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鄉裏鄉親的住著不遠,家裏的田地相互之家更是背靠背或是麵對麵的多,如何不知道秦家的景況的。
七十餘畝的田地,這些年來,秦老爹領著秦家兄弟,農忙時再加上三五忙工,照樣精耕細作。
一年到頭的,輪種春花秋禾。
隻要老爺賞臉,曆年收成都不錯。
春花多以麥油菜為主,秋禾則是以水稻為多。再加上因地製宜的點些豆子雜糧的,闔家的嚼裹大多從這地裏出。
一年兩季忙,夏收時忙著割麥插秧的。如今秋收,自然又得忙著割稻種麥的。
再加上打穀揚場,以及深耕整地、清理水渠這些個為著春花播種做下的準備,一整套活計捋下來,待到稻穀歸倉、春花下播,秦家最起碼也得忙上月餘光景。
若是擱在往年還則罷了。
秦家的子弟俱是出了名的能幹肯幹,再加上往往秦老爹還會再請上好幾幫工,趕在入冬之前,總能把地裏的活計井井有條的料理妥當。
隻是今年這,饒是再懂時的老堂匠把式都摸不準老爺這脈。也不知道這會子看似晴空萬裏的,又到底能出上幾的大日頭。
更何況這會子立冬節氣都過了,眼看著就要雪了,待到地裏的泥土上了凍,明年一整年的收成不得都要壞在裏頭了。
所以好些個曾經受過秦家恩惠的,尤其是家裏頭有孩子在秦家接受秦連豹輔導的老少爺們,剛把自家地裏的水稻雜糧收上岸,趁著晾曬收燥的工夫,就一歇未歇的趕過來幫著秦家搶收水稻了。
唯恐一個來不及,秦家的水稻就得爛在地裏,連帶著春花也得凍在地裏不了芽。
並沒有商量過,起碼頭先66續續過來的那幾家,都是自動自的過來搭把手的。
不光是老少爺們都提著家夥什下了大田,好些個婦道人家也紛紛去了秦家,幫著秦老娘姚氏婆媳把脫粒的稻穀運上堡牆,薄攤晾曬。
如此不吝相幫,這自是花椒,乃至秦家闔家都萬萬沒有想到的事兒的。
別花椒姐妹了,就是起先秦老爹諸人都有些傻眼。
雖然這會子秦老爹已經不在拒絕大夥兒的好意,時不時的就要給66續續提著家夥什過來幫忙的老少爺們安排活計,或割或擔或打穀的,可這心裏頭,卻是百感交集的。
忽的想起了甚的,就找上了正在地裏割稻子的秦連虎,同他商量:“你看,咱們家時不時提前殺頭年豬,請大夥兒吃頓飯?”
秦連虎一聽這話,就知道老爺子心裏頭這是過意不去了。
而句實在話,看著大夥兒這樣的幫忙,他這心裏頭也是暖烘烘的。
就抹了把臉,笑道:“行啊!”著四處張望找了一圈,看到自家的丫頭們,又道:“我這就叫丁香跑一趟,家去同娘一聲,看看黃曆,咱們殺豬。”