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注入勇敢的血液 (2)(2 / 3)

那時愷撒已成為羅馬的英雄。他率領大軍進入高盧,即現在包括法國、比利時和瑞士的歐洲地區,把高盧變成羅馬的一個省。他穿過萊茵河,征服了德國的一部分。愷撒的軍隊甚至還到達了被羅馬人視為蠻荒之地的不列顛,並在那裏建立起殖民地。

9年了,愷撒和他的軍隊一直對羅馬盡忠盡責。但在羅馬他有許多敵人,害怕他的雄心壯誌,忌妒他的豐功偉績;每當他們聽到有人稱讚愷撒為英雄,便會渾身發抖。

這些人中就包括龐培,他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是羅馬最富權勢的;人。像愷撒一樣,他也是一個軍隊的指揮官,但他的軍隊並沒有贏得人們太多的讚譽。龐培看到,如果不采取行動加以製止,愷撒遲早會成為他的主人。於是他開始謀劃陷害愷撒的計劃。再過一年,愷撒在高盧的任期就要結束。大家都認為,他屆時將返回意大利並被選為羅馬共和國的執政官。那他就會成為世界上最有權力的人。龐培和愷撒的其他敵人決定阻止這件事。他們說服羅馬的元老院發出命令,讓愷撒離開高盧的軍隊立即返回羅馬。“如果你不服從這個命令,”元老院稱,“就將被視為共和國的敵人。”

愷撒知道那是什麼意思。如果他單獨返回羅馬,敵人就會陷害他,如果他不回去,他們就會以叛國的罪名審判他,不讓他當選執政官。

他把效忠自己軍團的士兵們召集起來,把敵人試圖謀害他的陰謀告訴了他們。那些跟隨他經曆無數風險、幫助他取得無數勝利的老兵們都宣稱不會離開他。他們要同他一起前往羅馬,看著他得到應得的獎賞。他們不要軍餉,甚至還分擔起長途行軍的費用。

愷撒的軍隊揚起軍旗向意大利進發。士兵們甚至比愷撒更加鬥誌昂揚,他們為了自己的領袖長途跋涉,不畏艱險。

最後他們來到一條叫作盧比孔的小河,它是高盧省的邊界,另一邊就是意大利,愷撒在岸邊停了一下。

他知道越過這條河就等於對龐培和元老院宣戰,那將使整個羅馬陷入紛爭,其結果是無法預料的。

“我們還能夠回去,”他對自己說道,“我們身後是安全的,但一旦越過盧比孔河,我們就不能再回去,我必須在這裏做出決定。”

他沒有遲疑太久。他發出命令,勇敢地躍馬穿過這條淺淺的小河。

“我們越過了盧比孔河!”當他到達對岸時大聲喊道,“就不會再回頭。”

這消息一直傳到了羅馬:愷撒越過了盧比孔河。一路上,每個城鎮和村莊的人們都出來歡迎歸來的英雄。離羅馬越近,他受到的歡迎就越熱烈。最終愷撒和他的軍隊到達了羅馬城門。沒有軍隊出來迎戰,愷撒沒有遇到絲毫抵抗就開進了羅馬城。龐培和他的同夥早已逃走了。

2000多年來,當人們麵臨重大抉擇的時候,就會想起當年站在盧比孔河畔的愷撒。

挖掘潛能:

勇氣,造就了愷撒,也造就了羅馬的輝煌。勇氣,必將造就未來的你!無論將來是風雨還是彩虹,隻要我們心中保持一種純正的勇氣,生命就一定不會因此而氣餒。

西方的一位哲人說:“迎頭搏擊才能前進,勇氣減輕了命運的打擊。”中國也有一句古話“狹路相逢勇者勝”,人的勇氣和膽識是屢敗屢戰中鍛煉出來的,也是自己給自己灌輸的。

鼓足勇氣,直視困難,你會發掘出抵抗逆境的強大力量。

若走投無路,就去賣麵

我們不能因為“也許死亡”就不做,正如我們知道人的本身一定要死,卻還要吃飯。

——魯迅

1916年,豐田因應日本貿易市場化的要求,必須與美國等外國汽車短兵相接,麵對此競爭逆境,所有的日本工廠被要求減價20%。

當時鬆下通信工業供應豐田汽車的收音機,因此也接到降價的要求。

於是,鬆下問其管理人員:“現在每台賺多少呢?”

其管理人員回答說:“大概隻賺3%。”

“太少了,3%本身就是個問題,現在又要降價20%,這豈不太糟糕了嗎?”

經過再三研究,毫無有效對策。於是大家主張以辦不到為由,再跟豐田討價還價。

然而,鬆下個人卻從根本上做策略性的思考:為什麼豐田要這麼要求?不配合的話,則會有怎樣的不良後果?

既然以目前的情形再降20%根本不可能,那麼隻有另辟蹊徑,做根本的改變。

經再三研究,鬆下做出了以下決定:

性能和外觀絕不可改變,在這個原則下,全麵變更設計,希望在降價20%之後依然有合理的利潤。這樣做,可能會有暫時的損失,然而這並非僅隻是為了豐田,而是為了維持與發展日本工業,大家都要盡力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