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如月兒和葶蓮的說的律家這群讓男人女人都能提高審美層次的男人,四人的任務也差不多就完成了,下麵本該三位公主向太後、皇上敬酒,不過大公主和二公主都是遠嫁,輕易不回京,所以隻有前座的三公主敬酒之後就是各個大臣以六部九卿為單位集體向帝後敬酒,不過說來都是無聊的任務罷了,可是在無聊之中自然也有些有趣的事。
“今日乃是中秋省會,眾卿不必忌諱,敬請玩樂就是!”皇上主動提出表演些什麼。
“父皇,今日是今科三甲第一次來宮中,兒臣看不如就以他三人始或詩或詞書畫也可讓大家尋個樂子,可好?”沛王向來愛好詩詞歌賦聽得皇上有意,自然第一個起來符合。
“兒臣看二哥的主意好,比如由狀元郎起,也讓父皇品評一番,看看這才士論政第一的狀元是否也是個詩歌才子。”潤王向來喜好玩樂,也是一番讚同。
“是有如何?不是又如何啊?”皇上玩興大發,也與各位商量起來。
“這個兒臣來說,要是的話,兒臣就送他們一件禮物,若不是,就不要做官算了,同兒臣一起到上書園讀書好了!”汌王最小一向得寵,自然玩心大氣,完全無剛剛被太後教訓的沮喪之色。
“這個小十二,這今科三甲是治國之才,又不是陪你玩鬧閑散文人”皇上笑一笑,雖未讚同汌王之意,也未完全反對。
“父皇,兒臣亦認為十二弟此話玩鬧之心太重,我朝選官最重才幹,文采倒是其次,若是為幾首詩詞之爭,失了國家棟梁,絕非社稷之福。”太子突然離席而出,把事態放大到了朝政社稷倒讓人十分不解,失了他一貫對眾兄弟慈愛之名。
“父皇,我朝科舉選官雖治國倫策為首,刑名偵緝為次,但文采詩詞也是考核之重,兒臣認為十二弟的話雖有不妥之處,也不失為量才之舉,太子謹慎,愛重有識之士,兒臣亦是佩服。”灃王向來與瀝王親厚,又是十分敬重太子,很少親近這同母之弟,更是第一次與這弟弟意見相同。
“父皇,太子之言和十二弟都是為社稷著想,隻是太子日夜為父皇分憂難免思慮過重,不過尋常的玩鬧,十二弟不過也是玩笑一句,不如就做個中秋詩會不是最好,兒臣一偏之見,還請父皇示下。”瀝王向來支持灃王不已餘力。
皇上哈哈一笑“老八,老九、老十你們說?”
“兒子...聽父皇示下,不過中秋佳節,有些...有些熱鬧也好。”涇王好不容易起來勉強說話。
“兒臣認為能不能做出好的詩詞倒是其次,若是出來也不敢,兒臣看確是不用去實幹,不如在宮裏讀些書,免得誤了社稷,本來嘛,若是個沒膽的,做官也是個屍位素餐的。”汐王美貌冠絕天下,性子卻有些偏激陰狠。
“兒臣覺得做些詩詞給老祖宗和父皇高興是最好的,不過孩兒就是做不出好的,今日中秋就不要罰了,白白壞了中秋的氣氛,父皇你說呢?”沅王自是不改孝順心善。
眾位皇子除太子都是眾口一詞,實在難得盛景。
“還是純兒最好說話啊,不過既然眾皇子都這樣說了,朕看也是玩玩鬧鬧最好,賞是該賞的,那罰麼在家多讀讀詩詞就是。太子說的是,怎能為幾首詩詞就斷了前程,小十二還是莽撞了些,長不大的孩子一般。”皇上自然隨了大流,卻大大給了儲君麵子,對汌王之意雖不讚同,卻也是歡笑之色。
“兒臣謹遵父皇懿旨。”眾皇子皆躬身答道。
“那就狀元開始吧!”皇上哈哈一笑,讓眾子回座,叫起了新科狀元。
這新科的狀元齊安世說來有些來頭,家中雖算不得什麼敵國巨富,也算鍾鳴鼎食之家,更是浙商之首家中的幼子,又是出身官家小姐的繼室所出,自是引得眾人關注。
“臣齊安世見架,恭請皇上、皇太後聖安,願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皇太後千歲千歲千千歲”這是後排的席上出現一位相貌文雅的藍衣公子,穿著雖比不得天家富貴的華美,質地很是精良樣式亦是得體,阿盈觀此人雖是初次見架,卻言語得體禮數周全,有些緊張卻分寸不失不見慌張,卻是大家出身,風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