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秦家闔家進入狀態,全力戒備之際,外頭已然炸鍋了。Ww WCOM
秦家被盜的消息就如野火燎原一般引燃了整個崇塘。
饒是秦連熊、秦連龍都讚同秦老爹先製人的手段,更是決定先下手為強,狠狠放上一把火,將那魑魅魍魎炸上岸。
可還是萬萬沒有想到,火勢竟然來的如此之猛烈。
更叫他們兄弟二人措手不及的是,在難以置信的嘩然之後,這話兒,竟是傳著傳著就變了味兒了。
秦家兄弟放出去的原話,按著秦老爹的意思,隻道自家丟了要緊的東西。關於怎的丟的,又到底丟了甚的,卻是隻管含含糊糊的一筆帶過的。
但話是的含混,但有一點是明明白白的,用的就是個“丟”字兒。
丟,在他們而言就是丟失、遺失的意思。
哪裏知道三人成虎,一圈下來,老母雞變鴨,正正經經一個“丟”字兒,竟成了“盜”字兒了,成了偷竊了。
這上哪兒理去。
可偏偏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這個字眼上,紛紛揣測秦家到底甚的被盜了。
是銀票?還是細軟?
竟然惹得秦家兄弟這樣大動乾坤,甚至於已然亂了方寸了。
肯定不是甚的不起眼的東西。
心裏頭那叫一個心癢難耐,簡直百爪撓心的。
結果或許是秦家“秦白芹”的名頭太過煊赫的緣故,雖起先甚的都有,大多都還在議論秦家到底失了多少銀子。
有怕得有白兩的,還有咬咬牙千兩的,更有倒抽口涼氣不會失了萬兩罷,不過很快滿崇塘幾乎隻剩下一個聲音了。
聽了嘛,秦家秦白芹的壅製手藝被盜啦!
就有人破口大罵:“放屁也要上個道兒,腦袋讓門擠了,手藝這玩意還能丟?這話兒的人怎的不自個兒先去丟一丟!”
結果當即就有人懟回去:“狗屁,不得秦家丟的是記錄手藝的簿子呢?”
這樣饒是用咯吱窩想一想都知道不靠譜的話兒,竟然還有人附和:“可不是,秦家要不是丟了這隻能下金蛋的金母雞,能這樣慌了手腳嗎?”
可就是這樣半點兒不靠譜的言論,倒是給滿崇塘的老百姓打開了一扇窗戶了,紛紛揮想象力,馬行空了起來。
一不到夜,就有人信誓旦旦的秦家分明是將秦白芹的壅製手藝刻在祠堂牆上的:“……記在簿子上做甚的,還以為那是判官的簿子啊!”還要饒舌道:“你們看,自古手藝口傳心授,哪有留下字據的。這不,惹禍了吧!”
還有人竊竊私語:“知道嘛,秦家那壅製秦白芹的手藝可老祖宗傳下來的,就收在那甚的四書五經裏頭啦,誰都不曉得,還是洪水的辰光才衝出來噠!好容易祖宗保佑,家成業就複了元氣,結果又讓賊人給偷啦,你作不作孽!祖宗那裏可怎的交代!”還要強調法不傳六耳:“我們自己,我才給你聽,你可不能出去……真的假的?當然是真的了!我可是聽我們家三姑奶奶的六舅老爺的大外甥媳婦的娘家媽的,她老人家可是保嬰堂的保姆,這還能有假……”
等到各種版本刮進耳朵裏,秦連熊同秦連龍這才知道他們低估了世人的想象力。
不由麵麵相覷,哭笑不得。
可偏偏篤信這樣言論的人越來越多。
杜老爹同杜老娘一口氣跑到的秦家:“這是甚的時候的事兒?家裏人沒事兒吧!還有沒有旁的丟了的?看清楚賊人長甚樣了嗎?報官了嗎?巡檢大人怎的?”
接二連三的問題兜頭兜腦的砸下來,直接把杜氏砸了個七葷八素……
不但把一眾姻親唬了個夠嗆,饒是一眾故舊也紛紛找上了秦家。
饒是李巡檢從頭到尾是知道怎的一回事兒的,都一個沒忍住,跑過來確定:“真不是手藝被盜了?”
深感偷雞不成蝕把米的秦連熊已經不想同他話了,直接丟給他一串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