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已是冬季,但遠來客居的後庭竹院,依然竹林掩隱,綠池芳草。十餘名彪形大漢稀疏地站在竹院最外圍,背向外,神情肅穆。
竹院小徑之中,顏思齊和嚴曉鬆並排走著,卡特琳娜在老七叔的陪伴下遠遠地吊在後麵。
“嚴先生,我顏某是個粗人,但也知敬祖尊賢,鋤強扶弱!要讓顏某誆騙鄉民出海,是萬萬不行的!這海上刀口舔血,可不是神仙地,哪有什麼蓬萊淨土可講。若要是泰西番夷借此拐賣同族,我顏某還有何麵目見世人?!”
顏思齊皺著眉頭,雖然語氣依然平淡,但表情已然不悅。
曆史上的開台王,果然表現出了他義無反顧的草根民族主義情結,也正因為這樣的情結,他在最惡劣的時候,也依然沒有屈服於荷蘭、西班牙等東南亞殖民勢力的海上圍攻,並承擔了明末台灣移民開拓的先驅重擔。
“嗬嗬,不是誆騙同胞入海做寇,也不是拐賣同胞泰西為奴。而是給他們一條生路,顏大當家當初,不也是如此嗎?”
一路風雨走過的顏思齊,自然比嚴曉鬆更加了解如今發生在遼東、山東、淮北一帶慘絕人寰的大災。他當初,也是走投無路才鋌而走險出海謀生。
“話是如此,但多少八閩鄉親隨我出海闖蕩,多少人葬身海外,一想起,就心裏有愧……”顏思齊說到這兒,已經紅了眼。
“我中華美利堅國家,雖然不是蓬萊仙島,但也是中華漢家的一方淨土,先祖能落葉生根,建下基業,大明同胞又有何不可?如今,我國民生活之快美比之大明何止強上百倍,沃野萬裏,威震一方,有感故土同胞受難,全國父老憂心如焚,才有我萬裏回鄉之舉。”
也不管用詞是否恰當,嚴曉鬆硬是又胡謅出一通聽起來極其煽情的還鄉團宣言。
靜靜地看著眼前一身和泰西範式衣著頗為不同的青年,顏思齊沉默了。良久,才一停步,沉沉說道:“顏某就算為大明民眾謀一條出路吧!但不許弗朗機人自行募招!不過,即便是落難流民,官府驅之不及,但也不會坐視你我之舉!遷民之事,如同造反,過往海商耳目混雜,談何容易!”
“若有一人相助,顏大當家是否放心?”說完,嚴曉鬆指了指小徑遠方,隻見一位青年書生正笑嘻嘻地站在路首都,對著兩人遠遠地一拱手。
“哈哈,嚴先生果然深諳此道,若這劉家也參與進來,那顏某就放心去做了,不過……”顏思齊的態度猛然發生了改變,此時已經是一雙大眼透著精光。
“嗯,我中華美利堅國家將全力保證顏大當家在大明海上的利益。無論是商還是武……”嚴曉鬆知道到了討價還價的時間了,隻是神秘一笑,就丟下顏思齊,自己朝遠方正等著的劉耀禹走去。
“這美什麼的國,果真有那麼大能耐?”
不僅僅是弗朗機人的謙順態度,甚至還輕描淡寫地就讓這些泰西番夷對自己放棄了敵意,還有那巧奪天工的海貨,這嚴曉鬆背後的海外之國不可小覷啊。顏思齊也是閱人無數的梟雄,見嚴曉鬆如此自信,也就暗暗釋懷。
竹院裏的顏家人走光了,卡特琳娜這才笑嘻嘻地坐在了嚴曉鬆身邊,一起陪著官N代加富N代劉耀禹高談闊論。
“……嚴兄先祖輩果然非常人啊,如此這番嘔心瀝血,含辛茹苦,才有我華夏一脈揚威海外,真讓我等後輩歎服!”
劉耀禹在這段時間已經徹底成了嚴曉鬆的粉絲,每當嚴曉鬆摳破腦子編出一段“國史”,都會引起劉耀禹一陣讚歎捶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