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篇:碧台蓮(1 / 3)

香湯馥鬱,羅幕低垂。白螺拎了屏風上擱著的雪白苧麻長衣,裹了身子出來,一邊挽起一握長及腰的濕漉漉頭發,用力擰幹。

綠豆、百合、冰片各三錢,滑石、白附子、白芷、白檀香、鬆香各五錢研粗末,裝紗布袋煎湯浸浴,可使肌膚白潤細膩。明日就是六月六,焚香沐浴送春歸。

出的堂來,隻見花木扶疏,隻有白鸚鵡歪著頭在架子上打盹。

明滅不定的燭光下,白螺一個人靜靜地盥洗完畢、用牛角梳子慢慢梳著頭,忽然歎了口氣,將幾根纏繞在梳子上的頭發取下來,放在眼前細細的看。她拿起那麵小鏡子,照著自己的臉,想看看眼角是否已經有了痕跡。

那是一麵徑寬不過四寸的小鏡子,橢圓形、青銅錯金,背部用金銀絲鑲嵌著碧葉蓮花的花紋,繁複華麗,栩栩有生機——或許,“花鏡”這個名字,就是由此而來。背後的鏡鈕做夔龍盤繞狀,鈕四周飾柿蒂形紋。

這麵鏡子看上去年代已經久遠,被歲月浸潤出了幽然的光澤。雖然小,但是散發出說不出的冷意柔光,一時間居然把室內的燭光都壓的黯淡。黯淡的燭光中,白螺端詳著鏡子,和自己鏡中的模樣,忽然間,唇角就有了恍惚的笑意。

歲歲年年花相似,年年歲歲人不同。而自從來到這個世間,又有多少年了呢?白螺對著鏡子裏的自己微微笑了笑,眼角的墜淚痣卻讓那個笑容看起來有悲泣的意味。

燭光黯淡,然而,燈下攬鏡自顧的白衣女子忽然雙手一震,仿佛在鏡中看到了什麼、驀的回首看向身後——房內空蕩蕩的,滿屋的花木下、隻有架子上的白鸚鵡在歪頭瞌睡。

“雪兒……雪兒。”定定的看了鸚鵡一會兒,白螺回過頭去俯視著鏡子,忽然忍不住感慨萬端的低低輕喚,伸出手,觸摸著那麵鏡子——

鏡子裏映出燭光下白螺的臉,還有房間中的一切,以及……在她肩頭後映出的、一個抱著肩膀靠在花木間、歪著頭靜靜沉睡過去的小孩子。

一個白衣垂髫的小孩。

“雪兒。”白螺凝視著鏡內,低喚。忽然間,她的淚水就這樣落了下來。

清晨,白螺早早的起來盥洗,帶上了花鋪的門準備出去。

“噗拉拉”一聲響,門還沒闔上,門縫裏忽然白影一閃,那隻叫雪兒的白鸚鵡掙了出來,然而白螺一個收手不住,夾住了它的尾羽,惹得鳥兒尖叫一聲。

“雪兒,不許出來!”白螺皺眉,一邊放開拉門的手,一邊道,“好好留著看家!”

然而白鸚鵡不服氣的瞪著小黑豆似的眼睛,咕咕噥噥,尾羽抖的筆直,忽然開口:“要去!要去!雪兒要去!”

“要死了!快給我閉嘴!”白螺嚇了一跳,連忙看看左右——幸虧天色剛亮,旁邊店鋪都沒有開。她變了臉色,狠狠揪它的尾巴,怒:“你要是再多嘴,小心我一刀子徹底剪了你的舌頭!——你要嚇死我麼小畜生?”

“雪兒不是小畜生!不是!”然而,鸚鵡仿佛吃錯了藥,繼續開始令人目瞪口呆的饒舌,“今天送神會,好多姐姐要來——”

“閉嘴!”白螺覷著天水巷口一個行人過來,連忙伸手一把握住了鳥兒喋喋不休的喙。

鸚鵡在她手心不甘心的又抓又撓,白螺眼前忽然浮現出昨夜那個歪著頭睡去的孩子,淡定的臉色便是一軟,輕輕歎了口氣,俯過身去低聲囑咐:“好了好了,我帶你去。不過到時候不管看見了什麼,可不許再給我多嘴了,聽見了麼?”

白鸚鵡連連點頭,白螺鬆口氣,這才開了手。

到了巷外,天色已經亮了起來,一路走來,陸續看到有鋪子開張,白螺和左鄰右舍平日來往的不密,也隻是點點頭略微招呼就走了過去。

“嫁人!什麼時候嫁人!”陡然間,那隻安靜的鸚鵡又冒出了一句。

白螺臉色一變,然而不等她叱喝,旁邊剛剛支開鋪子賣早點的顧大娘微笑著來了一句:“哎呀,這隻鳥兒可比媒婆都多嘴呢,整天就叫著嫁人嫁人——不知跟那兒學的。”

“就是。”白螺拍了肩頭的鸚鵡一下,雪兒“咕嚕”了一聲,飛開去避開,輕輕巧巧的落在了顧大娘的豆漿擔子邊,輕車熟路的探頭入碗櫥,叼出一隻小小的碟兒來。

“哎呀呀,你看這雪兒多伶俐。”顧大娘忍不住笑了起來,連忙提著豆漿筒兒上前,舀了小小一勺出來,“鸚鵡也愛喝這個,真是奇了。”

白螺在那個老位子上坐下,狠狠白了雪兒一眼:這個小畜生遲早會惹來大麻煩!

“白姑娘還是一碗豆漿、半籠豆沙包子一碟醬菜?”都是天天光顧的老顧客了,顧大娘手腳麻利、態度也殷勤很多,熱騰騰的早點不一會兒就端了上來,搭訕,“今兒倒是天氣好,難得看見白姑娘要出門去呀——莫不也是趕著西湖上那個送神會?”

拿起筷子,白螺微微點頭。顧大娘坐下來,開始閑扯:“是呀。六月六送花神——姑娘是開著片花鋪兒的,能不去麼?”

白螺咬了一口豆沙包子,文靜秀氣的一口口吃著,並不答話。

然而天還早,客人也不多,顧大娘的嘴巴就沒一刻閑下來,看著白衣秀麗的女子,忍不住開始嘮叨:“哎呀,姑娘可聽說了昨兒夜裏,皇宮裏麵丟了一把寶劍?據說是高宗皇帝急得了不得,大清早臨安各個城門口都布了重兵在檢查呢。”

白螺怔了一下,嘴角忽然就有了一個微微的笑痕:湛瀘…湛瀘果然是回三山碧落去了。以後在這個世上,她就是更加的飄零了。

“白姑娘真是長得俊呀!我看曾家的三小姐號稱臨安第一美人,也未必能比的過白姑娘去……”顧大娘閑聊了一些家長裏短,話鋒果然漸漸地又轉過到了慣常的話題——白螺微笑著聽著顧大娘的嘮叨,然而始終不說話。

這是一個善良而有些羅嗦的婦人,丈夫老實忠厚子女也個個守本份,家庭和睦溫暖,夫妻舉案齊眉膝下兒孫承歡。可謂是世間的幸福之家了——所以,顧大娘才會對於同樣是女人、卻一直孤身的自己有一種本能的憐憫吧?

自己……原來在他們眼裏看來、那般的不幸福麼?

白螺自己吃著早點,漸漸地就沒有怎麼聽進去旁邊的嘮叨,一直到那口豆漿喝了一半,她才驀的聽見一句話,差點嗆住——

“白姑娘,上次我提過的那門親事,你那時說要寫信詢問爹娘同意,如今可有回音?”

小口啄著杯裏豆漿的白鸚鵡也停止了進食,驀的抬起頭看著這邊,小黑豆一樣的眼睛骨溜溜的轉著,白螺似乎看見了它眼裏麵掩不住的大笑意味。

“這個……老家山高路遠,至今尚未收到答複。無父母之命,白螺怎好作主。”好容易咽下了那口豆漿,白螺一向冷定淡然的臉上也有尷尬的神色,放下碗筷回答。

顧大娘臉上就有遺憾的神色,歎氣道:“前幾天我去曾家,人家老夫人還問起過你,說天水巷的白姑娘才容出眾,更難得種的一手好花——怕是曾家上下除了大少爺、沒一個能比得上你呢。”

“曾老夫人謬讚了。”白螺微微笑著,拿起手巾拭了一下嘴角,“百花曾家盛名上達天聽,有權有勢、論起花木之道亦可稱國手,白螺區區草民、哪敢比肩。”

“可姑娘去年種出的那株金蓮花,曾老夫人可是念叨到如今呢。”顧大娘說著,臉上神色就有些激動,指手畫腳起來,“那蓮花!金光燦燦的,就好像大羅神仙腳下踩著的那朵一樣——”

白螺隻是笑著聽,然而眼裏麵卻有淡漠的光:真悔不該當初將那盆金蓮花給了顧大娘,結果被曾家的人看見了,無端端惹上麻煩。那個曾家,聽說大少爺都沒有成家,不知為何就輪到給二少爺說親了?

聽說曾家兩個兒子都不成材,大少爺似乎腦袋有些問題,癡癡傻傻的;二公子倒是正常,也算一表人材,偏偏是個紈絝子弟,是臨安城裏出了名的風流主兒。

見也沒見,也不知道是方是圓,大家就一門心思的想攛掇了她嫁掉——難道她白螺孤身一人妨礙到誰了?看來臨安也是住不得,不過住了兩年多,也得早早想著換個地方了。

白螺將手巾放下,手抬了抬,白鸚鵡不待她招呼就撲簌簌飛了過來,停在她肩上。

“白姑娘,我看你配曾家二公子倒是正好誰也不委屈了誰,真真都是才貌一流的人兒。而且都是同一行的,婚後花前月下不正好麼?——”

顧大娘還在不放棄的勸說,然而白螺已經微笑著站了起來,將荷包裏取出的碎銀子放在桌上,微微欠身:“大娘,你看今兒生意可真好,白螺就不耽誤您開張啦。”

六月六日。芒種。

也是風俗中盛夏將至、送花神歸去的日子。

欲將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此日的西湖,便是一位盛裝華服的美女。已是盛夏時分,花褪殘紅青杏小,到處看來都已經是綠肥紅瘦。

沿湖綠柳低垂,濃蔭拂水,樹上卻係著各色絲絹紮成的假花和幡條。絲綢的條子上寫著各花神的名字,然而春去無蹤,這般挽留也隻是枉然。

遊女喧聲盈耳,來往如織。有錢人家大都包了附近的亭台軒榭,作為出遊的暫時歇息地方,一般人家的女子走得累了,隻能在湖邊和白堤上歇歇腳而已。

“送薔薇花主張氏麗華。”翻過一條淺紅色的絲絛,看見上麵寫著的字,白螺微笑了起來,看了看已經開盡了繁花、空留一片綠葉的薔薇,眼睛看著某處,不說話。

“姐姐!姐姐!”忽然間,停在她肩頭的白鸚鵡叫了起來,同樣看著花樹上某處。

“雪兒,閉嘴!”白螺臉色一變,清叱,然後轉頭,重新看著那一處,微微點頭,離去。

梅花花神柳營梅;杏花花神楊玉環;薔薇花花神張麗華……那些送花神的幡在夏日的風中上下翻飛,色彩明麗,點綴的濃綠的西湖一片繽紛。白衣女子攜著鸚鵡,在那些紛飛的絲絛和各色絹花中緩緩走過,目光一一掠過那些開殘了最後一朵花的花樹,眼裏閃爍著複雜的光芒,微笑著一一走過。

“都走了……”沿湖走著,慢慢地居然走到了下天竺。人跡已是漸漸稀疏,隻留綠樹濃蔭一片。倚著垂柳,驀然,她低低說了一句。

“白姑娘……你是白螺姑娘麼?”身後忽然傳來一聲招呼,白衣女子臉上那種自語般的寂寞神色陡然收斂,靠著樹回過頭去,看見了那個對自己招呼的中年美婦。

這位婦人是有錢人家的打扮,穿著簇新的百蝶穿花灑金裙,月白紗衣,右手露在紗衣外,豐皙的手腕上套了一串蜜臘佛珠,戴著藍寶戒指的手裏拿著一把雪白的團扇。一見她轉頭過來,眼睛裏騰起難掩的歡躍,急急的過來:“是白姑娘!老天……真的、真的還是讓我碰到了姑娘了!”

“夫人是——”有些疑惑的,白螺問了一句。

一腔喜悅的美婦見白螺遲疑,不由頓了一下,有些急切:“我是興娘啊……白姑娘忘了?十五年前青州的災荒!那次若不是白姑娘,我們一家早餓死了——”一邊說著,她一邊卷起了左手的袖子,腕上竟是空空蕩蕩,左手似乎是被什麼利器被一刀斫斷!

“青州?……”白螺想了想,神色漸漸舒展開來,微笑,“原來是你,如今真是富態了。”

吳興娘這幾年想來過得很好,養尊處優之下,有些微微的豐滿起來。聽得她這麼說,興娘有些臉紅:“托姑娘的福,過得也算安逸。十多年了,老了……哪裏像姑娘,還是一樣的容色。”邊說著,中年美婦邊抬眼看了白螺一眼,對於白螺十幾年不變的容貌露出了詫異之感,然而畢竟是大恩人,終究不便多問。

說完了,她眼睛卻有些紅潤,低了頭,輕輕道:“白姑娘,如今我和外子安家在紹興,今兒花神會帶了女眷來靈隱上香——碰到了姑娘,真是天意!姑娘的大恩,興娘夫妻一直日夜不敢忘,隻怕是緣吝一麵,今世無法償還。”

白螺微微笑了笑,眼角的墜淚痣卻仿佛滴下了一滴淚來:“夫人如今過得好,白螺便是高興了。報恩什麼的,何必提起。”

這個世上,她看過的、了解的不為人知的隱秘不計其數,但是她何曾想過要用捏在手裏的過往、去打擾過那些已經擺脫惡夢好好生活著的女子?

“今兒送春回來,我家在靈隱禪寺開素齋宴。白姑娘要不要來歇歇?”興娘臉上有感激之色,一疊聲的相邀,殷切的望著她。知道恩人平素的性情,興娘知道再說什麼報恩的話,隻怕會讓白衣女子走的更快,隻好收起了謝意,殷勤相邀。

白螺本想搖頭,然而看著古木參天的寺廟,聽著隱隱的梵唱,仿佛忽然想起了什麼。白鸚鵡咕噥了一句,抓抓她的肩頭,白螺微微一笑:“那麼,就叨擾了。”

靈隱裏麵,香客不多,大約今日遊人都去送花神了,莊嚴的佛殿裏一片空寂。在偏房小院裏喝了幾口龍井茶,興娘絮絮的說了一些家常,比如那次青州災荒後如何和丈夫一起回到了老家紹興、這些年如何的行商賺錢立起了家業,兒子娶了媳婦今年已經考上青衣秀才……等等。

白螺靜靜地聽著,偶爾笑著接幾句,隻是看著興娘如今富態安詳的臉,看著她說話時候不自覺流露出的滿足和幸福,白衣女子的嘴角浮出了淡淡的笑意。真的是守得雲開見月明了,完全不再是當日青州城裏那個滿麵菜色奄奄一息的樣子。

果然……這樣就好。這樣就好。

雖然曾經經曆過那樣的流離災禍,卻終於換取到了今日——這個世上女子的堅忍和活力,永遠都不曾讓她失望。白螺心裏定了定,有一種欣慰。

說到一半,卻聽得外麵有腳步走動,還有女眷們唧唧喳喳的說話聲,從抄手遊廊裏一路過來。興娘笑了起來,闔上茶盞站起身,對白螺微笑:“哎呀,白姑娘,外頭是我女兒媳婦們回來了,我出去叫她們進來——我和廷章一直設著你的長生牌位,對小輩們說起你的恩德,今兒個可要她們好好給你磕個頭。”

也不等白螺回答,一邊說著,女主人一邊已經打開門走到了廊上,大聲喚女兒和媳婦的名字。一群衣著光鮮的年輕女子簪著絹花,嘻嘻哈哈的一路笑鬧回來,一見夫人出來也忙斂了神色,恭恭敬敬的行禮。

——全家族上下,即使是男子輩,見了興娘都是恭謹有加的。據說是因為在多年前的災荒中多憑了一介女流的她大德大義、家族中幾個長輩才活了下來。所以到了今日,在族裏所有人都知道廷章妻子興娘的人品,對這個斷腕的女子敬畏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