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5章 何意百煉鋼 化作繞指柔(二)(2 / 2)

祖逖回禮之後,拉著傅熙的手上笑道:“早聞傅青州之名,弱冠之年便有如此成就,真不愧是故承製大人之子”

聽道與嶽飛齊名的人物竟然這樣稱呼自己,傅熙心裏多少有些不自在,“士雅公與並州刺史越石公乃是至交。在下在河陰時,幸得大兄引薦,與越石公也頗為熟稔。士雅公還是稱呼在下表字吧”

祖逖點頭心想:傅祗長子禦史大夫、駙馬都尉傅宣跟自己差不多的年紀,當年在洛陽時,也是頗為熟悉的。就算傅熙與自己平輩論交也無不可,何況傅熙對自己還是尊稱。

祖逖拍了拍傅熙的手,爽朗地笑道:“那在下就叫傅刺史表字了”,傅熙笑道:“正該如此,在下前去江左,途徑下邳,可是奔著士雅公這尊真神來的”

“什麼真神吆!不過是個行將就木的老頭子罷了”

“士雅公可不能這麼說,昔日在河陰時,越石公對您可是頗為推崇呐”

祖逖聽傅熙提到劉琨,心裏不禁也有些思念劉琨,兩人一晃已經數年不見了,“越石向來謙虛的緊,在下不過徒有虛名罷了,不過,越石在書信中甚是讚歎世民忠勇啊”

傅熙當下謙虛幾句,周顗、諸葛恢、葛洪也上前與祖逖見禮之後。祖逖與周顗等人寒暄了幾句之後,便攜傅熙共入刺史府。傅熙見祖逖如此優待自己,不禁有些惶恐,祖逖什麼人啊,那可是與嶽飛齊名的人物。傅熙落後祖逖一步,隨祖逖進了刺史府。

祖逖看到傅熙自謙知禮,心裏暗暗讚許。來到庭中之後,祖逖邀請傅熙同席而坐,傅熙謙遜一番後,在祖逖身邊坐下。此時,祖逖屬官又前來見禮,一套繁文縟節下來之後,才開始步入正題。

“沒想到承製大人突然薨逝,實在讓人神傷。想當年,承製大人率大軍平齊萬年之亂時何等威風,如今中原彌亂,天子西狩,擎天之柱轟塌,哎……!”

祖逖這麼說,傅熙一時有些默然。祖逖所說的齊萬年之亂,是指得296年秦、雍兩州氐、羌胡人之亂。正是齊萬年之亂拉開了胡人亂華的序幕。

周顗說:“當年朝廷不接納應元公建議,把所有胡人遷往塞外,如今釀成大禍,罪在朝廷爾!”,祖逖奇道:“伯仁公也讀過應元公的《徙戎論》?”

周顗所說的應元公是去年才去世的江統,江統當年有感於齊萬年之亂,便寫了著名的《徙戎論》,文中追溯了胡人陸續內遷中原的經過,建議朝廷將所有胡人遷移到塞外去,並且提出了係統的遷移方法。

傅熙早年在洛陽時也讀過《徙戎論》,雖然對江統提出的方法有些異議,但對江統胡人的論述深以為然。江統對胡人的看法跟後世中國人看日本人的看法一樣。江統在《徙戎論》有言:“性氣貪婪,凶悍不仁……弱則畏服,強則侵叛”

“性氣貪婪,凶悍不仁……弱則畏服,強則侵叛”,簡直就是後世日本侵華的翻版。

周顗點頭,麵色忿忿地說:“當年應元公《徙戎論》一出,震驚朝野,可惜啊!當年恰逢賈後亂政,朝廷不納。應元公曾言胡人‘人麵獸心’不能與之類同,建議朝廷‘憚暫舉之小勞,而忘永逸之弘策’,而朝廷呢?恰恰相反,竟以為此舉太過繁雜,而不定萬年之計!”

傅熙記得《徙戎論》裏有句話曾說:“關中八百餘萬人,率其少多,戎狄居半”,可見胡人人數達到了多麼恐怖的一個數字,江統有鑒於於此,才提出將胡人全部遷走。

不過江統提出將胡人全部遷往塞外是很不現實的,胡人在中原雖然屢遭欺淩,但性格堅韌。羽翼早豐,怎麼可能乖乖地前往塞外?而且晉朝剛遭“八王之亂”,國力大衰,也無力將胡人趕走。

傅熙想起柏楊先生曾經點評過江統的《徙戎論》。柏楊先生認為江統將所有的罪責全部歸咎於蠻族,根本沒有觸及到問題的核心。

江統隻看到了瘋子殺人,而沒有看見是誰把致瘋的毒藥放到對方的碗裏,強怕他們喝下去。而痛責他們發瘋,詬罵他們性情貪婪、凶悍殘忍,是把事情本末倒置。

傅熙對柏楊先生的點評深為讚同。“五胡亂華”,胡人固然有逃脫不了的罪責,但是當年是誰將他們遷往中原?又是誰將胡人逼反?前人釀下的苦酒,後人喝了,使得整個中華因此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