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74年11月16日,美國射電天文學家德雷克曾用阿雷西博直徑305米的射電望遠鏡向24000光年以外的球狀星團M13發送過信號。可那次信息的長度僅為3分鍾,由1679個字節組成其中包括了地球在太陽係中的位置、人類的外形和DNA資料、5種化學元素的原子構成形式以及一個射電望遠鏡的圖形。
相比之下此次發送的信號比德雷克的那此內容更為豐富,而且被地外生命接收到的可能性更大。該信號的發送頻率為5010千赫茲,比電視廣播強10萬倍,長度達到40萬比特,它包括一係列頁麵,有地球和人類的詳細資料、基本符號、用邏輯描述的數字和幾何、原子、行星及DNA等信息,並在三小時內重複發送三遍。
當然,兩次信息的發送都使用同一種二進製數學語言,因為隻有這種語言,我們才有可能和宇宙中假定存在的地外生命溝通。科學家們相信,任何具有一定數學知識的地外生命都有能力破譯這些二進製編碼,進而了解其內容。如果他(她)它真能截取並記錄下這些信號那麼就會了解地球、太陽係、人體、人類文化和技術水平的大致狀況。
另一方麵,由於缺乏功能足夠強大的計算機科學家們還建立了SETIhome係統以便在處理射電望遠鏡收集到的地外生命信號時,得到全球計算機用戶的幫助防止這些信號溜掉。
除此之外,這個由國際上多家航天業、信息業和生物化學業領域的知名企業聯合組成的“相遇2001”公司還肩負著另一項重要任務?在2001年年底發射一艘小型宇宙飛船。這艘飛船將一直在宇宙中漂流,直至有一天被地外生命截獲為止。它將載有更多的人類信息並可以將數以十萬計的誌願參加者的照片、手寫信息和頭發標本送入太空。其中頭發標本經過特殊處理後,可以使其所含的人,體DNA信息保存完整。
培養研究地外生命的專門人才
華盛頓大學1998年9月份宣布,它將啟動一項由國家科學基金資助的研究生教育項目,該項目旨在培養研究地外生命的博士研究生這在宇宙生命學方麵尚屬首次。
這門專業看起來似乎挺有意思但真的學起來並不那麼輕鬆。學生們必須先要了解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形成的這就涉及到天文學、大氣科學、海洋學以及微生物學。負責此項目的微生物學家簡姆斯·斯特雷說我們想在地球的環境中研究生命因此必須要研究地球上諸如火山口、海冰和地下玄武岩的形成過程,因為這些都是形成微生物的極好環境,而且很可能與其它星球上的環境相類似。”除此之外學生們還要研究大量的在地球上了解較少的有機體。
給學生嚐嚐尋找地外生命的滋味,並非華盛頓大學隻此一家美國航空航天局新成立的宇宙生命學研究所將提供同樣的機會。日前美國航空航天局的科學1家們正和來自五所大學的教授們洽談這項合作項目。
UFO和外星人
既然天體間的距離極其遙遠’既然宇宙航行困難重重,為什麼書報雜誌,電視台廣播電台以及因特網上會有那麼多飛碟和外星人的報道呢?不明物體在天上飛行的事情古代就有記載。但是,真正引起注意的不明飛行物的報道,始於1878年1月,當時美國德克薩斯州一個農民在田間勞動時看見空中有一個圓盤狀的物體在飛行。當時飛機還沒有問世,這一奇特的現象在報紙上發表後,引起了社會的轟動。有150多家報紙刊物轉載了這條消息成為現代不明飛行物報道的最早事例。不明飛行物在英語中是UnidentifiedFlyingObect,取三個單詞的第‘一個字母組成它的縮寫就是UF0。香港和台灣有的書上,把UF0三個字母的發音直接用漢字寫出叫做“幽浮”,這就使它帶上了神秘的色彩。i第一個UF0的報道出現在1947年6月24日,這篇報道說,民航機飛行員肯尼斯·阿諾德在華盛頓州雷尼爾山穀附近搜尋一架莫名其妙失蹤飛機的時候突然發現空中有9個碟狀的閃光飛行物每個的直徑大約有30米左右像在水麵上打漂的碟子一樣正在以每小時2公裏的超高速跳躍著向前飛行。記者在報道中使用了“飛碟”這個詞。從此“飛碟”和“UFO”一起成為不明飛行物的代名詞。
然而部分飛碟竟是地球底部的來客,是地球黑子導演出的一種假象!地球黑子中產生的鎂它是最易失去外層的2個電子變成正鎂離子它是一種銀白色的金屬,在粉末狀態下也保持著金屬光澤。在常溫下與空氣裏的氧緩慢氧化,在地麵空氣中放久後,就會慢慢發暗並失去原有的金屬光澤。鋁在表麵氧化後產生一層氧化膜仍能保持一定的金屬光澤,在陽光照射下會銀光閃閃。當黑子接近地底的時候,地殼電位由0變正,因同性相斥,帶正電荷的金屬粉塵被斥出地縫。有的散落在大氣層中,慢慢氧化為塵埃有的一團團粉塵被斥向地表,在旋轉著的黑子電場作用下,粉塵在空中成團地旋轉,在風的影響下,時而旋成球形時而旋成草帽形、碟形、圓錐形、圓柱形、橢圓形等見者便給它一個形象的名字——“飛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