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認識寶寶的行為
寶寶喜歡開燈、關燈,隻要成人允許,他可以在那不斷地重複“開和關”的動作:開門、關門;開抽屜、關抽屜;開電視、關電視。對一切有按鍵、按鈕的事物樂於探索,這些都是2~3歲嬰兒喜歡做的事,而惹大人“惱火”和“挑釁”大人更成了他的樂趣!
其實,以上發生在寶寶身上的“搗亂”行為都是嬰兒學習因果關係的一種方式,這是他進行更高水平的社會交往和科學推理的基礎。所以,我們決不能把孩子對因果關係的探索行為誤認為是跟大人“對著幹”。
把握時機,趁熱打鐵
我們就需要為寶寶創造一個適宜他探索的環境,並隨時把握機會去引導。
第一招:隨時用眼觀察,準確用嘴表達
針對寶寶做的探索行為,成人要隨時注意觀察,並把看到的用嘴準確地表達出來:“因為寶寶按了開關,所以燈亮啦!”“地上有好多東西呢,因為寶貝把它們扔出來啦!”
第二招:明人做明示,安全著陸
遇到寶寶“刻意”扔東西或“激怒”你時,隻需要告訴他:“爸爸生氣了,因為寶貝把東西扔在地上了!”為寶寶準備一個籃子或其他容器:“寶貝輕一點,把他放到這裏麵吧!看寶寶能放準嗎?”
第三招:我做因,你做果
可以在寶寶進行探索時,來個親子互動,“燈關了,因為媽媽關了開關。哈!燈又亮啦!因為寶寶打開了開關!”隻要你善於發現,生活中孩子已經為你創造了很多這樣的機會,請和寶寶一起學習,一起度過快樂的親子時光吧!
遊戲55 大風小風
小風吹得樹葉飄,
大風吹得樹兒搖,
大風小風不吹了,
樹葉樹兒不動了。
目標:
促進孩子的言語能力、協作能力、身體的敏捷度以及思維反應能力的發展,發展孩子的自然觀察智能。
黃老師教你做:
引導寶寶去觀察樹葉為什麼在動。風向:風從這邊吹的時候,樹葉朝哪邊動?
1 角色表演法:三種角色——風、樹葉、樹。
2 逆向遊戲法:刮什麼風樹葉就會飄呢?怎麼做呢?刮什麼風樹兒就搖?怎麼做呢?
3 風娃娃遊戲。
角色(3人以上):指揮官和風娃娃。
材料準備:長絲巾一條。
玩法:兩個風娃娃把絲巾拉好,另一個人做指揮官,可隨意調換兒歌的順序,當指揮官說到“小風”時,風娃娃就輕輕地扇動長絲巾,以此類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