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來,賈逵風雨無阻,從來沒有中斷過。他一回到家中,便把聽的內容都記錄下來。一有時間,就拿著木棍在地上練習寫字。賈逵就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勤奮刻苦地學習著。
後來,賈逵終於成為當時著名的大學者,他的學說被世人稱為“賈學”。
挖掘潛能:
賈逵的勤奮好學,不僅使他功成名就,而且也令無數後人為之欽佩。賈逵刻苦、勤奮的美德是值得我們認真學習的。
中國古代就有“頭懸梁”、“錐刺股”的故事,它鼓舞著一代又一代讀書人為理想而奮鬥不止,盡管現在我們不太提倡這種近乎殘酷的學習、工作方式,但古人那種執著勤奮的精神還是應該肯定的。賈逵在如此惡劣的條件下都能刻苦學習,從不鬆懈,我們小朋友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裏,更應認真學習,不要貪圖玩樂。因為隻有用功讀書,才會有所成就。
從一到萬
學習不僅是明智,它也是自由。知識比任何東西更能給人自由。
——屠格涅夫
古代有一家人,資財殷實。主人有個兒子,長到該讀書的年紀時,父親為他請了一個知識很淵博的先生。
先生開始教這個學生識字。先生在紙上畫了一個橫道,告訴學生這是“一”,學生答道:“記下了。”先生又在紙上畫了兩個橫道,告訴學生這念作“二”,學生又稱“明白了”。於是,先生在紙上劃了3個橫道,教學生說這叫做“三”,學生大聲說:“我會了。”
還不待先生繼續教他識字讀書,他便對其父親說:“父親,孩兒已經將字全部學會了,請將先生辭退吧。”父親很是驚訝,但又認為自己的兒子果真是聰明,這幾日就將所有的字全部掌握了,非奇才莫屬了,便欣然同意辭退先生。
一日,該府逢事大擺酒席,宴請四方賓客。於是主人便讓兒子替他寫請柬。宴請的客人中有個姓“萬”的老爺,是貴客,便先給他寫。父親在客廳等了許多時辰,仍不見兒子將寫好的請柬送來,甚是著急,便派人去問。仆人推開門,隻見書房的地上鋪滿了紙張,上麵長短不一地畫了很多橫道。仆人向少爺說明來意,少爺抬起被墨弄髒的臉,抱怨到:“天下那麼多姓他不姓,偏要姓‘萬’,我這裏才剛寫到五百啊!”
挖掘潛能:
這個孩子就是因為沒有堅持跟隨先生學習,隻學了些皮毛卻認為已經掌握了全部精髓,才鬧出了寫“萬”卻畫了500橫道的笑話。如果他當初能夠堅持下來,聽從先生的教導,一步一步地學習,那時寫請柬對他來說真的是小事一樁了。
大家都看過一組名為“挖井”的漫畫吧。漫畫中的人物扛著一把鐵鍬到一片空地,打算挖井。他第一次挖了10厘米,看看沒有水出來,就放棄了這個坑,在旁邊找地方接著挖。第二天,第二個稍稍比第一個深了些,但也沒有出水,於是他又放棄了。第三個坑已經有近一人深了,眼看就要接近地下水層,井水馬上就要湧出了,他又失去了耐性,又放棄了。就這樣,他雖然一直在不斷地挖,力氣出了不少,可留下的隻是身後那一排深淺不一的坑,最終也沒能挖出水來。
漫畫同上麵的故事同樣告訴我們,做事情要堅持,不能虎頭蛇尾,最終一事無成。學習更是如此,學習貴在堅持,切忌淺嚐輒止。
在學習的過程中你應保持旺盛的精力,並且要有不畏困難、堅持不懈的毅力,才能夠學習到真本領,才能夠在成長的路途中學有所成,最終獲得成功。
愛學習的華羅庚
一個人知道得越多,他就越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