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所有成功的故事皆始於一個偉大的想法,這個想法滋養著人們的信念。而許多擁有成功故事的人物,大都麵對過最大的逆境。成功意識戲劇般的把一個極普通的青年推入了正在成長的汽車工業浪潮中,並且把他高高地推到浪尖上,使他用新觀念領導他的整個領域。
“不可能”背後隱藏的巨大成功,隻青睞那些充滿激情、意誌堅定的人。隻要你堅持下去敢於挑戰,不可能也會變為可能。
每件存在的事物在開始時隻不過是一個想法。
你有許多偉大的想法,隻需要讓頭腦中的雜音沉寂下來,讓你靜靜地傾聽主旋律。
沒有人知道,今天的一個偉大想法或主意將走得多遠,或者,明天它將觸及何人。
發人深省的思想創造發人深省的夢想。
北極熊和大熊貓
人類的使命在於自強不息地追求完美。
——列夫·托爾斯泰
很多年前,有一群熊,快樂地生活在一片樹木茂密、食物充足的森林裏,他們在這裏繁衍子孫,同其他動物友好相處。後來有一天,地球上發生了巨大變化,這片森林被雷電焚燒,各種動物四散奔逃,熊的生命也受到威脅。其中一部分熊提議說:“我們北上吧,在那裏我們沒有天敵,可以使我們發展得更強大。”另一部分則反對:“那裏太冷了,如果到了那裏,隻怕我們大家都要被凍死、餓死。還不如去找一個溫暖的地方好好生存,可供我們吃的食物也很多,我們也會很容易生存下來。”爭論了半天,誰也說服不了誰,結果,一部分熊去了北極邊緣生活,另一部分則去了一個四季溫暖、草木繁茂的盆地居住下來。
到了北極邊緣的熊,由於氣候寒冷,他們逐漸學會了在冰冷的海水中遊泳,還學會了潛入水下、到海水中捕食魚蝦,甚至敢與比自己體積還大的海豹搏鬥……長期下來,他們的身體比以前更大、更重、更凶猛。這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北極熊。
另一部分熊到了盆地之後才發現:這裏的肉食動物太多了,自己身體笨重,根本無法和別的肉食動物競爭,便決定不吃肉了,改為吃草。沒想到這裏的食草動物更多,競爭更激烈。草也吃不成了,隻好改吃別的動物都不吃的東西——竹子,這才得以生存下來。漸漸地他們把竹子作為自己唯一的食物來源。由於沒有其他動物和他們爭搶食物,他們變得好吃懶動,體態臃腫不堪,就演化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大熊貓。但後來竹林越來越少,大熊貓的數量也越來越少,幾乎瀕臨滅絕,隻能被關在動物園裏,靠人類的幫助才能生存。
挖掘潛能:
熊的遭遇如此,每個人的人生又何嚐不是這樣呢?如果自己不主動去競爭,遲早也會和大熊貓的遭遇一樣,被別人排擠,甚至被別人吃掉。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告訴我們:一個人隻有戰勝自己、超越自己,才能夠成為一個真正的強者。一個人超越不了自己,就談不上超越別人。這不但不利於自己人生的發展,也很難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上立足,最終隻能為時代大潮所拋棄。
未來的社會是一個崇尚競爭的社會,隻有不斷進取、不斷挑戰和超越自己的人才能夠成為最後的成功者。
愛的力量是偉大的
一個人隻要強烈地、堅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達到目的。
——司湯達
有一位年輕的母親,下班之後便匆匆地趕回家,想早一點看到她那可愛的兒子。
馬上就要到家時,她習慣地看了一下位於四樓的自家陽台,很高興地呼喊了幾聲兒子的名字:“媽媽回來了,寶貝。”
可愛的兒子猛地跑到陽台上,他也正期待著媽媽歸來。當看到媽媽時,兒子興奮地從窗口探出身子,想讓媽媽抱他。
這位母親也下意識地向上招手,做出擁抱的姿態,同時給了兒子一個飛吻。
突然,她意識到了危險,但已經晚了!由於身體過於前傾,孩子突然失去平衡,從陽台上掉了下來。
這時房間裏的人驚呆了,紛紛跑到陽台上呼叫。當年輕的媽媽發現兒子掉下來時,立即奮不顧身地撲了過去。也許是感動了上帝,兒子竟然奇跡般地被他媽媽接住了,而且安然無恙。
事後,人們都覺得很奇怪,一個年輕的婦女怎麼跑得那樣快,並能接住自己的兒子?因為按當時少婦奔跑的速度,她應該已經打破了百米世界紀錄。
後來人們找百米世界冠軍做了一個試驗:同樣的距離,從陽台上掉下同樣重量的物體,看能否接得住,結果是無論如何也接不住。再讓這位年輕的母親試試,結果也再沒有看到打破百米世界紀錄的速度,再也找不到可以在當時環境下做到同樣事情的人。
最後人們得出的結論是:愛的力量是偉大的。
挖掘潛能:
年輕的母親並沒有百米冠軍的速度,但她創造了奇跡。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不可能發生的事情。我們不要忽略任何人的力量,更不要忽略我們本身所具有的力量。在沒有奇跡的地方卻總會有奇跡發生,那是因為很多人在平時很難看到自己內在的潛力,要相信,隻要有激發潛力的因素,便會有奇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