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威廉莎士比亞(1 / 2)

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是人類最偉大的戲劇天才,他是文藝複興時期英國傑出的戲劇家。幾百年來莎翁戲劇的魅力經久不衰,他的劇作不僅擁有廣大的讀者,還不斷地被搬上銀幕和舞台,獲得了廣大的觀眾。他給人們帶來無窮的美的享受,也給人們帶來深刻的人生啟迪。他以無比深邃的眼睛勘破人性的善惡真假,也以絢麗的舞台色彩折射出我們人生舞台的千姿百態。正如莎士比亞同時代的劇作家本·瓊生的賦詩所言:“他不隻屬於一個時代,而屬於所有的世紀。(He was not of an age, but for all time!)”

莎士比亞藝術魅力有四個元素: 思想、劇情、人物和語言。

莎士比亞的作品深入探討人性,悲劇和曆史劇中的人性高尚麵與陰暗麵,喜劇作品中的人性光明麵和可笑之處一一呈現在我們的麵前,道盡了人性的真、善、美,也揭露了人性的自私、陰險、野心和殘酷,既有對社會的政治製度、權力鬥爭、經濟關係、宗教、戰爭等宏大主題的大刀闊斧的抒寫,也有對愛情、友誼、人際關係的細膩揭示,他的作品描繪人生、世界的現狀,以哲學家的眼光、文學家的手筆、藝術家的審美理念把曆史上、生活中發生的事演變成一個個戲劇故事。

莎士比亞戲劇的魅力反映在劇情的安排上,一波三折,環環相扣。在許多悲劇作品中,他沿用希臘悲劇英雄失敗的命運模式,來博取觀眾的歎息、憐憫和尊敬;在諸多喜劇作品中,他安排一個又一個的驚奇和突轉,雖然喜劇中充滿了一些不合理的因素,如過於巧合,過多偶然性,但這些處理讓我們捧腹大笑,身心愉悅,這些引人入勝的劇情增加了超越時空的可觀賞性。

莎士比亞劇中的人物各具特色,富有立體感和多麵性,展現了性格的豐富多彩,使人過目不忘: 憂鬱多慮的哈姆萊特、野心勃勃的麥克白、情意綿綿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純潔美麗的奧菲麗婭、才貌雙全的鮑西霞、猜疑輕信的奧賽羅、吝嗇貪婪的夏洛克……不勝枚舉,他們都已經躋身於世界文學人物畫廊,成為永恒的形象。

莎士比亞的語言是無與倫比的,詞彙量大,表現力強,運用得嫻熟美妙,莎士比亞所用過的全部詞彙一萬九千多,他不愧是語言大師。前所提及的哈姆萊特,之所以四百年來一直獲讀者觀眾的青睞,除了他高貴的王子氣質、獨特的性格外,他的耐人尋味的對白和獨白更使他永垂青史。他的短語如:“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生存還是毀滅,這是個值得考慮的問題)、“All the worlds a stage, And all the men and women merely players”(全世界是一個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過是一些演員)、“Frailty, the name is woman”(脆弱啊,你的名字叫女人)和“It is a tale told by an idiot, full of sound and fury, Signifying nothing”(人生如癡人說夢,充滿著喧嘩與躁動,卻沒有任何意義)等已成為經典格言。他的悲劇中哲理性的語言和喜劇中機智俏皮的比喻、雙關語都使英語的魅力大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