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從地殼形成到最早的細胞生命出現之間的時距相對來說太短了;2.天體化學的研究表明宇宙空間內的星際物質以及其他天體中含有大量的有機分子;3.有證據表明地球以外的有機分子曾經通過某些途徑到達地球的表麵。
如果地球生命的誕生本就與外星脫不了幹係,那麼對外星生命的探索其實就是對自身起源的探索了。
除了滿足好奇心以外,探索外星文明還將對人類的發展提供許多便利:
1.如果可以發現了更加先進的文明那麼顯然可以為人類文明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借鑒模式也許發展進程會少走很多彎路;2.人口的飛速增長,已經使地球越來越難以支持龐大的能源消耗,生態環境等問題已經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人們的健康生活。也許真的有一天,地球無法適合居住,像火星(或者更遠卻更好的星球)移民同樣將得益於外星文明的協助。
尋找外星文明的可能性
雖然我們推測在宇宙中、在銀河係中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外星文明但是他們為什麼不與人類建立直接聯係,而讓人類做著可能是無益的努力呢?我們能找到這些宇宙兄弟呢?也許他們也在尋找我們,但是由於同樣的原因被阻擋在遠方。這些原因可能是:
1、距離遙遠。龐大的宇宙空間使相互聯係異常困難。據推測在銀河係中,最大的可能結果是500個恒星產生一個外星文明,這樣,我們隻有找到501個恒星才有可能找到外得文明,根據恒星密度500個恒星所占空間半徑為35光年這意味著最近的外星文明可能在35光年以外,我們向那兒發一個信號,最快也在要70年後才能收到回音。
12、頻譜隔離。我們使用電磁波和外星聯係,但是由於電磁頻譜極寬,我們也不知道他們使用何種頻譜。
3、文明發展度。由於存在著不同類型的文明,假如對方是高度發達的文明社會達到n、DI型文明,那麼他們就可能對我們不屑一顧,避而不見。如果對方的文明程度比我們低,他們也無法和我們相互聯絡。
4、其他生命形式。我們考慮的都是與地球文明相似的文明,但如果有其他生I命形式呢,比如矽人,比如科幻小說中的蜘蛛人、小綠人,它們就無法和我們交流。並且假如它們是采用我們所未知的形式存在的話我們也隻好永遠對它們保持未知。
人類探索外星文明的進程
在距今不太遠的古代,由於科學技術不發達,當人們在茫茫大海航行時,為了鱔保存和傳遞信息,往往把寫有信息的紙條放在瓶子裏,然後封緊,扔進大海。這些瓶子可能隨著洋流衝到岸邊,被人發現從而獲知傳遞信息者的狀況。雖然這種“漂流瓶”的方法極不可靠,它有可能並不漂到岸邊而是在大海中繼續“流浪”,這樣,幾百年上、幾千年、甚至上萬年,傳遞前的信息也就石沉大海,再也無人知曉。
就像古人在茫茫大海中旅行一樣現代人在茫茫宇宙中的“旅行”也隻好采用一種“現代漂流瓶”的方法進行聯絡。這種方法就是在尋找外星文明時使用一些可能與外星文明共同的東西,主要是電波和數字,通過這些宇宙語言,來和外星人交流。
使用無線電
無線電是與外星文明打交道的一種合理方式。因為采用電波是具有文明的I社會都有可能達到的,它的速度和光一樣快,而我們最快的宇宙飛船速度隻能達到光速的幾千分之一離我們最近的恒星有4.2光年遠,假如我們要到那兒,坐上最快的飛船,也要飛2.5萬年;大多數恒星比這還要遠同時,以目前的科技水平,我們無法乘坐宇宙飛船和外星文明交流。
人們最早想辦法和外星文明聯係
事實上早在19世紀,人們就在想辦法和外星文明聯係上。在20世紀的四分之一的時間中,我們已在不停地用電波轟擊太空現在電波在所有方向上已經傳播了70光年覆蓋了數千個恒星係統。我們可以設想,某個星球上的智慧生I命現在已經打開收音機,正在收聽地球上的一些流行歌曲。
科學家們主要利用電波做兩件事:一是監聽外星文明發出的信號;二是向外星文明發送無線電信號。
美國聆聽恒星無線電信號計劃I960年和1972年美國實施了聆聽鄰近兩顆恒星無線電信號的“奧茲瑪”計劃1974年向武仙座拍發了一份簡短電報。
怎樣使外星生命接收信號怎樣才能使外星文明接收到我們的信號呢?因為我們知道,電波信號傳得越遠越微弱,再加上其他輻射、雜音的幹擾,外星文明收到的可能性很小。科學家發現:為了使宇宙中的外星文明接收到我們的電波信號,必須建立一個發射台其發射功率與一顆中等恒星的輻射功率相當。如果用21厘米波發射隻有智能生物才能接收的單頻信號不僅需要功率驚人的發射機還要配備一組龐大的球形天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