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百年真劫 【完本】(3 / 3)

第二則報道,則是一個美籍華人做的實驗,他當街拐賣一個兒童,想來測試一下國人看到這個事情之後會做何表現,然而讓所有人意外的是……沒有一個人阻止……同樣的實驗,在美國街頭也做了一次,然而結果,卻是有百分之五十的路人選擇出麵阻止那男人的暴行。

我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叫國人如此冷漠,亦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叫國人失去了良心的苛責。

故而,我創作了這個小說,隻是希望各位看官讀完,能夠理解到我想說的是什麼。

九不見真人,實際就是一個尋仙的故事,或許它的書名叫做尋仙會更為貼切,但顯然這個詞條輪不到我來命名,故而退之求其次,便有了九不見真人這個名字。

九個人各有所求,上山尋仙,卻依次淘汰,最終隻有子奉得到了最終的答案

或許你想問我,子奉有什麼不同?為什麼走到最後的是他?

我會告訴你,子奉其實沒什麼不同,就同坐在電腦手機前看這篇小說的你一樣,就跟現在悶頭碼子的我一樣,我們都是一樣的,普普通通,我們其實都可能成為子奉,都有可能走到最後

隻要你心中,還有那麼一絲的善良

然而這個世界,太缺乏的就是這種善良了。你倘若推心置腹的將自己放進小說中,你便會發現,子奉做的幾乎所有決定,都不是你這個看官能做到的,你雖然覺得理所應當,但若真的換你來選擇,你卻做不到

難道不是麼?

生壽財衍,爵惑清愧

而子奉對應的最後一個九不見內容

實際就是簡單,就是自然。

就是所謂真人的真。

然而,簡單卻最不簡單,自然卻最難以自然。

而至於獸煉穀,塵煉穀的故事,或許悉心的看客已經明白我想表達的意思

獸煉穀,說白了就是動物的欲望,隻不過有些人進化成人了,追求卻依舊停留在野獸的階段。我不想自己妄下定論,說什麼樣的人高等,什麼樣的人低級

沒有任何意義,因為定論在個人心中

而塵煉穀,說白了就是野獸不明白的追求了。

爵:人類對於權力,等級的欲望對應的人是賢達

惑:人類對於迷惑,真理的渴望對應的人是滅惡天

愧:人類對於內心的救贖,罪惡的反思,對應的人是郎中混心破

清:人類對於灑脫的追求,內心的超然,對應的人是道士

這就是我所認為的,能叫一個人,不能稱之為禽獸的追求!

然而當下社會,又有多少人能稱得上這一聲

人?

何其悲涼?

再說說獸煉穀的那四個人

生:動物對於死亡的畏懼,對於求生的本能,對應的人是五毒教的惡人

壽:動物對於壽命延續的渴望,對應的人是極樂大仙

財:動物對於物質的渴望對應的人是施善老祖

衍:動物的性本能,對於繁衍的本能,對應的人是乞丐

是的,這四個就是獸煉穀的四個故事蘊含的內容,也是當下社會,九成以上人的追求。

我不想要人的本能來冠名這四個詞條,或許我不用禽獸二字,已然算是客氣了。

因為這四條,本身便是****皆具備的,就如同這下四不見的那四尊對應的石像,群鶴南飛,螳螂捕蟬,樹鼠藏果,孔雀開屏一般

這些欲望,在動物中都可以找到參照

當然,我要說的不是人類對於這些本能有欲望,便犯了什麼過錯,我要批判的也不是動物的本能。

我要講的隻是,達到目的的途徑。

因為動物沒有人聰明,所以自然沒有罪惡

然而人卻不同,就好比故事中的那四個人,當他們給自己的目的包裝了一個冠冕堂皇,高大上的外衣之後,這個最心底隱藏的目的,是不是就變得有些不堪,有些叫人惡心了?

就如子奉當時所說的

“或許本質不同,唯一的不同,就在於人比動物聰明吧!”

是的,在我看來就是這樣的,因為人比動物聰明許多,便會做出許多肮髒不堪的事情

而反觀現代,又有多少人本質如此,卻同文中之人一樣善於包裝,就是一個不得不叫人深思的問題了!

為何古人罵人,不僅僅罵句禽獸,卻還有一句成語,叫禽獸不如!

當人變得聰明之後,便真的可能連禽獸都不如了

何其悲哀!

話不說破,理不點明,講到這裏,蟄伏實在是已經無力再敘述什麼

而至於故事中更深層的含義,與裏麵所埋藏的那些彩蛋,便由諸位看官自己去發現感悟吧

這是一篇沉悶的小說,但卻是一篇值得深思的小說

最終想說的是,希望眾位看官讀完此書,能在這個物欲橫流的金錢社會中,摒棄人性九個不見,找到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