳焱的妻子為啥知道少了銀子嗎答案八隻八哥意即六十四兩,四隻斑”鳩“即三十六兩,總共為一百兩。
審騾破案
古時候,寧州府有位黃縣令,為官清正,愛民如子。這七品芝麻官平時有一嗜好,愛研究點隱語瘦辭,善破怪謎,這對他坐堂審理案件幫了不少忙。
一日,有個牽騾子的壯年與一挑錢的老人,同在山路上行走。行至一棵樹下,挑錢的老人一邊用巾擦汗,一邊說:“真累呀!“那牽騾子的壯年見老人籮裏是錢,就假心假意地說:“我來幫你挑一段路!“說著把騾子交給了老人,自己挑起籮擔就走。從銅鼓到修水盡是彎曲崎嶇的山路,那壯年快步如風,那老漢牽著騾子怎麼也跟不上,待他疾疾追過幾個山彎時,那個幫他挑錢的壯年已無蹤無影了。
老人無法,隻好牽著那頭騾子去找黃縣令告狀。
黃太爺聽罷申訴後笑道:“老公公別急,明天一早我在衙門前審騾子,保證讓它說出真情!“結果,當真抓到了那見財起歹意的家夥,你知道縣令是如何審騾破案嗎答案次日,黃縣令命人用鞭子重重抽打那騾子。然後放開韁繩。那騾子徑直跑回主人家,因而破了此案。
當鋪老板施耐庵蘇州謫居白駒不久,他的獨養女兒要出嫁了。他沒有錢為女兒置辦嫁妝,便將自己寫的《水滸傳》書稿送給了女兒,並對她說:“日後生活倘遇困難,可將它拿到當鋪裏典當,可以當到高價。”女兒過門之後,見丈夫常歎息未沾嶽父半點光,心想:我何不把爹爹給我的書稿拿去當些銀子,也好封封婆家的嘴。於是,來到大街的當鋪裏,說要當一百兩銀子。
夥計接過書稿送到裏麵給老板看,老板看了,愛不釋手,他聽說來當書稿的是位小娘子,便心生一計,對夥計說:“你告訴他,就說老板不在家,這書稿先放在這裏,待老板兩天後回來當麵講價錢。”翌日,那老板亮相了,隻見他把書稿往櫃台上一丟,說:“這書不值錢,隻能當一兩銀,要是嫌少,那帶回去吧!“當天,女兒跑回家詢問父親:“爹,當鋪老板說這書稿隻值一兩銀子。”施耐庵問罷經過,對女兒說:“你受當鋪老板騙了。”女兒聽父親這一說,恍然大悟,懊悔不及。
你能猜出那當鋪老板起初愛不釋手,後來又為何將書稿丟還施耐庵的女兒呢答案當鋪老板,利用兩天時間將書稿全部偷偷抄下來了。
宮女報案
古時有個皇帝,一生隻有一子,為此視為掌上明珠。一天,年紀不到十歲的寶貝太子突然失蹤了,皇帝、皇後急得亂轉,命令宮廷所有的人到處尋找。大家找到深夜,仍無一點線索。
當日深夜,皇帝正在求神拜佛,求列祖列宗,保佑太子平安無事。貼身太監稟報,說西宮宮女王蕊前來,要求叩見聖上,說她知道太子下落。那宮女一進門,見兩個嬪姬攙著皇帝,在香爐前燒香,但支支吾吾不敢明說。皇帝見她吞吞吐吐,大聲催道:“快講,快講。”那頗通文墨的聰慧宮女取過紙筆,寫了”芥亡惟大了“五個清秀的小楷字,然後稟曰:“萬歲隻要在每個字中添上一筆,便……“她望了望兩個嬪姬,想起南朝文學家鮑照編纂成集的一首瘦辭隱歌。於是接著又吟了四句:“二形一體,四支八頭,一八五八,飛泉仰流。”吟畢,躬身退去。
那皇帝落筆加之,又細細琢磨宮女之言,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頓時昏倒於地,老淚橫流。
你知道太子的下落嗎答案那位有才學的宮女所寫的五個字各添一筆,為”芬妾推太子”,接著所吟的四句為一”井“字。隱喻地告訴皇帝,皇太子是被芬妾推下井淹死了。
隱士指路
明朝大醫藥家李時珍,為了編著《本草綱目》一書領著徒弟龐顯從湖北老家出發,行程數千裏,奔波於深山老林,采集草藥,驗證單方。
一天,師徒二人翻山越嶺,來到一處鬆杉參天,交柯接葉,環境清幽之地。肌腸轆轆的龐顯要找一處山村填飽肚子,便拉著師父往前而行。途中,碰到岔路,不知走左還是走右,正好有位須眉如雪的隱士邊吟詩邊迎麵而來。李時珍忙上前拱手問路,並說明他師徒二人進山是為采集草藥。那隱士聽後朗朗一笑:“老夫素聞李郎中大名,今有一詩求教。”說罷吟曰:“老漢首如霜,龜峰眺武昌,萬物入夢時,酸甜苦辣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