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龍山老道(1 / 2)

龍山,位於粵省潮都市區南端蓮花鎮附近,山體呈橢圓形,典型的地壘式塊段山,長約25公裏,寬約10公裏,綿延的90餘座山峰,主峰龍陽峰海拔1474米。龍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間散布岡嶺26座,壑穀20條,岩洞16個,怪石22處。水流在河穀發育裂點,形成許多急流與瀑布,共22處,溪澗18條,湖潭14處。著名的三疊泉瀑布,落差達155米。

龍山多峭壁懸崖,瀑布飛瀉,雲霧繚繞。險峻與柔麗相濟,大山、大江、大湖渾然一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

龍山的宗教文化則引人入勝。龍山宗教文化的獨特性則在於龍山“道釋同尊”。天師張道陵,一度在龍山修練;道教禪師之一的陸修靜,在龍山建簡寂觀,編撰藏道經1200卷,奠定了“道藏”基礎,並在龍山主峰龍陽建三清觀,創立了道教靈寶派。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龍山為什麼叫龍山,傳說以前有真龍住在這山裏上,雖然沒人見過,但有人說聽到過龍的吼叫,後來也有很多人證實自己也聽到過真龍的吼聲,所以相信的人就越來越多,以為山上真的有真龍存在。

再加上龍山的風景秀麗,群山環繞,山頂和山穀中間長年雲遮霧罩,煙霞彌漫,變幻莫測,雲霧也詭譎奇特,變化多端。整個廬山隱現在虛無縹緲之間,猶如仙境,那時的百姓都認為隻有神仙才會住在這種地方,所以就有了龍山這個稱號。”

後世劉一山有來過一次,雖然沒聽到過什麼真龍的吼聲,龍山秀麗無比的風景也值的自己多來玩幾次,能住在這裏就更好了。

第二天一大早就被劉媽叫起床,背著一個登山小背包跟老老媽一起出發,從直達車到龍山腳下收費處,雖然這個時候不是旅遊旺季,但作為華夏著名的旅遊勝地,前來瞻仰的人還是不少,由其是主峰龍陽山,人流量最大,因為龍陽峰上不經風景靚麗,更有善男信女最向往的三清觀就在主峰上,在收費處交錢後,兩人坐著遊覽車,一邊看著龍山美麗的風景一邊向主峰山頂前進。”

半個小時後終於到龍陽峰山頂廣場,下車後還要向上走兩200米才到三清觀,五分鍾終於到達山頂,站在三清觀前,整個建築灰瓦白牆,古樸典雅,氣勢雄偉,仙骨傲然,看著這莊嚴和古樸的道觀,這是人間聖地,雖然後世有來過一次,但還是劉一山感慨不已。”

這時劉媽對劉一山說道:“一山,我先進去求簽,你自己廣場轉轉,等我出來後再帶你去看其他的景點。

“好的,媽,你去吧,我在這裏等你,”看著老媽進入了道觀,劉一山走到廣場一邊,從口袋掏出一包香煙,點了支煙後就蹲在地上吞雲吐霧起來,打量著四周,道觀門前大概有一塊足球場大小的空地,除了正門前和廣場中間,其他幾邊都擺滿好了攤位,各色各樣的都有,有本地特產、各種裝飾品、專賣相機和交卷攤位、最多的每隔幾個攤位就有一個算命或者看相的攤位,在各個攤位麵前,人來人往,絡繹不絕。

就在劉一山四處張望的時候,感覺好像有人在盯著他看,順著目光看去,隻見一個邋遢的老頭坐在三清觀正門台階下旁邊背靠牆角帶著一種色咪咪眼神看著自己,看的劉一山心裏直發毛。

劉一山趕緊轉過臉去不看他,一邊抽著香煙,眼神在人群中那些衣著清涼的靚麗身影上來回穿梭,臉上充滿意淫的笑容。

就在劉一山看著過往的美女意淫的時候,突然感覺有些不對勁,轉過頭一看,才發現剛才那牆角的老頭已經蹲在自己身邊,用一種另類的眼神看著自己,看得自己全身發涼,感覺在他麵前就像沒穿衣服一樣,看的劉一山下意識往後一退,才發現自己是蹲在著的,一個不穩跌坐在地上。”

看到劉一山跌坐地上,老道也不理會,沒過去扶一下,走過去繼續隻盯著劉一山臉上看,很是入神,嘴裏一邊小聲的念道:“看不懂啊看不懂,這世上竟然還有如此奇特的麵相。”

劉一山這時才看清老頭的全貌,老道大概70歲上下的年紀,身形消瘦,看他蹲在上的樣子,身高應該跟劉一山差不多,頭紮一個道士的發髻,但是很零亂,有些披頭散發的感覺,臉色略黃,但是很幹淨,眼神卻很明亮,炯炯有神,下巴留著一嘬山羊胡,身穿一件破舊的道袍,腳下穿的是一雙破舊的千層底布鞋。”

見這個老頭招呼也不打一上,就這樣一直盯著自己的看,嘴裏不知道在說些什麼東西,聲音太小,聽不清楚,劉一山心裏很生氣,幹脆就就拍了拍手,雙腿交叉盤坐在地上,大聲的對著老道喊著:“老頭,你有病是不?”那麼多美女你不看,盯著我一個大小夥子看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